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职业成就事业(你究竟为谁工作)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改变中国企业员工观念的一本革命性作品。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认识到:公司是你事业的平台,干好你的职业就是做好你的事业,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你的职业,做事业的五种境界,成功始于事业观认知,世界500强事业型员工的特点。

内容推荐

这是改变中国企业员工观念的一本革命性作品。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认识到:公司是你事业的平台,干好你的职业就是做好你的事业,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你的职业,做事业的五种境界,成功始于事业观认知,世界500强事业型员工的特点。

目录

第一章 公司是你事业的平台 /1

1.明确自己的事业目标 /1

2.在自省中调整人生坐标 /8

3.善待为你提供事业平台的公司 /14

4.职业道德是事业的支撑点 /19

5.为自己和公司的事业尽职尽责 /25

第二章 干好你的职业就是做好你的事业 /32

1.富和尚与穷和尚 /32

2.学,然后知不足 /37

3.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42

4.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 /49

5.把对手变成朋友 /54

第三章 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你的职业 /62

1.做个让职业生涯步步升级的设计师 /62

2.发自内心地喜欢你的职业,欣赏你的事业 /69

3.树立补位意识 /75

4.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的眼光 /82

第四章 做事业的五种境界 /9l

1.埋头的苦干者 /9l

2.积极的工作者 /97

3.狂热的探索者 /103

4.成功的创造者 /109

5.社会的造福者 /l 15

第五章 成功始于事业观认知

——十五个成功者职业生涯的故事 /12l

1.华人首富李嘉诚——一步一个脚印的拓荒者 /121

2.奇瑞总裁尹同耀——从技术人才向企业领导

转型的扛旗者 /128

3.国美掌门人黄光裕——最初的那段岁月 /133

4.宏暮创始人施振荣——从白领到白手起家 /139

5.成功女人靳羽西——尽全力成为“第一名” /144

6.日本首富孙正义——勤奋、智慧、敬业的典范 /150

7.时代弄潮儿邹其芳——建筑工人出身的董事长 /156

第六章 世界500强事业型员工的特点 /162

1.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162

2.热爱并专注自己的职业 /167

3.不仅仅为奖金和薪水工作 /173

4.每天多做一点点 /178

5.为目标坚持到底 /185

6.关注本行业的发展 /192

试读章节

一个年轻人因为一时冲动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结果被当地法庭宣判,当这个年轻人从表情庄严的法官口中听到自己将会被判12年刑期时,他瞬时感到万念俱灰,他觉得自己一生当中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时光都将在监狱中度过了,所以这将注定他的一生会以悲剧收场。

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几年牢狱生涯之后,他更是感到前途渺茫,甚至认为对于自己而言,已经再也没有任何前途可言了。由于心情郁闷、脾气古怪,所以他根本就不能和其他狱友一起友好相处,也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接受监狱为服刑人员安排的各项学习课程。当周围的好心人劝他要尽可能地接受现在已经发生的一切时,他总是觉得对方是在嘲笑自己,所以他根本就不能从已经不可改变的过去中解脱出来。心灵不能释放,使得他的思想也越来越偏激,甚至他还在服刑的第三个年头尝试着自杀,由于监狱监管严密,而且他自己也难以下决心,最后自杀行为就不了了之了。

就这样,在苦闷与惆怅中,这个年轻人已经在监狱中服了四年的刑期。就在他服刑第四年的春天,他在自己的牢房中发现了一只蚂蚁,因为周围没有朋友,他便与这只蚂蚁‘聊天”——当然,一直都是他在说,蚂蚁在“听”。蚂蚁的存在给年轻人的生活减少了许多苦闷,他将蚂蚁放在自己的口袋中,只要心里有什么话,就对蚂蚁进行“交流”:有痛苦可以向蚂蚁‘倾诉”,有了高兴的事也可以和蚂蚁一起分享。由于长时间的“交流”和‘磨合”,那只蚂蚁居然渐渐地能够领悟年轻人的很多感受,这只蚂蚁甚至还可以按照年轻人的指令做一些引人发笑的动作。

看到这只神奇的蚂蚁,年轻人喜出望外,他把这只蚂蚁看成是上帝对他特别的恩赐,他想:在出狱以后,自己完全可以带着这只蚂蚁到各地进行巡回演出,这个世界上虽然有许多人依靠驯服动物的本领养家糊口,但是能够训练好一只蚂蚁的人至今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年轻人甚至还想到了自己可能会依靠这只蚂蚁过上富足无忧的下半生:这只蚂蚁不仅可以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钞票,而且还可以给自己解闷,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这样想着,年轻人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事实上,他已经把今后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到了眼前的这只蚂蚁身上。对未来有了希望的年轻人开始积极服刑,由于表现良好,他于服刑后的第七年被提前释放,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带着蚂蚁巡回演出的梦想了,从迈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起,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无限美好的未来。

