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争与和平(上下)/世界文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英雄史诗式的长篇小说。怍品围绕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以宏伟的构思、气势磅礴的叙述和卓越的艺术描写,从战争与和平两方面来表现俄国人民与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与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大画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与巴尔扎克一起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中两座最高、最辉煌的峰峦。

内容推荐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品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作品以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俄罗斯民族同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军征服了欧陆,法俄之间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达官贵族却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 

在皇后宠臣安娜·帕夫洛夫娜的家宴上,英俊刚毅的安德烈结识了20岁的皮埃尔,并成为好朋友。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即将出国与拿破仑的军队作战。他期望能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将妻子托付给远在莫斯科的父亲后,便奔赴战场。

皮埃尔回到莫斯科,继承了别祖霍夫伯爵的遗产,成为大资本家,并与安娜·帕夫洛夫娜的女儿海伦结合。婚后他却发现了妻子的不贞行为,遂与妻子分居,致力于解放农奴的工作。

在对法军的奥斯特里兹战斗中,安德烈受伤倒地,被当地老百姓救活,伤愈后他返回家乡,却看见妻子因难产而死,看着新生的婴儿,他万念俱灰,但他性格刚强,再加上皮埃尔的规劝,他的心情出现了转机。一次,在罗斯托夫公爵家里,安德烈被朝气蓬勃、美丽动人的公爵女儿娜塔莎吸引,使他重新燃起爱的火焰。但由于安德烈父亲的反对,婚期定于一年后举行。后来安德烈因公离开莫斯科,寂莫的娜塔莎因禁不住阿纳托利的诱惑,决定与之私奔。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只能将精力投身于繁重的军务,以此化解心中的痛苦。

1812年,拿破仑率军越过俄国边界,战争已蔓延到了俄国境内。安德烈在一次战斗中再次身受重伤,昏迷中被运到莫斯科时,遇上娜塔莎。弥留之际,他原谅了娜塔莎,并在她的怀中死去。由于战略需求,俄军最后放弃莫斯科,实行坚壁清野的方法,将一座废墟留给拿破仑。

法军的入侵激起了皮埃尔强烈的爱国热忱,他将全部的财产拿去资助卫国战争。当法军进入莫斯科进行强盗式的掠夺时,他乔装成穷困的农民,身藏匕首、短枪,寻机行刺拿破仑。后被当作莫斯科大火的纵火犯投进监狱。

由于冬天的到来,以及部队给养的严重不足,拿破仑的军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士兵们怨声载道。在通往斯摩棱斯克的途中,法军彻底瓦解。俄军乘胜追击,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1813年,皮埃尔和娜塔莎结婚,并育有四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开始了和平幸福的生活……

目录

第一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二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三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尾声

 第一部

 第二部

主要人物表

试读章节

“喂,公爵,热那亚和卢加已成了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了。不过,我有言在先,如果您对我说,我们这里没发生战争,如果您还为这个反基督徒(是的,我相信他是反基督徒)所干的种种坏事和制造的种种恐怖辩护,我就再也不理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了,您就不再像您所说的那样,是我的忠实的奴仆了。喂,您好,您好。我看我把您吓着了。请坐,咱们谈谈吧。”

这是一八0五年七月,有名的宫廷女官、玛丽娅·费奥多罗夫娜皇太后的亲信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对第一个来参加她的晚会的显贵瓦西里公爵说的一番话。几天来,安娜·帕夫洛夫娜总是在咳嗽,她说,她患了流感(流感在当时是只有少数人使用的新词)。早晨由穿红衣的仆役递送的便函中千篇一律地写着:

“伯爵(或公爵):如果您没什么更好的安排,如果同一个可怜的病人一起度过一个晚上不使您害怕,那么,我将十分高兴今晚七时至十时在家里看到您。安娜,舍列尔。”

“天哪,多么厉害的责难呀!”身穿刺绣的宫廷礼服、足登长袜、浅口鞋,胸前佩戴着勋章的瓦西里公爵走进来时回答道,他一点也没因为受到这样的迎接感到发窘,平平的脸上带着笑容。

他也如我们祖辈一样不仅用文雅的法语讲话,而且用法语进行思考;也如同那些终老在上层社会和宫廷中的达官显贵们一样,用他们特有的低低的、居高临下的腔调说话。他走近安娜·帕夫洛夫娜,把他那洒了香水的光秃秃的头俯向她,吻了她的手,从容地坐到沙发上。

“首先,亲爱的朋友,请告诉我,您身体如何?好让我放心。”他不改变音调地说。从他那客气的和故作同情的腔调中透露出冷漠甚至嘲讽的味道。

“一个在精神上遭受折磨的人,身体能好吗?……难道一个有感情的人在这

P3种时候能觉得平静吗?”安娜·帕夫洛夫娜说道,“我希望您整个晚上都留在我这里,好吗?”

