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观念之道 国际雕塑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观念之道:国际雕塑研讨会论文集》这本书的内容既有对雕塑(绘画)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梳理,也有针对个别艺术家或作品的解读,涉及有名哲学家、艺术史家阿多诺、本雅明、泽德迈耶尔、格林伯格、卢卡奇,等等;艺术流派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新达达、波普,等等;以及资本对艺术的侵蚀、前卫艺术对资本主义体制的批判和否定,等等。是一部有相当学术质量的论文集。 内容推荐 为了推动中国国内雕塑界的学术与理论发展,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于2018年举办了“观念之道——2018靠前雕塑研讨会”,《观念之道:靠前雕塑研讨会论文集》是该论坛精选的论文集,分3个部分囊括了29位中外学者的学术论文,以极简主义到观念艺术的现代雕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集中探讨了该领域内若干重要理论问题,同时兼顾对中国现代雕塑的相关研究。 目录 历史与理论 “回到媒介自身”是观念至上的母体:格林伯格批评的叙事转化 极简主义的转向——兼论从弗雷德到福斯特的批评范式之变[ 从极少主义、概念艺术到体制批评——论布赫洛的新前卫理论 审美唯名论与先锋艺术的发生 观念作为艺术:逻辑的转换 从阿瑟·丹托的艺术定义看当代艺术的去物质化 雕塑的非物质观念——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实践 你在跟我讲话?——观念艺术中的语言运用 形式的政治与“个体自决”——从美国社会思想运动考察观念艺术思想的社会政治价值 观念艺术的自我反思——由《狐狸》杂志引发的思考 情景与现场 丹·格雷厄姆:一家老小都喜欢的作品 译者亦观者:镜中的文字与我 界面 摇滚我的信仰改变我的信条不守规矩的新规矩我走了自己的路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黑山学院:艺术的行动、实验与创造 极少、观念&全球化——以阿尼什·卡普尔的创作为例 伊娃·黑塞——从偏离中心的极简主义到观念主义 观念与结构之外——论罗伯特·史密森的反再现晶体美学 遗产与扩展 作为一种生命形式的艺术 来来去去——柯乔在中国 材料·语言·观念——当代雕塑的扩展 从语义到语境——艺术史的视觉文化转向与晚期现代主义雕塑“自足性”问题的变迁 再论《观念性雕塑——物质化的观念》革命还是改造?来自雕塑家的自觉1998-2018 附:观念性雕塑——物质化的观念 展望感同身受 什么是“物派” 珍妮·荷尔泽的阅读、写作与公共介入 没有现场的犯罪:新刻度与钱喂康创作小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观念之道 国际雕塑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隋建国,吕品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0931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73000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3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