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人与海/经典中短篇小说辑
内容
编辑推荐

《老人与海》是芙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独自出海,与一条大鱼和一群鲨鱼搏斗了两天两夜的故事。它塑造了“桑提亚哥”这个令人敬佩的硬汉形象,赞扬了他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小说语言简洁,情节激动人心,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读者。1954年,《老人与海》使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文学名著。

《老人与海》是“经典中短篇小说辑”之一,收录了海明威的中短篇小说十一篇。

内容推荐

海明威编著的《老人与海》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很多教师把它作为英雄主义教育的教材,推荐给广大学生,使之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老人与海》描写了一位老渔夫在海上捕鱼,经过了84天,他还没有捕到一条鱼,大家都说他运气不好,不吉利,等到第85天,他决定去渔夫们从未去过的深海去打鱼,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在海上,老人发现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马林鱼的心脏。在返回的途中,老人与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当他驾驶小船回到港口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骨架。

《老人与海》是“经典中短篇小说辑”之一,收录了海明威的中短篇小说十一篇。

目录

◇中篇小说◇

 老人与海

◇短篇小说◇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乞力马扎罗的雪

 印第安人营地

 医生夫妇

 大双心河

 在异乡

 白象般的群山

 十个印第安人

 阿尔卑斯山牧歌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译后记(林之鹤)

试读章节

老人与海

他是个老人,独自一人驾着一只小船,在墨西哥湾流中捕鱼。这回已经八十四天了,连一条鱼也没捕到。头四十天,还有个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四十天过去了,一条鱼也没捕到,孩子的爸妈对他说,这个老头准是背运,倒霉到极点了。这样,男孩听从他们的指派,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星期就捕到三条鲜活肥美的鱼。见到老人每天回来时船舱总是空空的,孩子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家的忙,卷起钓索,或是收拾鱼钩、鱼叉,把绕在桅杆上的帆拆下来。用面粉袋补过的船帆一卷起来,看上去就像一面一直打败仗的旗帜。

老人骨瘦如柴,面容憔悴,后脖子上刻着深深的皱纹。面颊有些褐斑,那是热带海面上的太阳反光造成的良性皮肤病变。褐斑布满了他的双颊。他的双手因为常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被勒得很深的疤痕。但是,没有一块是新的。这些疤痕都像无鱼可捕的沙漠里风蚀了的沙土一样陈旧。

除了那双眼睛,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很老。那双眼睛像大海一般蔚蓝,显出快乐又不服输的神气。

“圣地亚哥,”他俩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时,男孩对他说,“我又能跟你一道出海了。我家挣到些钱了。”

老人教会了男孩捕鱼的本领,男孩也很爱他。

“不要了,”老人说,“你碰上了一条幸运船,还是跟他们待在一起好了。”

“可是,你还记得吧,你有一次八十七天都没捕到一条鱼,但后来的三个礼拜,我们天天都捕到大鱼。”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离开我不是怀疑我的能耐。”

“是我爸爸让我离开的。我是个小孩,得听他的。”

“我知道,”老人说,“这很正常。”

“他没什么信心。”

“嗯,”老人说,“可我们有,对吧?”

“对,”男孩说,“我请你到露台饭店喝杯啤酒,然后我们再把这些东西拿回家去,好不好?”

“很好啊,”老人说,“跟打鱼人在一起。”

他们坐在露台上。许多渔民跟老人开玩笑,老人却不介意,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渔民望着他,心里不好受却没表露出来,只是客客气气地谈论着水流、钓索漂入水中的深度、一连几天的好天气以及他们的见闻。那天捕鱼顺利的渔民都回来了,他们把枪鱼剖开,铺在两块大木板上,每块木板的两头各由一个人抬着,摇摇晃晃地朝鱼库走去,在那儿等着冷藏车开过来,把鱼运到哈瓦那市场去。捕到鲨鱼的人把鱼送到海湾另一边的鲨鱼加工厂去,把鱼吊到滑轮上,去掉鱼肝,剁掉鱼鳍,剥去鱼皮,把鱼肉切成条状,准备腌制。

一旦刮了东风,海湾那边的鱼腥味就会飘过来。不过,今天只飘来一丝淡淡的鱼腥味,因为转北风了,渐渐地风也停了。露台上阳光灿烂,令人舒爽。

“圣地亚哥。”男孩说。

“嗯。”老人说。他正端着酒杯,想着往事。

“我去给你搞些明天用的沙丁鱼吧?”

