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历史时期考古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在山东定陶称帝,初都洛阳,后正式定都长安。两汉王朝是古代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则是古代社会最辉煌时期,明清则由盛转衰。本书从“陵与墓”“量制”“伎与艺”等维度,通过分析考古发掘中的墓葬、器物的类型,探讨其年代和族属,进而阐述历史时期(主要聚焦两汉时期)的物质文化和社会历史,并对历史时期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本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目录 自序/1 壹 陵与墓 1渭北西汉帝陵布局设计/3 2渭河三桥与渭北西汉陵区的形成/17 3从陵到冢 ——关于东汉“懿陵”的思考/21 4东汉时期的“追尊陵”/27 5汉墓结构的时代特征/39 6汉代的“整木棺”现象/43 7秦汉时期的“洞室木椁墓”/49 8关中汉代空心砖墓/55 9曲村秦汉墓葬分期/63 10关于洛阳金谷园汉墓IM337的年代 ——兼论洛阳地区出土的南方釉陶/103 11洛阳汉墓所见“多人葬” ——以烧沟和西郊墓群为中心/109 12江东“楚式墓”的发现与研究/125 13北魏墓葬考古五十年/143 14北魏宋绍祖墓的形制问题/149 贰 量制 15关于齐国量制中的进位问题/155 16两汉之际的“十斗”与“石”“斛”/163 17汉代铜锺略说/169 18汉代铜锺与量制演变之关系/175 叁 民族与边疆 19秦汉时期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191 20西南地区的“大石墓”/209 21西南地区“石棺葬”/219 22 Stone Sarcophagus与“石棺葬”/231 23关于《前帝国时期中国北方边疆》的几个问题/235 24“马城”与“马邑” ——关于田豫被鲜卑围困事件的再认识/241 肆 伎与艺 25汉代百戏/253 26关于洛阳三座汉壁画墓的年代序列/267 27略谈七贤壁画与七贤名次/275 28从蒲城元墓壁画看元代匜的用途/283 29古代诗赋与考古学研究例说/289 伍 理论方法与纵论 30考古报告的定位与生命力 ——关于报告“过时”问题的思考/297 31考古资料报道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301 32汉墓分类/313 33汉墓研究的区域选择/319 34慎说“无” ——汉代的“大河五”铁斧/323 35消失的过程 ——两汉的贸易活动/325 36公元与干支纪年相互换算的新方法/337 图表索引/34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时期考古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哲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32092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41000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0.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