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转型之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10大策略)
内容
编辑推荐

转型是所有传统企业面临的问题,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丁华著的《转型之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10大策略)》抓住了互联网经济的风口,搭准了时代的脉搏,有助于企业抓住新时期的机遇。

作者在业界颇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战经验丰富,解读视角独特,内容接地气。

相较于其他图书,本书重实践轻理论,有方法、技巧、经验等干货,可以帮助企业少走弯路,是一本有用、好用、易学、易懂的实用工具书。

本书提炼了6大转型关键点、8大转型关键要素、8大行业升级路线、5大新型商业模式、9大新型营销模式、6个需要突破的困境等,脉络清晰,方便读者拿来即用。

内容推荐

丁华著的《转型之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10大策略)》是一本指导企业利用“互联网+”战略,实现企业转型和升级的实用手册。书中全面解读了企业当下面临的市场形势和发展契机,在深度解读“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如何自我颠覆、组织重构、跨界融合和营销运营,具体包括六大转型关键点、八大转型关键要素、五大新型商业模式、九大新型营销模式以及六个需要突破的困境等内容,帮助传统企业成为“互联网+”新型企业。

书中列举了诸多成功案例,给众多身处创业期、迷茫期、转型期以及发展平台期的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目录

第1章 “互联网+”概念:新时代的新模式

 1.1 “互联网+”,一个全新的概念

 1.2 “互联网+”具有哪些特征

 1.3 哪些行业需要走向互联网+转型之路

 1.4 不是时代变了,是消费升级了

 1.5 时代警报已拉响,不改变等于沉沦

第2章 “互联网+”认知:企业自我认知及创新

 2.1 电子商务的认知误区

 2.2 重建架构,颠覆自我

 2.3 创新升级,迎接互联网变革

第3章 “互联网+”产业:催生新的业态

 3.1 互联网+工业

 3.2 互联网+农业

 3.3 互联网+医疗

 3.4 互联网+金融

 3.5 互联网+商贸

 3.6 互联网+交通

 3.7 互联网+媒体

 3.8 互联网+教育

 3.9 物联网

 3.10 互联网+O2O

第4章 “互联网+”跨界融合:化腐朽为神奇的新思路

 4.1 发现新动态,改变传统思维和观念

 4.2 寻找产业和电子商务的交叉点

 4.3 找到企业的创新点

 4.4 利用自己的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4.5 个性化时代,个性化应对

 4.6 将每一个节点都互联网化

第5章 “互联网+”转型关键点:上天入地的制胜法宝

 5.1 “三网”融合

 5.2 双线融合

 5.3 标准化

 5.4 信息化

 5.5 网络化

 5.6 数据化

第6章 “互联网+”转型要素:内外融合,打造企业新生态

 6.1 关键要素之敏捷性

 6.2 关键要素之迭代性

 6.3 关键要素之容错性

 6.4 关键要素之轻捷性

 6.5 关键要素之冗余性

 6.6 关键要素之进化性

 6.7 关键要素之生态性

 6.8 关键要素之灰度性

第7章 “互联网+”管理转型:开创管理新模式

 7.1 建立网状结构,让节点相连

 7.2 搭建有激情、肯创新的合作团队

 7.3 建立企业与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

 7.4 敢于创新、实验、试错容错

第8章 “互联网+”重构:孵化全新的企业

 8.1 重新构建企业战略

 8.2 重新构建企业组织

 8.3 重新构建企业商业模式

 8.4 重新构建企业运营系统

第9章 “互联网+”商业模式:整合商业类型,链接商业渠道

 9.1 免费模式

 9.2 众筹模式

 9.3 平台模式

 9.4 粉丝模式

 9.5 金融模式

第10章 “互联网+”营销:轻松搞定新型营销模式

 10.1 O2O:打通线上与线下,打造零距离沟通空间

 10.2 众筹:寻找资金、产品试销两不误

 10.3 互联网平台:多渠道推广迎来新机会

 10.4 互联网金融: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10.5 微信公众平台:宣传、销售一举两得

 10.6 BBS社区:借助社群找目标客户

 10.7 搜索引擎:查找目标客户事半功倍

 10.8 内容营销:为企业、产品打造一个故事

 10.9 病毒式营销:以小博大,以“智”取胜

第11章 “互联网+”未来:企业转型面临的困境

 11.1 难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11.2 不去关注真正的消费市场

 11.3 对管理的创新还不够

 11.4 互联网人才缺失

 11.5 效仿前路,无法颠覆

 11.6 互联网技术无法构成“互联网+”的全部

试读章节

1.1“互联网+”,一个全新的概念

2015年,“互联网+”被无数企业和组织所津津乐道。这个词之所以成为热门,是由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

1.1.1“互联网+”的定义

1.国家层面的“互联网+”定义

2015年,国家肯定了电子商务对带动就业和刺激消费的积极作用,并制订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为了让“互联网+”得到良好的发展,政府放宽了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并为网络从业人员提供了社会保险服务,给予从事网络人员同等就业创业扶持,在创业投资基金方面加大对电子商务初创企业的支持,放开外商投资电子商务业务、持股比例限制。另外,国家还将推动贸易流通、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促进大众在电子平台消费,打通线上线下以求共同发展。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有关于“互联网+”名词的解释,雷军将该解释逐字逐句发到了他的微博上:“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2.企业家层面的“互联网+”定义

2013年11月6日,马化腾在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提到:“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马化腾还说,“除了商业领域,未来有N多可能,如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民生、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媒体、互联网+汽车,等等。”

1.1.2“互联网+”的本质与关键

“互联网+”比“互联网思维”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为“互联网+”看上去更简单、更有想象力,而“互联网思维”则更抽象、更虚无缥缈。“互联网+”其实是一种传统行业的电子商务化模式,可“互联网+”究竟是电子还是商务呢?

