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芒福德著的《生活的准则》是一本经久不朽的经典畅销名著,是一本改变千百万人命运的书籍。全书从命运、力量、财富、修养、风度、崇拜、随想、美、幻想九个方面探讨了人类该怎样直视命运,走向成功,并通过揭示人性的弱点,激励人们去改变现状,争取自己精神层面的提升,获取不是通过炫耀自身的财富所带来的幸福。
图书 | 生活的准则(精)/刘易斯·芒福德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易斯·芒福德著的《生活的准则》是一本经久不朽的经典畅销名著,是一本改变千百万人命运的书籍。全书从命运、力量、财富、修养、风度、崇拜、随想、美、幻想九个方面探讨了人类该怎样直视命运,走向成功,并通过揭示人性的弱点,激励人们去改变现状,争取自己精神层面的提升,获取不是通过炫耀自身的财富所带来的幸福。 内容推荐 在《生活的准则》一书中,作者刘易斯·芒福德想要用一种统一的方式论述人类的本性、工作、生命中的戏剧效果,探讨有关人类本性、命运、目的这些终极问题,这些都在当前的西方文明的发展中表现出来。 目录 前言(1970年) 第一章 对新生的挑战 1.我们时代的承诺 2.检查可能性 3.对我们时代的诊断 4.大灾难的替代物 第二章 为生活重新定位 1.综合推理的先决条件 2.人的本质 3.生命的背景 4.对多余的节约 5.社会发现和编造 6.语言的奇迹 7.对梦的解释 8.人类作为解释者 第三章 宇宙和个人 1.对不可能回答的问题的使用 2.关于人类的神话 3.神性的浮现 4.永恒、性与死亡 5.牺牲和超然 6.宗教的积极功能 第四章 人类的转变 1.个人的诞生 2.普世的面具 3.皈依的社会过程 4.对个人的偏见 5.宗教的下一步发展 6.普世的承诺 第五章 人类发展的基础 1.人类渴望形成 2.需要与价值 3.用于目标的案例 4.设计的本质 5.有机体的层级 6.对数量的控制 第六章 超越伦理困境 1.“现代人不会犯错 2.进行道德更新的条件 3.恶的挑战 4.生活的调味品 5.精密时计和钟表 6.忏悔和重新确定 第七章 人的满足 1.系统的谬论 2.平衡的理由 3.种类和性情 4.作为理想类型的完整的人 5.平衡的体现 第八章 更新这场戏剧 1.对病理状态的乐观 2.整体的准则 3.论达到奇点 4.一个有机的汇合 5.乌托邦主义和普世主义 6.新的转变 第九章 方法和生活 1.发展的准备 2.内在的眼睛和声音 3.用于生活的时间 4.宏伟的宫殿 5.两种生活的需要 6.为了行动而清除 7.与群体重新会合 8.日常生活的准则 9.爱与整合 10.生命的更新 书目 索引 鸣谢 试读章节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着世界范围灾难的危险,但是它也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希望和前所未有的承诺。这个时代不适合意志薄弱的人。不管我们面临的阻挠有多顽固,我们一定要继续前行,就像班扬笔下的朝圣者(Bunyan’s Pilgrim),不留意那些懒于冒险和畏惧展望的世俗的聪明人。如果我们不陷入绝望的泥潭,我们可能还会找到一条道路,通往宜人的高山和阳光日夜照耀的美丽世界。映射在我们道路上的阴影,等同于我们将要攀登的高度。 世界上的人们或许从未如此接近于失去他们人性中的最关键的部分,宇宙中的能量如果被没有判断力的人或没有道德的人掌握的话,将会被用于何处?但是普遍衰退带来的危险也为人类状态的迅速和剧烈改善增加了可能性。关于过去最为大胆的梦想现在已然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作,对生活必需品更为公平的分配,将知识和能源用于为生命服务,生命本身被用于将人类的精神拓展到人类的价值和目标迄今还未能渗透的领域。如果我们及时地醒悟,遏制住不由自主的和非理性的冲动,正是这些如今在将各个国家推向毁灭,我们将建立起一个大同世界。即使我们稍晚醒悟,最初可能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洞察力和新的人生观将还会被需要用来带领我们穿越前面的黑暗。 生命的更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负担和挑战:它的紧迫性减轻了它的风险和困难。各个部落和国家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积极合作的途径,合作的范围就像它们所在的星球本身那样宽阔和自由。以往的宗教数千年来一直将世界性的合作关系视作人类的命运,现在已经变得在技术上有可行性,在构思上也一样可想象得出: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去实现承诺,同样也成为一种现实的必要。 缺少了这种转型,就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阻止人类群体进一步堕入野蛮:这种野蛮的毁灭性力量已经由于科学知识而加倍,而大多数思想家直到现在都还相信只有这些科学知识才能使文明继续发展。理性的生活极度需要一些非常不同于对科学和创造自主拓展的东西。 机器的时代已经过去。如果我们不能拯救人,就不能摆脱奸诈狡猾的发明和科学研究的复杂装备,当我们能够拯救时,那么就是人类而非机器统治着一切。关于探索和征服的新世界交响曲(New World Symphony),关于现代工业的机械芭蕾舞(Ballet Mecanique),都被演绎到筋疲力尽的程度。