“英国大使那儿不是还有个招待会吗?今天是星期三,我得到那边露露面。”公爵说道,“我女儿会来接我,一起去那里。”

“我还以为招待会取消了呢!说实在的,这些招待会、焰火等变得越来越使人厌烦了。”

“假如他们了解您的心愿,招待会会取消的。”公爵说道。他像一个上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习惯地说一些他甚至不想让人相信的话。

“别折磨我了。关于诺沃西利采夫的电报,做出了什么决定?您是无所不晓的啊。”

“怎么对您说呢?”公爵用一种冷冷的、枯燥的语调说道,“做了什么决定?他们认为波拿巴已经破釜沉舟了,我们也准备那样做。”

瓦西里公爵总是慢吞吞地说话,就像一个演员背诵陈旧的台词那样。安娜,帕夫洛夫娜则相反,虽然年届四十,却仍十分活跃,容易冲动。

奔放的热情使她赢得了社会地位。因此,有时当她没有那种激情时,为了不辜负那些认识她的人的期望,也得表现出满腔热忱的样子。安娜·帕夫洛夫娜总是面带与她衰老下去的面庞不相称的矜持的微笑,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那样,总是意识到自己可爱的缺点,但是不想,不能,也不认为有必要去改正它。

在谈论政治事件中间,安娜·帕夫洛夫娜冲动起来。

“噢,请不要对我谈奥地利吧!我也许什么都不懂,但是奥地利过去、现在、任何时候都不想打仗。它会出卖我们的,只有俄罗斯才能拯救欧洲。我们的恩主知道自己的崇高使命,他将忠于自己的天职。有一点我确信不疑。我们善良杰出的君主将在世界上发挥无与伦比的伟大作用,他是那么善良、那么优秀,上帝不会抛弃他,他会完成自己的使命,会把现在更为可怕的以这个刽子手和坏蛋为代表的革命怪兽镇压下去。只有我们才能为忠实的教徒们讨还血债。我请问你们,我们还能指望谁呢?……满脑子生意经的英国不会理解,也无法理解亚历山大皇帝高尚的灵魂。它拒绝撤出马耳他。它想看到,并且探寻我们行动背后的用意。他们对诺沃西利采夫说了什么呢?什么也没说。他们不理解,他们也不能理解我们皇帝的自我牺牲精神,他不追求任何个人目的,一切都是为了和平。那么,他们又做了什么许诺呢?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们许诺了的东西,也不会兑现!普鲁士宣称,波拿巴是不可战胜的,整个欧洲也无力与它抗衡……所以,不论是哈尔登堡的话,还是豪格维茨的话,我一句也不相信。普鲁士这种臭名昭著的中立只不过是个陷阱。我只相信上帝和我们可亲的皇帝的崇高使命。他定能拯救欧洲……”她突然停了下来,对自己的激忿流露出讥讽的微笑。

P4

序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一系列不朽杰作,使他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图拉省一个世袭的大贵族地主家庭,早年父母双亡。他一八四四年在喀山大学学习,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因对学校教育及沙皇专制制度不满,于一八四七年辍学回到家乡的庄园。他在自己的领地致力于改善农奴生活,但以失败告终,于是开始文学创作。后来他随兄长去高加索当了一名志愿兵,并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这一时期的作品一一自传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85l一1857),具有真实细致的心理分析、鲜明的人物个性刻画和生动自然的叙述风格,显露出托尔斯泰以后的创作特点。短篇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1856)则真实记录了作者参加过的克里米亚战争。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36)、《琉森》(1857)和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

一八六二年,托尔斯泰同莫斯科名医的女儿索菲娅·安德列耶芙娜·别尔斯结婚。此后,他集中精力于文学创作,完成了史诗性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63—1869)。接着,他又完成了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宁娜》(1873—1877)。此后,为了照顾孩子们上学,他从一八八一年起迁居莫斯科,直到一九。一年才重新返回自己的领地。在后期,托尔斯泰经过长期的精神探索,思想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也反映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像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和《哈泽·穆拉特》(1904),特别是长篇杰作《复活》(1889--1899)。晚年的托尔斯泰深感家庭生活同自己的信念之间的矛盾,经过痛苦的斗争,终于离家出走,以实现自己过平民生活的理想,不幸在途中得肺炎逝世。

《战争与和平》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和雄浑的气势描绘了“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进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一一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

小说以库拉金、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和别朱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线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品中心主题则是俄国贵族的命运和前途。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库拉金为代表,他们自私贪婪、虚伪堕落,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仍争权夺利、寻欢作乐。在小说中,库拉金是官痞,儿子阿纳托尔是恶少,女儿艾伦则是荡妇。另一类是彼埃尔·别朱霍夫、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和娜塔莎·罗斯托娃,他们接近人民,厌恶上流社会的空虛无聊,经过长期的精神探索,成为社会的精华。安德烈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两人在性格和生活道路上形成鲜明对比。安德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界,在严酷的生活面前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最后在卫国战争中献身;彼埃尔性格直爽,感情冲动,缺少实际活动能力,他更侧重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在与人民的接触中精神得到升华,最后成为进步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女主人公娜塔莎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她与人民和大自然接近,具有强烈和丰富的情感。作者对这几个正面人物投以诗情洋溢的艺术描写,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作者特有的心理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性格特别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这部作品的缺点是在情节中夹杂了过多的道德哲理说教,造成作品在艺术上的某些累赘。但是,这部巨著场面宏大壮阔,结构复杂而清晰,人物丰富多彩且形象鲜明,具有一种大海般恢宏开阔的美。《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最光彩夺目的杰作之一。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争与和平(上下)/世界文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周煜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12469
开本 32开
页数 92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19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1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2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1
5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