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今日凉茶
内容
编辑推荐

甲型H1N1流感怎样预防?喝凉茶!如何防治手足口病?喝凉茶!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引发疫病怎么办?喝凉茶!熬夜虚火如何是好?喝凉茶!冬季频繁打火锅引起燥热有何对策?喝凉茶!

老年人可以喝凉茶吗?可以!有无适宜孩童饮用的凉茶?有!但是,你又知不知道,喝凉茶必须先“把脉”,因人、对症,在适宜的时节、用正确的方法饮用凉茶,才能使之成为真正的“良”茶,有益身体。

“广州汤王”佘药师集多年收集、研究凉茶的丰厚经验,并顺应现代生活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对凉茶进行改良,将近200剂实用、有效验的凉茶献给读者。同时从专业角度,用通俗语言详细分析每则凉茶 的具体用法、适用病征、用茶宜忌、凉茶中各种成分的所发挥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适用于不同疾并不同体质与年龄的人群、不同季节、不同操作方法的凉茶制成便捷的索引,让每一位手执此书的读者,都能第一时间找到最适用的凉茶。

内容推荐

饮用凉茶被证明是历来实现清热下火、消暑祛湿等功能最简便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养生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但市面上却缺少指引人们正确煲凉茶、喝凉茶的读物。《今日凉茶》集作者多年搜集和改良凉茶的珍贵经验与成果,所收录的近200剂凉茶不仅均有明晰的用料、煎煮饮用方法、适用情况和详尽方解,还赋予凉茶有别于传统凉茶的新功效和意义,使之贴合现代人生活环境与体质变化,使民众能真正从凉茶中获益。其所设“按需索茶”的特色版块,更从专业的角度引导读者因应个人和时节的具体情况正确用茶。本书集权威性、实效性、广泛的适用性于一身,是居家必备的养生宝典。

目录

如何使用本书

凉茶的由来与发展

煲一壶好凉茶

凉茶『会喝』更有效

按需索茶

 流行性传染性疾病适用凉茶

 常见疾病适用凉茶

 儿童适用凉茶

 长者适用凉茶

 各种体质人群适用凉茶

 四时适用凉茶

 简易凉茶

凉茶方解

附录一:拼音索引

附录二:部分罐装/盒装凉茶(植物饮料)简介

附录三:部分药材常用别名对照表

试读章节

凉茶的由来与发展

凉茶是岭南地区历史悠久、独具一格的清凉饮料,既是祖国医学的普及应用,也是民间自助性保健的产物。顾名思义,“凉茶”即指由性味寒凉的药物或食材组成的汤茶。清热解毒、消炎利湿是绝大多数凉茶所具备的主要功效。凉茶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典型凉茶取材多以中草药为主,其中不乏岭南地区的药草;其处方基本上源于历代流传于民间的独味单方、验方,这些都是中医这个大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凉茶发源于广东,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上而言,广东地处我国南方沿海,秋冬干燥,冬季少有严寒,春夏多雨,夏季暑湿相挟。人体易受湿邪入侵、温病所困,民间创造出凉茶的饮食防治方式是百姓积极进行自我保健的突出体现。

广东凉茶品种繁多,可谓县县不同,乡乡有异,诸如王老吉、甘和茶、廿四味、甘露茶、五花茶、七星茶、午时茶、榄葱茶、神曲茶、合仔茶、汕头戏布袋茶、湛江伤风咳茶、沙溪凉茶、石岐凉茶、罗浮山凉茶等,都已是家喻户晓。随着凉茶行业的发展壮大,凉茶铺成为广东乃至岭南地区的一道独特风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一旦“头晕身兴”(粤语,即感冒初起时头不适体感微发热)、咽干口苦、感冒咳嗽、尿少而黄等症状出现时,都会到凉茶铺饮凉茶,或到中药店配些凉茶回家煎饮,往往能起到较佳的防治作用。由此可见凉茶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同时饮凉茶也符合中医倡导的“治未病”原则,将调养身体,防患于未然视为上乘。

