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饮食器用
内容
内容推荐
一个人从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目录
第一章 饮食器用意悠远
饮食具源流
艺匠饮食具
饮食具礼仪
第二章 煮酒烹茶待客来
饮酒识器
品茗看盏
粗茶白水
第三章 人间烟火锅灶始
炊烟不断
垒土为灶
支锅造饭
第四章 进退饮食共溢彩
勺箸取食
盛食送饭
第五章 碾米磨面巧果模
碾米磨面
糖饼果模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
    饮食器具是百姓日常饮食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极为重要且又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其变化和发展体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它不仅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和造物思想。从50多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原始早期食器,到历代陶器、青铜、铁、瓷器、金银等材质的饮食器具,中国饮食器用的发展经历了由萌芽到成熟、由粗犷到细致、由简单到精美的漫长过程。可以说饮食器具是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对传统饮食器具的设计、发展和演变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的饮食和造物文化。
    饮食具源流
    1.原始社会的饮食器具
    据《礼记?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文章对原始先民“茹毛饮血”的饮食方式描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发现,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的饮食方式与一般动物并无多大区别,获得猎物后,通常是生吞活剥式的进食,自然这种饮食方式不会促使饮食器用的产生。这一阶段属于原始生食时代,人们尚不知烹饪为何物。直到在偶然间学会使用火来熟食,人类才告别了野蛮的饮食方式,进入了火食时代。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度过了漫长的二三百万年,然而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利用火的历史却不过万年。火在人类历目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诞生之初,神奇的火给原始时期的人类带来了诸多的恐惧和幻想,然而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经验不断丰富以及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渐开始了对火这种化学现象进行控制和掌握的漫长历程。当火被先民们熟练地利用之后,人类便从原始时期那种对自然界认识的混沌和黑暗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跨入了一个新的饮食时代――火食时代。用火熟食不仅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项成果,也是人类很终与动物划清界限的一个标志。恩格斯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中总结了火食的历史意义:“(火的使用)更加缩短了消化过程,因为它为口提供了可说是已经半消化了的食物。”这是因为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由于经常食用生冷腥膻的食物,常常会导致他们损伤脾胃等器官,甚至发生一些不良的疾病。因此,经过火烧烤之后的熟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的过程。这在古人关于中国燧人氏神话传说的记载中,也得到了印证。如在《韩非子?五蠹》篇中就指出:“民食果菔蟑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熟食利于消化,能减少因生食所致的疾病,还使滋味获得改善,这些都是烹饪的科学内涵。人类的文明生活自熟食而肇始,熟食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饮食文化亦由此开始发展。
    然而,火的发现和利用促使原始社会人类进入火食时代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类对食物的加工仍处于一种无意识和无技术的状态,而且也没有相应的炊具。据《礼记?礼运》记载,太古时代“燔黍捭豚,污尊而坏饮”,意即用手撕开小猪和黍粒一起烧烤,在地上挖个小坑储水,用手捧来喝。这便是当时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即是说,原始先民烧制食物所使用的材料或工具往往是因地取材,就近直接选取自然材料。
    由于没有炊具,原始人类早期的烹饪方式就是用火烧烤,即将食物直接置于火上烧烤,后来又进一步发展成用黏泥包裹住食物进行隔火烧烤,即后世所谓的“炮法”或“煨”。当时的烧、塘煨、烤等烹饪方式在今天仍被人们所使用。烧,是指将食物直接置于火中或架于火上烧熟,这是很原始的一种烹饪技法。塘煨,是将食物埋于火炭中使之煨熟,多用于个体稍小的猎物。烤,与烧基本类似,是在架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可以使食物较为干净且不会被烧焦,但缺点是必须不断地翻转食物,使之受热均匀。后来,人们又在烤法的基础上又衍生出烘、炕、熏等食物的成熟方式。这些原始的食物成熟技术至今仍在沿用,例如在农村,人们利用灶膛柴火的余烬来焙制甘薯、土豆、玉米、芋头等食物,现代都市里的餐饮业利用电能的“无烟烧烤”技术等,皆源自于很原始且不借助任何物体传热的干加热成熟法。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饮食器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29558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3
装订
字数 200.00千字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2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6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