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克隆机风波/神奇的小侦探
内容
编辑推荐

《克隆机风波》是侦探故事。本书中收入的12篇故事,是从作者(黄继先)一百多篇原创作品中精选而来,作品经过近20年时间和两代读者的双重考验,算得上经典之作。内容涉及环保、宇航、侦破、医药卫生、发明创造、智力开发等多方面、多学科。故事不拘一格,引人入胜,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俱佳,有一半的作品曾在国内获奖。

内容推荐

《克隆机风波》中收入的12篇科幻小说,是从作者一百多篇原创作品中精选而来,作品经过近20年时间和两代读者的双重考验,算得上经典之作。内容涉及环保、宇航、侦破、医药卫生、发明创造、智力开发等多方面、多学科。故事不拘一格,引人人胜,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俱佳,有一半的作品曾在国内获奖。

《克隆机风波》由黄继先编著。

目录

克隆机风波

防盗香水

宇宙巡回医疗

谁是机器人

魔法三大王

地球出轨

两个隐身人

少女之梦

非常三胞胎

幼儿博士

虫洞

阴阳平衡球

试读章节

“第8次工业革命后的又一里程碑,自动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艾又生同学,根据克隆原理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万能生物克隆机,已于近期组装调试成功!定于本周星期日上午九时在学校科技大厅公开表演,欢迎参观……”

消息刊出后,迅速在校内外引起了轰动。

“什么是万能生物克隆机?”有人问,“是不是像40年前克隆羊、克隆牛那样?”

“顾名思义,当然如此。”一位老先生说,“不过,我想,用机械化方式对生物体进行克隆,这不大可能。”

“不仅是不可能,而且是胡闹,”刚才那人接着说,“生物体千差万别,构造复杂,不比制造茶杯,把原料从这边放进去,那边就出产品。”

一个退休老先生说:“克隆生物用什么做材料?是用牛肉粉和猪肉粉?”

他的话引起一些人哈哈大笑。

一个青年模样的学生说:“听说,克隆机是用原子、分子做原料。”

“从理论上说也许行吧,”退休先生说,“只不过,这发明也太可怕了!想一想,把一只兔子放进机器,一会儿克隆出一群兔子,这兔子能吃吗?”

青年人说:“要是遇上战争狂人,给你一下子克隆出几十万军队和几百核导弹,岂不把世界打得稀烂!”

一学生说:“少发议论,多干工作,最好明天看了再说。”

星期日上午,离平时上课还有一小时,科学大厅就已座无虚席了,除了同学、老师、家长、来宾以外,还来了一些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

表演开始前,艾又生发表了简短的演说。接着,走出一个十来岁的小学高年级女生,像魔术师变戏法一样揭去盖在机器上的布。大家定睛一看,所谓万能克隆机,外形不过像20世纪90年代的普通冰柜,毫无奇特之处。

大家正在怀疑之时,女生从托盘里取出一只冒着热气的茶杯,说:

“这是一杯价值百元的五色碎茶。据生物老师讲,生产它的全过程大约需要3年时间,可是我把它放在克隆机里,只需要十分之一秒时间,这杯五色碎茶就会一变二,二变四……”  说着,她打开克隆机顶上的一个输入窗,把茶杯放进去,关上,然后按下连续复制钮,刹那间,输出窗皮带机上就源源不断地送出热腾腾的五色碎茶。

下边有记者举手发言:“可不可以让我们近距离看一看?”

“不但可以近距离看,而且可以近距离品尝,每人一杯。”小女生幽默地回答,“不过,大家得排着队,挨着次序,一个一个来。否则,烫伤了我可负不起责任。”

人们欢呼起来。大家像选举总统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走到台前,有条不紊地依次端出茶杯,观察着、品尝着、议论着。

“请问,我能不能提个问题?”一位外国记者彬彬有礼地说。

“当然可以!”小女生说。

记者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大纸包里取出一个塑料袋:

