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苑英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内容
编辑推荐

李锡琴等编的《文苑英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中的一种。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趣味问答。从读者的好奇心出发设置问题,不强调知识点面面俱到,旨在勾起读者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全书共120个问题。书稿为约稿,体例和内容符合要求。目标读者为小学生及初中生。

内容推荐

《文苑英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是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趣味问答。从读者好奇心的角度出发设置问题,旨在通过问答的形式,勾起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轻松地汲取中国古代文学知识。

《文苑英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李锡琴等编。

目录

1 童谣中的“拉大锯扯大锯”与后面一句“姥姥家唱大戏”有什么关系?

2 天下有李白也不敢写的诗吗?  

3 近体诗离我们有多近?

4 《诗经》中的诗句为什么那么多重复?难道那时的作者喜欢偷懒吗?

5 中国古代最短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6 《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八句或四句,是不是当时的诗人们统一了创作意见?

7 宋词虽然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但宋代的文人却非常轻视词,这是为什么呢?

8 李白、杜甫未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没有人抱怨评选不公平?

9 屈原在诗中说自己喜欢佩戴各种芳香的花草,难道他有恋花癖吗?

10 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他是想远离骚扰吗?

11 美国的RAP音乐风靡全球,其实中国古代就已经有RAP了,它的发明者是谁呢?

12 文学作品里经常提到斑竹或湘妃竹,它们和湘妃有什么关系呢?

13 古代民歌是怎么留传到现在,让我们也能欣赏到的呢?

14 《诗经》原来叫《诗》或《诗三百》,为什么现在叫《诗经》呢?

15 电影《花木兰》根据“乐府双璧”中的一首诗改编,那么,还有一“璧”是什么呢?

16 《短歌行》并不短,《长歌行》并不长,古人是不是在为诗歌拟题时出了错呢?

17 如果设立中国古代寓言创作奖,应该颁发给哪一位寓言创作大师呢?

18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代的七位名士,他们为什么单与“竹林”有缘,而不是“松林”或别的什么林?

19 《世说新语》叫“志人”小说,《搜神记》叫“志怪”小说,哪一本中的故事更精彩呢?

20 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被称为现代嫦娥,中国古代也有一位人间嫦娥,她是谁呢?

21 在古典文学中“传奇”是两种文学体裁,是哪两种呢?

22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客舍青青柳色新”,为什么不写别的树呢?难道客舍周围只栽柳树?

23 写作文经常要“推敲”文字,难道推一推、敲一敲,就可以写出好文章?

24 有一种化妆品品牌叫“露华浓”,这是依唐代哪位诗人的诗句命名的?

25 “杜甫很忙”纯属搞笑,作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呢?

26 为什么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杜甫却说生男不如生女好呢?

27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那些大漠风景,在唐代诗人笔下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28 在古代,文学作品是怎样发表和传播的呢?

29 要想诗歌连不识字的老奶奶也能听懂,应该向唐代哪位诗人学习?

30 如果在苏东坡时代就有互联网的话,他肯定是“微博达人”, 为什么?

31 人们常用“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来赠缅友人,原作者李之仪将如此深情诗句写给谁呢?

32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中数十次用到“瘦”这个字,她是不是在疯狂减肥?

33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商女”是商人的女儿吗?

34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个筋斗就翻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他不把唐僧直接送到西天去呢?

35 《西游记》开篇写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孙悟空真的不是父母所生的吗?

36 元曲是元朝最流行的音乐,它是怎么演唱的呢?

37 北宋时期的流行歌王是谁?

38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讲述自己想医治天下病梅,难道他是一位植物医生吗?

39 为什么有人说铁齿铜牙纪晓岚笔下有“玩具总动员”?

40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古典长篇小说,为什么作者曹雪芹却说它是“满纸荒唐言”?

41 在没有著作权法的古代,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反盗版,维护自己的著作权?

42 自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词人写过《忆秦娥》,却不见词中有“秦娥”这个人物,为什么?

43 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词集,这部词集里全都是写花的作品吗?

44 贾岛写诗“二句三年得”,可也有几步速成的诗歌,你知道速成诗人都有哪些人吗?

45 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有一位世界第五大吝啬鬼,他是谁呢?

46 王安石工作勤奋,写诗用心,可据说在生活上是个很马虎的人,果真如此吗?

47 很多人都向往世外桃源,这个地方最早出现在什么作品里?

48 稗官是怎样的官?为什么总把它与野史相提并论呢?

49 司马迁和司马光是亲兄弟吗?

50 为什么章回小说每一回最后一句都是“且听下回分解”?

51 为什么形容女孩子的美貌常常用“倾国倾城”?

52 兄弟或父子都是著名文学家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哪些人?

53 宋朝有个人因平时写的一首词落榜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54 在宋代,词是用来演唱的,而登台演唱需要乐器伴奏,宋词是用什么来打拍子的?