“不用。打棒球去吧。我还划得动船,再说罗赫略会帮我撒网的。”  “我很想去。要是不能跟你去捕鱼,总想帮你做点什么。”

“你请我喝了一杯,”老人说,“你早就是个男子汉了。”

“你头一次带我上船的时候我有多大?”

“五岁,当时我把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拖到船上,差点儿要了你的命,它险些儿把船撞得粉碎。你还记得?”

“我记得那鱼的尾巴使劲拍着,船上的横坐板都给撞断了,还有用棒子打鱼的声音。我还记得你把我推到船头,那儿堆着湿淋淋的钓索卷儿。我觉着整个船身都在打颤,我听见你用棒子打鱼,像在砍树一样,我全身都是好闻的血腥味。”

“你真记得还是只记我讲给你听的?”

“打我们头一次出海那回,什么事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老人用他那双被日头烤过、信心十足又带着爱怜的眼睛看着他。

“要是你是我的孩子,我一定带你出去冒险,”他说,“可是你是你爸妈的孩子,现在你又到了一条幸运船上。”

“我去搞点沙丁鱼来好吗?我还知道哪里能搞到四个鱼饵。”

“我今天还剩下些鱼饵。我把那些鱼饵腌在盒子里了。”

“我去搞四个新鲜的好了。”

“一个。”老人说道。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未丢过。只是现在它们就像被微风吹过,又鲜活起来了。

“两个。”男孩说。

“就两个吧,”老人同意了,“不是偷的吧?”

“我倒是想偷,”男孩说,“可这些是买来的。”

“谢谢啦。”老人说。他单纯到不会去想自己是什么时候得到了谦卑的美德。不过,他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知道这并不丢人,也无损真正的自尊心。

“看这洋流,明天天气不错。”他说。

“你要去哪儿?”男孩问。

“到很远的地方去,等到风转了向再回来。我想天不亮就出海。”

“我要想法子让我们的船也走得远远的,”男孩说,“这样的话要是你捕到真正的大家伙,我们就可以赶过来帮忙。”

“他不喜欢到很远的地方去。”

“是的,”男孩说,“不过,我会看到一些他看不到的东西,比方说,一只鸟在空中飞,我就要他去远海跟踪海豚。”

“他的眼睛就那么不中用吗?”

P3-6

后记

海明威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他的中篇佳作《老人与海》的初稿,在定稿之前,他又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执著,通读并修改了全篇两百遍,这种执著简直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这部中篇小说一出版,短短的两天之内就销售了530多万册。一时间,好评如潮,亲友和读者赞美的贺信如雪片似的飞向他在古巴哈瓦那近郊的别墅。这部被海明威视为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出的最佳作品”为他赢得了巨大的荣誉,1953年获得了普利策奖,1954年主要由于《老人与海》的创作成就,而使他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根据真人真事写成的一部中篇力作,描写了古巴老渔民圣地亚哥在海上连续三天三夜追捕一条特大的大马林鱼,又与数次来袭的鲨鱼进行搏斗,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险象环生的艰辛,终于获得精神上的胜利,谱写成一曲表现人与自然力抗争的赞歌,一部讴歌英雄主义的史诗。

海明威十分珍视他的这部“最佳作品”,他把在别人看来原本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的作品,经过自己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精雕细刻,“琢磨成一粒极小的宝石”。为此作者喜不自胜地说:“这是我毕生追求的散文,简单明了,看似短小,却有可见世界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的确,海明威的创作风格是那么简洁,那么明快,绝无一处闲言赘语,可以说是字字珠玑。这就是独特的“海明威风格”。这与他对作品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是密切相关的,也与作者身受多处创伤而只能站立写作不无关联,这体现了作者性格中坚强的一面,然而,他在功成名就、牢牢确立其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之后却饮弹自戕,又不能不暴露出其性格中缺憾的一面。

他选择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当时震撼了整个世界文坛,震动亿万读者的心灵,让无数读者在震惊之余,为之扼腕叹息。

林之鹤

2010年10月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人与海/经典中短篇小说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明威
译者 林之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23370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