“我这儿有一盆才从月球城培育成功的珍稀植物——日历花,它能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每天开出一种不同颜色的花朵。我们只需根据颜色就能准确判断工作日或休息日。万能克隆机能克隆这种有生命的植物吗?如果能克隆又不会受到损伤,我愿意送给发明人艾又生先生一盆……”

“记者哥哥,你这样说未免太小气了吧?为什么不能送给我和在座的朋友每人一盆呢?何况,这克隆机的消磨费用又不用你个人付出!”小女生火辣辣地“幽”了一“默”。

记者哥哥红着脸说:

“不……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怕日历花受不住机器内的高温和辐射……”

“没问题的,拿上来吧!”小女生说,“损坏了我包赔。顺便告诉你一句,我爸爸就是这日历花的培育者。”

记者将花盆端上台去,小女生把它放在克隆机里,按下按钮,刹那间,一盆盆异香扑鼻、开着紫色花朵的日历花被送了出来,大厅里立刻充满了香气。

待大家都得到一岔日历花后,女生才将原花取出,走下台来,恭恭敬敬地将花还给记者:“请当众检查,看看是否有枝叶和花瓣受到损伤?”  记者捧着日历花,再看看花的克隆件,简直分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这时候,台上忽然传来一声“虎啸”。接着,大厅里出现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混乱。

原来,不知是哪个调皮学生,趁小女生离开克隆机的时候,将一只活生生的小虎猫丢进克隆机里,而且按下了连续克隆按钮。就这样,输出窗连续不断地跳出了一只只大声啸叫的小虎猫。

小虎猫离开机器以后,找不到自己的主人,又从未见过这样人多势众的场面,只好拼命乱叫乱窜,吓得低年级的女生哇哇大叫,会场秩序顿时大乱。

“请关掉机器!”生物老师在台下大叫,“请保持生态平衡!”

发明学校校长赶忙跳上讲台,对着麦克风拼命摇铃,大声疾呼:

“同学们、来宾们!请大家坐在原位,不要乱跑!小虎猫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它除了叫声吓人以外,从不咬人,希望大家保持安静,以免人吓着猫、猫又吓着人,造成恶性循环的混乱局面。”

费了好大劲,人们才停止乱跑乱叫。

这时候,校长才愤怒地叫道:“黎效英,为什么还不关掉克隆机?”

这时候,小女生黎效英才从沙发背后爬出来,关掉了克隆机。

校长不得不宣布暂停表演,让学生们全力以赴,把外逃的虎猫捉拿归案,听候处理。

可万万没想到,虎猫的问题还未解决,当天晚上又发生了一场更大的风波:两名体重450公斤分别用红、蓝布蒙面的大个子强盗闯进了发明家艾又生的卧室,用匕首对着他说:

“把万能克隆机的设计图交出来!”

艾又生说:“上小学时我就是闻名全国的神童,做作文不打稿子,演习题不要本子,造机器也从来不画图纸。”

其实,艾又生学习时是个顶认真的人,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想借此拖延时间,等待救援。

红蒙面人说:“那你凭什么造机器呢?”

“凭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艾又生答得很干脆。

“既然如此,把他连机器一起带走!”蓝蒙面人也很干脆,“我们俩有使不完的力气,上!”  说时迟,那时快,两个力大无穷的蒙面人一人抓住瘦小的艾又生的一只臂膀,像提小鸡一样将它提起往室外跑。艾又生则拼命大喊大叫:

“哎哟!哎哟!大强盗抢大发明家啦!”P1-5

序言

别以为我是狂人,其实我很谦逊。之所以要以安徒生自居,是有一系列原因的。

1957年初,我买到一册叶君健著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一下子读入了迷。我发现,安徒生与我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安徒生出生于1805年的欧战年代,我出生于1937年的抗日战争;安徒生十五六岁就踏上生活的征途,独自闯荡世界,我十六岁开始教书,为一家人的生活忙碌;安徒生出身“低贱”,父亲是鞋匠,母亲是洗衣妇,经常受到世人的白眼和奚落,我的父亲是国民党军人,我是“反革命家属”,也属“低贱”行列;安徒生热爱人民、热爱孩子,喜欢写剧本,喜欢写童话,我在农村教书5年,也产生了对农民和农村孩子的热爱,而且也开始了戏剧和童话的写作……