曲目中的下一个将会被作为完整的管弦乐队和人声的合唱而记载,就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对死者的安魂曲,对活者的赞美诗,是对未出生的婴儿的颂歌,这些是一个世界的圣乐,也属于一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安之若素的新人类。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重新定位和重生的时刻已经降临。没有机械的工具能够在社会上实现这种转型:它首先要在每个人的思想和头脑中发生,这些人有勇气对自己进行再教育,以适应当前人类境地的现实,并且一步一步地掌控局面。在他的能力和洞察的极限处,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要进行自我检查,重新评估他的标准和价值,改变他的态度和期望,并且重新调整他的兴趣。那一刻将会需要一种谦虚的能力,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艰难地牺牲自己,但是对这些话只会藐视或自以为是地抗拒的一代人而言,更加艰难。因此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进行必要的自我评价,作为首要的方式为在新的生命舞台上扮演角色而做好准备。 如果人类“正是一头野兽”,那么他绝不会发现这个事实。如果他“正如一个机器”,他也绝不会创造一个机器。如果他的存在实际上没有目标,他可能会没有明确自我目标地存活着;但是他绝不会意识到他自己的进一步发展;他也不会发现如果不为自己在更宽广的生命计划中找到一席之地,就不可能实现动物的需要,而这个生命计划将生物的需要转换成社会的仪式,也将社会的仪式转换成共同的和个人的戏剧的重要形式。对于人类而言,生存是一个自我形成和自我超越的永不停歇的过程。今天,这种自我理解的方式是迈向重生的第一步:因为我们每个人需要掌握一个新领域,需要扮演一个新角色,需要形成一个新人格,需要完成一个新的生命可能性。 过去的戏剧中的主角是骄傲的、自我的、伟大的人类,在行动上冒险,在思想上孤独,在新的戏剧中会变成小丑和恶棍;那些曾经临时扮演过角色的人将会发现他们自己,因为他们在同样的舞台中间有能力互相协助。生命的重生就是人生的新戏剧。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变人本身,将现在这个毫无希望的机械木偶变成一个觉醒了的和主动积极的创造者。 P1-2 序言 我从1930年开始写一系列的书,这本书是最后一本。在这本书中,我想要用一种统一的方式论述人类的本性、工作、生命中的戏剧效果,这些都在当前的西方文明的发展中表现出来。尽管我准备在《生活的准则》(The Conduct of Life)中随着我的思考的进一步成熟探讨有关人类本性、命运、目的这些终极问题,但这本书绝不是一个后记,事实上却起到作为之前那些书的前言的作用。当每一本书都被单独来看的话,它们相互改变;要想读懂其中任何一本,就必须理解其他三本。 然而《人类的状况》(The Condition of Man)和《生活的准则》两本书的出版之间间隔了七年,最后一本书就出现了一些我觉得难以克服的困难;因为在之前的几本书中指出的几个问题是在1930年设想的,已经不再有效了;在之前几本书中,有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的丰富的想象,却很快消失了。但是如果最初进行设想的动力都没有了,也不再能通过个人意愿的任何行动恢复,那么也得到了一些东西。正如《生活的准则》所表现出的,它对之后要写的几本书勾勒了主题:《艺术与技术》(Art and Technics)、《人类的转型》(The Transformation of Man)、《历史中的城市》(The City in History)、《机器的神话》(The Myth of the Machine)。如果没有对人类本性的初步考察,强调梦的社会重要性,以及语言和宗教的动力机制在塑造人格和文化中所起的促进作用,那么这些书就根本不会开辟出新的领域来。 对于充满存在主义的恶心感的一代人而言,他们想要颠覆所有的传统价值观,毫无疑问也会拒斥《生活的准则》。然而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出版了。最晚在1960年,在出版几乎十年之后,这本书成为《生活的更新》(The Renewal of Life)系列中的第一本平装书;新版本现在需要显示这本书并没有被忽视和淘汰,然而这本并不流行的书被戏谑为“满足于时代的腐败”,被认为可能会被淘汰。只要《生活的准则》为我之后写的书做好准备,它就既属于未来也属于过去。因此我敢不做任何修改和修订而保留它的原样;因为它们实际上已经被修改过了,就在最新出版的《权力的五角形》(Pentagon of Power)(1970年)。 刘易斯·芒福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活的准则(精)/刘易斯·芒福德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刘易斯·芒福德 |
译者 | 朱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552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14 |
CIP核字 | 2016052725 |
中图分类号 | Z47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8 |
宽 | 18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