55 过年我们会放鞭炮、贴春联,王安石生活的宋代是怎么过春节的?

56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吗?

57 王冕所写《墨梅》诗非常著名,墨梅是梅花的一个品种吗?

58 人们常常用“独领风骚”来形容一个人在文学上的****成就,那你知道“风骚”在古代特指什么吗?

59 我们知道《水浒传》有一百单八将,他们是作者凭空创作出来的吗?

60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都是写三国时候的事情,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61 “才高八斗”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有才华,为什么是八斗而不是十斗?

62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说自己“比窦娥还冤”,窦娥是谁?

63 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那有没有《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呢?

64 清代最著名的畅销小说是什么?

65 欧阳修说寺庙里半夜不敲钟,唐代有首诗偏偏写了半夜钟声还流传千古,是哪首诗呢?

66 元代被誉为“天下夺魁”的戏剧是哪一部?

67 明代有一部戏剧一出现就使天下第一的《西厢记》减价了,是哪一部戏剧呢?

68 清代两大戏剧的作者都曾因剧遭祸,你知道是哪两部戏剧吗?

69 元代有着“曲状元”美誉的戏曲家是谁?

70 唐代诗人陈子昂花高价买了一把琴,却当众把琴砸了,这是为什么?

71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登上这座山的山顶,再看其他的山都太小了,这是哪座山?

72 古代文学家普遍认为秋天很悲凉,但唐代却有一位诗人热情地歌颂秋天,这个“乐天派”是谁?

73 每个朝代都有代表的文学体裁,比如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那么汉代的代表文学体裁是什么?

74 《文选》中有《古诗十九首》,为什么将这十九首诗编在一起?它们很特别吗?

75 曹操《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子衿》中的一句,这算是抄袭吗?

76 唐朝有一个人写七言绝句,几乎连李白都无法超越。这么厉害的人是谁呢?

77 左思的《三都赋》曾经使得“洛阳纸贵”,为什么一篇文学作品能让纸张价格上涨呢?

78 晋代有“陆海潘江”,这是中国的一片海、一条江吗?

79 我们都知道没有声音才算安静,为什么古人却说有了知了叫,有了鸟鸣,才更幽静呢?

80 唐代有一位诗人仅凭一首诗便博得“孤篇压全唐”的美名, 他是谁?

81 唐代诗人王湾有两句诗当时被奉为诗作楷模,是哪两句?

82 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难道王维经常同时写诗和作画?

83 李白、杜甫合称“李杜”,唐代也有“小李杜”的说法,“小李杜”是指孩童时代的李白、杜甫吗?

84 从唐代到清代,人们分别时往往要唱《阳关曲》,它的歌词是什么样的?

85 顾况曾经调侃白居易,却因为一首诗对白居易刮目相看,是哪首诗呢?

86 赵嘏因为他的名句“长笛一声人倚楼”被人称为“赵倚楼”,这种由诗句获得雅号的人还有谁?

87 孟郊和贾岛都是唐代诗人,人常说“郊寒岛瘦”,难道孟郊很怕冷,贾岛很消瘦?

88 为什么古代文学家喜欢起外号,比如李白号青莲居士,陶渊明号五柳先生?

89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并没有去过岳阳楼,他是怎么写的?

90 大文豪苏轼很有学问,可是他给别人改诗歌时,也曾经闹过笑话,这是怎么回事?

91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非常喜欢我国元代的一部戏剧,还对它进行了改编,是哪部戏剧呢?

92 宋代有位诗人竟然把植物当作妻子,把动物当作儿子,他是环保主义者吗?

93 有人说,爱笑的女孩运气总不会差。《聊斋志异》中有个笑个不停的女孩,她的运气怎么样?

94 唐代有位文学家敢跟凶猛的鳄鱼谈判,而且还成功了,难道他还兼职做驯兽师?

95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为人称道,可是他却因为自己的一句诗而浪费了宝贵的“面试”机会,这是怎么回事?

96 人们形容杜甫的诗风总爱用“沉郁顿挫”这个词,是因为他很忧郁吗?

97 诗人中少年成名的并不多,但少年李贺却凭一首诗得到韩愈的赏识,是哪首诗呢?

9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什么样的桃花开得这么晚?

99 苏轼诗中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他真的能一天吃三百颗荔枝吗?

100 古人是怎么形容“文章没有真情实感”的?

101 中国古代谁讲鬼故事讲得最好?

102 《唐诗三百首》真的刚好收了300首唐诗吗?

103 现在我们读报纸杂志经常读到“编者按”,古代也有“编者按”吗?

104 《伊索寓言》中,《狐狸吃葡萄》和《农夫和蛇》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中国唐代也有一位作家擅长写动物寓言,他是谁呢?

105 有人说,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很像,纳兰性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106 曹丕为什么嫉妒弟弟曹植?难道是因为他自己没有文学才华吗?

