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有诗自唐来 唐代诗歌及其有形世界 |
内容 | 内容推荐 我们今天读到的“唐诗”,往往并非唐代诗人写下的原初面貌。它们的原貌是什么,又是怎样演变而来的?从敦煌写本《秦妇吟》开始,有名汉学家倪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今日印刷文化乃至数字文化迥然不同的文本世界。我们习以为常的“唐诗”其实是接近不同于“唐代的诗歌”的事物。作者以唐代诗歌写本为例,讲述它们背后不同的、可能的故事。通过使用一系列公认为标准的文献资料,从序言到个人诗歌、文集,再到逸事故事集,作者重构了诗歌生产与流传的物质背景,而正是这些背景铸刻了唐代广阔诗歌世界中那些有形的痕迹。在这里,每一首诗都因其抄写者和吟诵者的差异而变得“独一无二”,而唐诗正是从这样纷繁复杂的抄写文化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本书于2012年荣获列文森图书奖,是海外中国学研究中的佳作,几乎成为美国大学里中国古代诗歌研究领域的“推荐阅读书”。 目录 推荐序/宇文所安 译者序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缩略简写 总论 第一章敦煌诗歌写本中的文本变动 《秦妇吟》写本 唐代早期的短篇作品:高适 第二章文本记忆和识记行为在中古文学文化中的角色 超凡的记忆 普通的记忆 局限性和准确性 记忆和诗歌流传 第三章口语性在唐代诗歌文化中的角色 创作 传播 第四章书面创作和传播 创作 文本的再生产和变化 第五章个人文集 搜集文本 编辑和复制 个人文集在唐代文学文化中的角色 文集和对诗歌的批判性态度 结论 附录《秦妇吟》写本中出现的变体类型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有诗自唐来 唐代诗歌及其有形世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倪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7254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09000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7.4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