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医脾胃理论与重症肌无力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重症肌无力的概念、学术源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辨证论治、方药等方面进行总结,较系统地展示了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与思辨,丰富了脾胃理论的学术内涵。本书集学术、临床、科研和经验于一体,系统总结分析,并对诊治重症肌无力的验案进行解析,对临床实践指导性强,具有定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适合中医药学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重症肌无力的医学认识及难点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 / 002 一、重症肌无力概述 / 002 二、重症肌无力的流行病学特点 / 005 三、重症肌无力的常见致病因素 / 006 四、重症肌无力的免疫学机制 / 007 第二节 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 / 017 一、痿病 / 017 二、睑废 / 020 三、视歧 / 020 四、大气下陷 / 021 五、现代中医名家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 / 021 六、小结 / 023 第三节 重症肌无力的医学研究难点 / 025 一、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 025 二、临床常用治疗效果不显著 / 026 三、难治性重症肌无力 / 026 四、胸腺切除与重症肌无力 / 027 五、重症肌无力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 027 六、中医药诊治重症肌无力规范性有待提高 / 027 第二章 中医脾胃理论研究 第一节 脾胃理论的基本内涵 / 032 一、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 032 二、胃的功能与特性 / 035 三、脾胃的综合协调功能 / 036 四、脾胃与五脏的关系 / 037 五、脾胃与六腑的关系 / 039 六、脾胃与奇恒之腑的关系 / 041 七、脾胃与精、神、气、血、津液的关系 / 042 第二节 脾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045 一、在《黄帝内经》中萌芽 / 045 二、在《伤寒杂病论》中奠定临床证治基础 / 048 三、通过《脾胃论》进行系统建立和阐发 / 051 四、明清时期各家学说充实和发展脾胃理论 / 056 第三节 脾胃理论的现代研究 / 062 一、脾主运化 / 062 二、脾主生血、统血 / 064 三、脾主肌肉 / 065 四、脾在液为涎 / 067 五、“四季脾旺不受邪” / 068 六、“脾”的内分泌功能 / 069 第三章 中医脾胃理论与重症肌无力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基于脾胃理论对重症肌无力病因病机的认识 / 076 一、病因 / 076 二、病机 / 078 第二节 基于脾胃理论辨析重症肌无力相关证候 / 082 一、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相关证候 / 082 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相关证候 / 083 三、重症肌无力危象相关证候 / 088 第三节 基于脾胃理论对重症肌无力治法特点的认识 / 091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医脾胃理论与重症肌无力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华峰,刘友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9806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35000 |
出版时间 | 2023-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56.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