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三十七篇发表在个人公号的死亡日志,记录2021—2023“我生命最后日子的一切,把它展示给世人”
★\t何光沪、陈嘉映、王志纲友情撰文,附赠别册《我们也来写老伍》,一场热闹的生前追思,一次并不孤单的离别,以记忆创造新的记忆
★\t忠实记录在从罹患癌症到最后离世的就医过程,一个认识美国医疗制度实际情况的窗口
★\t活着不是为了治病,把“非常态”的住院生活变成一种新的常态,争取活好每一天
★\t复古胶皮笔记本样式,明黄配色,纪念曾经的青春岁月,让生命继续
图书 | 死亡日志 |
内容 | 编辑推荐 ★\t三十七篇发表在个人公号的死亡日志,记录2021—2023“我生命最后日子的一切,把它展示给世人” ★\t何光沪、陈嘉映、王志纲友情撰文,附赠别册《我们也来写老伍》,一场热闹的生前追思,一次并不孤单的离别,以记忆创造新的记忆 ★\t忠实记录在从罹患癌症到最后离世的就医过程,一个认识美国医疗制度实际情况的窗口 ★\t活着不是为了治病,把“非常态”的住院生活变成一种新的常态,争取活好每一天 ★\t复古胶皮笔记本样式,明黄配色,纪念曾经的青春岁月,让生命继续 内容推荐 《死亡日志》是作者得知自己患肺癌后记录的生命最后历程,从确认癌症到接受治疗再到后期癌症的发展、变化,从自己一人面对到家人、朋友得知,围绕身边守望相助。作者毫不掩饰地用文字直面死亡,并且想要更多人参与到他的告别中来。在治病的过程中他仍然做着自己想做的、热爱的事情,即使到了生命的末期,也在充满生命力地活着。经历了三年疫情,人们对死亡的认知比以往更深也更迫切,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逝者,从记忆中追寻他们的模样,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更加意识到,“死亡是生者的事情,不是死者的事情”。如何面对死亡,面对自己的死亡,面对他人的死亡,学会告别,都是我们要经历的课题,《死亡日志》就是这样一本从自己的死亡出发,也从身边人的记忆出发,向死而生,为我们呈现一个面对死亡时,全面的、多维的视角。 目录 序一 读《死亡日志》/陈嘉映i 序二 一代人的挽歌/王志纲v 2021年 1确诊肺癌003 2会哭的娃娃有糖吃018 3手术报告026 4无缘靶向治疗032 5我老爸的《死亡日志》036 6扩散已否044 7满血升格048 8活着不是为了治病051 9首次化疗066 10化疗副作用072 11要想癌症好,美女朋友少不了079 12饿,是幸福的标志091 13化疗中期疗效——喜忧参半097 14风平浪不静102 2022年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死亡日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伍祥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8877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36000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