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第6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东亚 |
内容 | 内容推荐 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开创和发展的儒家文化,形塑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形态,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历史上变得无所不包”,其影响辐射东亚,乃至全球。但在社会变革尤其是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时期,儒家以仁义礼乐为核心的自立方略因未能有效抵挡西方的军事与文化冲击,伴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和“欧风美雨”的鼓荡,制度化的儒家体系逐渐走向解体。重视对这些特殊时期传统文化命运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山东是孔、颜、曾、孟四圣的桑梓地,儒家思想的发祥地。与此相应,该地区保存的大量记载儒家圣贤事迹及历代封赐、林庙修建、祭祀典礼、碑传诗赋、优礼后裔、社会变革的档案、碑刻、族谱、方志等文献,成为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及社会转型时期圣贤境遇的重要历史资源。对这些资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既能展现传统国家政治生态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实况,又能促进人们理解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变迁;既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注入源头活水,又能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凝结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重要资源。 目录 前言 明清以来曲阜衍圣公府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清代山东孔府庄田的研究 南宋、元代庙学祭祀中的鼎与炉 明清曾子奉祀格局的确立与变迁 金代儒家文化认同考察——以《赠正奉大夫袭封衍圣公孔公墓表》为中心 明代孔颜曾孟四氏圣裔的教育与科贡——以阙里孔氏庙学为中心 孔子家族目前的伪孔之辨 乾隆朝《孔氏家仪》禁毁案新探——基于礼仪冲突与官绅矛盾双重视角的研究 嘉靖《阙里志》纂修及相关问题探究 曾氏家族志编纂考述 五四批孔的影响及其限度(1916—1920)——以“《新青年》读者”的反应为切入点 “封建遗存”的近代境遇:1928—1930年曲阜孔庙祀田的国有化争端 “文治”与圣裔:南京国民政府对孔德成的借助及其困境 近代华北乡村土地交易参与者人际关系探微——基于孔府魏庄地契的实证分析 近代日本与孔府关系研究 孔子圣迹图在日本的传播 Women and Power:The Power and Status of the Wives of the Dukes for Fulfilling the Sage in the Kong Lineage in Qufu since the Qing Dynasty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第6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东亚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佩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2657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7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10000 |
出版时间 | 2023-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79.27,G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