兴高采烈的年轻人带着蚂蚁来到了一家酒吧,他准备为自己庆贺一番。来到酒吧之后,他一边喝啤酒,一边习惯性地从口袋中取出蚂蚁看着它按照自己的指令做一些动作。在高兴之余,他对正在为自己倒酒的服务生说道:“待应生,你看这只蚂蚁——”还没等他的话说完,服务生就立刻用纸巾将蚂蚁摁死了,而且还连声道歉说: ‘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蚂蚁,对于它给你带来的不愉快,我深感抱歉……”服务生的话音还没落,就听到年轻人‘咚”地一声摔倒在地,待到被抢救醒来之后,年轻人感到上帝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相信上帝是在诚心捉弄自己,于是他拿起病房里的水果刀划向了自己的手腕……

P8-10

序言

由于种种内在或者外在的缘故,成千上万的人养成了忽略工作的坏习惯,这些人对于工作,抱着“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的得过且过态度,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对于需要劳心劳力的事情,能推则推,不能推则拖,等到实在拖不过的时候,便胡乱应付、苟且交差。在这些人的眼中,工作是累赘、是负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谋生手段……凡此种种。对工作持这种态度的人,其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敷衍工作的人能够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相反,那些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者,无一不对其所从事的工作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并且保持着一种持久的热情。

有些人每天都在口口声声地叫嚷“一定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可是长期以来,周围的人并没有从这些人的工作表现中看出他们有成就伟大事业的希望。’当不能获得自己期望中的“伟大事业”时,这些人又开始埋怨自己眼前所从事的职业根本就不是自己的理想所在,于是他们企图另辟蹊径,在频繁地跳槽和更换岗位的过程中寻求事业成功的基点,可是这种朝秦暮楚、心浮气躁的行为恰恰又成为他们无法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最大障碍。

无论你目前从事着哪一种具体的职业,这种职业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你自己结合自身和外界的种种客观因素自由选择的结果。应那句俗语所说:“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某种职业,而且以你目前的主客观条件来看,从事其他职业获取成功的可能性并不比从事眼前这项职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那你就需要安下心来将这项职业当做可以体现你价值、有助你成功的事业来努力经营。

不能潜心于眼前工作、经常声称“成就一番事业”却长期以来一无所成的人有很多,事实上,越是这样的人往往越不清楚职业与事业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事业是可以延续并由人继承的。它像一种主义、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一种宗教、一种制度一样需要经历必要的创立和维护过程,是一种深入到人们内心深处、人们甘心为之付出激情和努力的、能够唤起人们归属意识和奋斗意识的体系。而职业只是靠技能来服务于人和社会而谋生的手段。但是职业完全是可以演变成事业的——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强大的归属感和满足感,或者是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有所创新并由后来者发扬光大。那么,这样的职业实际上就已经演变成为了你愿意为之奋斗终生、并且会为你带来成功的事业。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具体从事某项职业的过程中感到郁郁不得志,并且长期以来一直平平庸庸、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就,这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职业和事业置于了相互矛盾的对立地位。所以他们总是慨叹“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而且总是在职业道路上敷衍了事,看到他人取得成功时又不甘心地蠢蠢欲动。如果人们将自己的职业只当做解决生存以及生活需要的谋生手段,只是纯粹的“不得已而为之”,从中体验不到丝毫快乐,那么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就不能很好地解决自身的归属问题,那么此时的职业就很难成为你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只有在职业中找到归属感,才能解决职业和事业的矛盾。事实上,你的职业本身就应该是你的事业。当你结合种种因素慎重地选择了某项职业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你就应该将这项职业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努力经营,只有如此,这项职业带给你的才不仅仅是金钱和职位,而且你在职业生涯中体会到的也不再是压力、负担和痛苦。

你的职业就是你的事业,如果你能以充满激情的态度对待它,如果你能在职业生涯中尽全力做到至善至美!

最后,我要在此感谢卢山先生,是在他的热情催促下,才使本书得以尽快完成。另外,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参考了大量的书籍和论文,吸收了不少其他人的成果和观点,限于本书的体裁,不能一一注明出处,诚对各位作者的劳动表示感谢与敬意。限于本人阅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失误之处,欢迎广大读者和业界人士通过邮件(shuijbook@126.com)与本人联系,以期在再版中获得纠正。

作者:于反

2006年1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职业成就事业(你究竟为谁工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278034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