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数学同步周练周测一年级上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周练周测优选特点是高频率和规律性。不同于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这样的评估,周练周测侧重于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熟练应用,题目的设计灵活多样,周期短能迅速收集数据,促进学生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技能的熟练掌握。 内容推荐 本书是配套人教版数学设置的练习,分周练、周测两个版块。周练(A):每周安排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实际操作或解答问题来检验学习效果,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化。周测(B):每周进行的测试,周测覆盖了本周教学的重点,通过测试,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对本周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估,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形成一种持续的学习反馈循环,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也为教师提供了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每个学习周期结束后迅速得到反馈,及时查漏补缺,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第1周 数学游戏 A …………………………………………1 数学游戏 B …………………………………………5 第2周 1~5 的认识、比大小 A ……………………………9 1~5 的认识、比大小 B ……………………………12 第3周 第几、分与合、加法 A ……………………………16 第几、分与合、加法 B ……………………………20 第4周 0 的认识、0~5 的加减法 A ………………………24 0 的认识、0~5 的加减法 B ………………………28 第5周 0~5 的整理和复习、6~9 的认识 A ……………31 0~5 的整理和复习、6~9 的认识 B ……………34 第6周 6~9 的分与合、6 和 7 的加减法 A ……………38 6~9 的分与合、6 和 7 的加减法 B ……………42 第7周 8 和 9 的加减法 A …………………………… 45 8 和 9 的加减法 B …………………………… 49 第8周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A ……………………………53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B …………………………… 57 第9周 加减混合、6~10 的整理和复习 A ………………60 加减混合、6~10 的整理和复习 B ………………63 第10周 认识立体图形 A ………………………………… 66 认识立体图形 B ………………………………… 69 第11周 11~20 的认识和加减 A ……………………… 73 11~20 的认识和加减 B ……………………… 77 第12周 11~20 的整理和复习 A ……………………… 80 11~20 的整理和复习 B ……………………… 83 第13周 9、8、7、6 加几 A ………………………………87 9、8、7、6 加几 B ………………………………91 第14周 5、4、3、2 加几 A ………………………………94 5、4、3、2 加几 B ………………………………98 第15周 复习与关联 A ……………………………………101 复习与关联 B ……………………………………105 第16周 期末综合练习 A …………………………………108 期末综合练习 B …………………………………11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数学同步周练周测一年级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敏、杨薇华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2287060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13.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