读了《童话作家安徒生》以后,我对安徒生的奋斗与为人,以及作品中流露出的真善关情结,崇拜得五体投地。为了向更多的人叙说我的钦佩,推荐安徒生的人品和作品,我花了好几个月的业余时间,把叶君健的《童话作家安徒生》改写成人人都能读懂的连环画脚本。作品寄出以后,很快得到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采用通知。1958年寒假,全县小学教师集中在县城整风时,我收到生平以来最大的一笔稿酬:140元,是当时教师月平均工资的三四倍。这可是安徒生带给我的一笔财富啊!可这时,我却高兴不起来,整风领导小组正在发动群众批判我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行”,深挖我的“反革命”的根子。2月,整风运动结束后,我被戴上右派帽子,成了人民的“罪人”,两年后又因“不服改造”下放农场,成了一名长江岸边的纤夫。

1960年,四川人艺征求独幕话剧剧本,我又想起了安徒生。在拉纤的空隙,我根据语文课本上《皇帝的新衣》,构思了一出独幕喜剧,隐姓埋名地寄去应征,受到专家们的好评。没有想到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我就因剧本《皇帝的新衣》被法院判处三年管制,直到1979年才结束噩运(幸运的是,在安徒生诞生200周年之际,剧本《皇帝的新衣》被中央电视台网络版“春晚”节目刊出)。这时,我已经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变成了半老头子。

但是,我的追星梦并未破灭,安徒生正在向我召唤:赶快拿起笔来,为孩子们写、写、写!

在22年的“脱胎换骨”改造中,我的脑子变得迟钝了,握惯了丈余长篙竿的手,握不住小小的笔杆,爬格子好像比拉滩更费力。但是,安徒生在召唤,我必须硬着头皮写下去。童话不能写,我可以写科普作品,一年、二年、三年……我除了工作和家务,先后完成了科学童话《勤勤和风风》《小“小人国”历险记》《百花之“王”》《两个隐身人》《万能复制机》等100多篇,童话集《一只想变人的猴子》《神药》《姗姗与小情精灵》《美的小照》《黄继先儿童剧作选》也先后问世。我终于有机会踏着安徒生的足迹,一步一步向前追去。30年来,我一共写了100多个短篇童话和30多个剧本,先后获重庆文学奖四川文学奖、中国文化部“蒲公英”奖、中日友好首届儿童文学优胜奖和中国文联曹禺戏剧文学奖等30多种。虽然数量上也和安徒生的作品差不多,但在质量上和影响上就差得很远很远。说自己是“安徒生”,只是一句推销自己的广告词而已,请读者不要计较。

我觉得,一个人学习安徒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组织更多的人学习安徒生才能满足中国几千万孩子的需要,于是,我又利用手中的“权力”(当时,我是文化馆一张成人小报的编辑),在每年“六一”节前,例外地为孩子们编一期《儿童文学专刊》,以促进儿童文学的繁荣。1991年,我又在县里组织一批教师和作家,成立了“儿童文学研讨会”,发动大家一起创作。十多年来,我们从未间断过前进的步伐,我们的儿童文学队伍终于发展壮大起来,每年有上百篇作品见诸于国内外报刊。一批教师、作者成了作家协会会员,他们的名字不时闪耀在领奖台上。

写完这篇小文后猛然发现,我和安徒生除了在经历、事业上相同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共同点:如果按中国历法的十二生肖计算,我和安徒生都是属牛,一头在儿童文学土壤上辛勤耕耘的牛!这是命运的轮回,还是历史的巧合?这一切,难道真如安徒生所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上帝笔下的神话故事”吗?

原文为纪念安徒生诞生200周年而作,三千余字,发表于《作家视野》2005年12期。2007年全国书市“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征文,要求千字左右,压缩后参赛,获一等奖,代序时作了一些增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克隆机风波/神奇的小侦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继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4590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201306075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25
16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