107 古代有一位诗人从下雨的滴答声中听出了人生的几种境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108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古人是怎么描写眼睛的?

109 童谣中的“拉大锯扯大锯”与后面一句“姥姥家唱大戏”有什么关系?

试读章节

这一天,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作来到顾况府上。顾况以为又是个一心追求功名的平庸之辈,一看诗稿上的名字“白居易”,不禁起了玩笑之心,对白居易说:“哎呀,京城里米价上涨,在这里居住大不容易啊。”然后漫不经心地打开诗稿,开首第一首诗就是《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读到这几句,顿时觉得白居易应该是个不俗之辈,连忙收起了怠慢的态度,转而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即使在长安住,又有什么不容易的呢?本来我以为当今诗坛已经后继无人了'今天看到你的诗,才让我改变了看法。刚才我的话,你不要在意,我只是开个玩笑。”

那么,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这是一首写送别之情的律诗。首四句写草。将草与离别联系,文学史上有先例也有后来者。这首诗的不同在于这里的草是另一种样子,秋来干枯,春来返青,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秋冬季节被野火烧掉,但是春风一吹,地下的草根马上发芽,生出新的嫩叶。后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意思是如今这春天里的嫩草已经长满了原野,一眼望去,那条时间久远的道路似乎都要被青草淹没了。阳光下这无边的碧绿连接着荒废的古城遗迹。人事更迭,而这无边的青草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如今又要送你离开,满眼的绿草,似乎是铺满了我内心的惜别之隋。《楚辞》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表达的是对在外的人的思念。而白居易承接以芳草写感情的传统,但是他写的是别情。这首诗包含了多层意蕴:春草的生命力,春草与人事更迭的对比,还有就是如同春草般蔓延不绝的离别之隋。他继承了传统,又生发出了更丰富感人的内涵。所以这是—首杰出的作品,难怪就凭这一首诗顾况就改变了对白居易的看法。赵嘏因为他的名句“长笛一声人倚楼”被人称为

“赵倚楼”,这种由诗句获得雅号的人还有谁?

唐代诗人赵嘏(gu)有一首诗《长安晚秋》,写的是深秋拂晓时分的长安景色和自己羁留长安思念故乡的心情。其中第二联“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意思是说夜色慢慢退去的时候,夜空里还有几颗残星,—对南归的大雁从空中飞过。正满心沉浸于此景的诗人,这时听到有人在楼上吹笛的声音。想来此人也是一夜未睡,吹笛聊以抒发内心的忧愁。这里赵嘏不仅仅写出了高楼上的笛声,还写出了那人的姿态,“人倚楼”,或者是诗人亲眼所见,或者是想象,但是它都与此情此景相贴合。正是这个“倚楼”,—方面它更加衬托出作者难以负担的思乡之情,另—方面因为这种内涵,倚楼这个姿态愈发显得具有美感。所以当时的杜牧特别喜欢这句诗,他直接称赵嘏为“赵倚楼”。于是后人提到赵嘏的时候,也都称他为“赵倚楼”。

这种由佳句而得雅号的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少见。比如:

东晋诗人谢灵运因《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而人称“谢春草”。

晚唐诗人惯休因“万水千山得得来”而人称“得得和尚”。

宋代宋祁因《玉楼春·东城渐党风光好》“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而人称“红杏尚书”。

宋代张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而人称“张三影”。P139-141

序言

为什么过年放鞭炮?为什么重阳要登高?为什么额前的头发叫“刘海”?为什么乱涂乱画叫“涂鸦”?……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乍一看平平常常,但要把来龙去脉说得明明白白,却未必那么简单。

就像每一条溪水都有源头,每一个今天的现象,都有历史的影子。了解现象,探究过去,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一个“为什么”的解答,会牵出新的“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消长连缀,可照出整个中华文化的轮廓——我们愿与读者分享这样的体验:寻找,回答,联想,生发。因此,我们推出了“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

本套丛书本着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的原则,专注于解答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编写时按照专题、领域进行分类,分别为华夏历史、地理名胜、礼仪称谓、中华智慧、神话传说、多彩汉语、人文思想、文苑英华、文化精华(2册)、民俗风情、节日节气、体育娱乐、科学发明、军事外交、园林建筑、衣食住行、学习教育、缤纷艺术、身体生命。共计20册,分辑推出。

丛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设问力求生动有趣、简洁通俗,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回答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语言风格明快活泼,不做繁琐考究,适量引用古代经典,在原题的基础上有所扩展。

问答配有插图与图注,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生僻字词标出汉语拼音,配以简注,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本套丛书由精通中华文化、乐于分享知识的专业人士协力完成,感谢他们辛勤而有益的劳动。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3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苑英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锡琴//李艳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95104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2013156429
中图分类号 I209.2-49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