1.“互联网+”的本质

阿里巴巴研究院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的在线化、数据化;而国家定义的本质则是传统产业与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结合,实现传统产业的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

两者统一起来的看法是:通过电子这个工具,打造互联网商务,商务才是本质。当企业借助“电子”将产品、服务信息推广到互联网平台,如果没有“商务”,则不会产生效益,就失去了互联网真正的意义。比如婚恋网站、在线订票、微博、微信……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交易的目的。

2.“互联网+”的关键

前工业时代,以手工作坊为主;工业时代是大规模生产时代,以流水线的生产加工为主;互联网时代是个性化、智能化的大平台生产时代,它既有手工作坊的影子,又有“流水线”式的作业模式。传统产业在进行互联网转型时,必须以自身产业为主,融合“流水线”(互联网),最终实现“金融化”的发展。因此,企业想要向互联网转型,“互联网”和“金融”是分不开的,无论少了哪个,都无法构成真正的互联网转型。

P3-4

序言

提到互联网,人们都不陌生。大家每天都会利用互联网聊天、购物、查天气、看新闻、发微博、逛QQ空间……而“互联网+”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

什么是“互联网+”?2013年,马化腾曾在公开场合提出过这个概念。当时,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尚属摸索阶段,在概念、战略、计划、行动上大多停留在电子商务层面。但是,随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意义更为深远,影响范围更为广泛。

在之前,“互联网+零售”成就了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汽车”带动了汽车之家等垂直网站的诞生,“互联网+旅游”让携程网包揽了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今天,“互联网+”不只是网购,不只是020,不只是智能穿戴设备,更多的是融合、跨界、混合的商业生态,可以让企业实现更多创新,不断挖掘新的未知领域。“互联网+”重在颠覆,颠覆传统的思维模式,以找到新思路、新方法,让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看到更多希望和发展空间。

时代变革之际,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企业是拒绝改变的,甚至瞧不起互联网。某著名企业转型互联网后,电商平台运营半年左右,投入2亿元,却只换来4万元的销售收入。这个案例给了很多不肯改变的传统企业以借口:“没错,我就说互联网不靠谱吧!”后来小米成功了,这些企业家们又自我安慰说:“雷军之前就是搞互联网的,人家成功是自然的。”或者说:“这完全是个特例,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今天,大多数传统企业遭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企业家们才不得不重视起互联网。互联网去掉了中间环节,让企业可以直接面对网上的用户,产品更便宜,服务更周到,生活更智能……决定企业能否转型成功的绝不仅仅是资金、技术、市场方面的问题,而是企业能否颠覆自我,认识到自己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只有对互联网有了正确的认识,企业的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运营模式等才能真正改变。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才是生命。企业需要打破自我禁锢,破茧而出才能看到新的世界。在互联网当道的时代,一个快速崛起的自媒体,很可能就会打垮一个传统大牌企业,任何一个大品牌都可能因不肯改变而错失一次商业革命的机遇。

传统企业提前改革转型,无疑是正确的道路。虽然在转型的路上难免磕磕绊绊,但是能坚持到今天的企业,一定积累了大量经验,玩起互联网更加得心应手。当“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将风口对准互联网,这时转型的企业顺势而为,想不“飞”都难。

如果之前转型是智慧,那么今天转型就是机会!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未来是“互联网+”的,也是“适者”的!

书评(媒体评论)

谈互联网转型的书很多,但大部分是理论派,而本书作者是多年一线的传统转型互联网的操盘手,是当之无愧的实战派,值得借鉴实战!

——优士圈创始人 曾均

互联网+是趋势,也是必然。目前互联网+方面的著作很多,而丁总的这本巨著,另辟蹊径,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对互联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可以说更加贴近企业,非常接地气。在此强烈推荐!

——中国商业联合会媒购委常务副会长、弘亚美联CEO、推一把网创始人 江礼坤

全面解读互联网+,深入浅出的表现方式结合落地的实战技巧,给予企业真正有效的行为指导,是新时代下企业升级转型的必备指导书。

——北京汇通万联总经理 王晶

此书对于传统企业涉及互联网、拓展网络营销业务有极大的帮助。理论架构清晰,通俗易懂,且实战性及可执行性强,为近些年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不论是哪个行业,只要学习应用丁华兄的实战经验,都能对企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马道长科技 马道长

本书是作者从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互联网+的切身体会,从对互联网一无所知,经过十年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所得出的一系列完整并实施有效的方法案例,是目前传统企业的解药!

——诸暨市辉达管道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俞月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转型之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10大策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424662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2016102746
中图分类号 F270.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