斗转星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体力劳动强度减弱,户外活动减少,空调设备的普及对人体季节性调节的影响,造成了人体内阳气随季节的升发乏力。现代人的体质往往以“阳虚”居多,传统常用的复方或单味草药煎熬而成的凉茶,其药性寒凉,现代人的“阳虚体质”亦未必能适应,加上进食高脂肪食物、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熬夜、烟酒过量,毒素亦会在体内积聚。传统凉茶偏重祛火,基本上不具备排毒解毒功能,不易排出体内毒素。针对现代社会环境及现代人快节奏、少锻炼的生活特征、饮食习惯和体质特点,药性平和、养生防病、不损胃气,具有清热解毒、平衡养生的独特功效、适合现代人体质的现代凉茶应运而生,如邓老凉茶、白云山凉茶等。

近年来,自然灾害与公共危机事件不时出现,由此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不时威胁人们的健康,如非典(SARS)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手足口病疫情,以及近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自古以来,凉茶在防治瘟疫(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流行性传染病)起了重要作用,饮用凉茶可以积极预防和辅助治疗上述疫病。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广东与全国各地、全世界逐渐增多的广泛交流,凉茶亦日益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广东凉茶从传统的清凉饮品,发展到多了一种类型——现代型的清热解毒、平衡养生的饮品;上世纪90年代又开创罐装、纸盒包装型的植物清凉饮料,成为了现代的“时尚饮品”而且除了在广东研发生产外,全国各地均有,普及性颇高,销量可观。如今这三类源于广东凉茶的传统型凉茶、现代型凉茶、植物饮料并存,对人民的生活保健产生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煲一壶好凉茶

煎凉茶与煎中药一样,虽十分简单,但也有一定的讲究。“药圣”李时珍日:“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见煎煮中药汤剂(凉茶亦然)万万不可马虎,做好以下几个步骤,相信人人都能煎出好凉茶。

选好煲

煎煮凉茶的器具至关重要。传统最常用的器具是陶瓷砂锅,广东民间称为“茶煲”。陶制砂锅是由石英、长石、黏土等多种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其化学性质极为稳定,不易与凉茶原料的成分发生作用;受热、传热缓慢且均匀,有利于原料有效成分的释出。需要注意的是,用完砂锅后不要用碱性清洁剂清洗,以免清洁剂附于砂锅内壁,再次煎煮时因加热而释出于凉茶中,服用后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除了陶制砂锅,不锈钢器皿也是煎煮凉茶的理想器具,它具有轻便,化学性质稳定,无锈无毒,耐酸、耐腐蚀,受热快等特点。除此之外,市面上出售的电热壶也是合宜的选择,方便怏捷,可根据需要调节火力大小,且不易粘锅、不会溢出是其优势。

勿使用铁、铜、铝等金属器皿煎煮凉茶,这些材质易氧化、性质不稳定,易与中草药中的成分发生作用而影响凉茶功效的发挥,甚至有害于健康。

用于煎煮凉茶的器具应“专物专用”,尤忌用其煮带油的食物,油脂附着于器皿中难以彻底清洗,会破坏之后煎煮的凉茶的功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P6-8

序言

道,与造物者同生,与天地为一,古今之凉茶,其方莫不出自民间。广东凉茶,是岭南地区一种特有的、历史悠久的植物清凉饮料。作为民间行之有效的医药形式,以清热、解毒、祛湿为主的传统凉茶,既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环境产物,也是中医对治理论在岭南气候地理条件下的成功应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凉茶也与时俱进,在原有基础上开发出性味更平和,品类更多元,以清热排毒、生津、祛湿、平衡养生为主效的现代凉茶。同时凉茶还在历次的流行性传染病中发挥了积极的预治作用。这蕴含着中医“治未病”精神和岭南文化的凉茶,于新世纪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相应的重视和保护,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据我所知,目前凉茶的产销量正逐年上升,并有进一步向外地乃至全世界推广的趋势,但专门介绍凉茶相关知识的书籍却寥寥无几,与市面上星罗棋布的凉茶铺显然“不成比例”。因而在此向大家推介余自强药师最新编著的《今日凉茶》确是理所当然,且十分必要。该书收集了将近200个凉茶品种,几乎涵盖了传统凉茶、现代凉茶乃至最新的“时尚凉茶”,而且每种凉茶均附有配方彩图及详细方解;其中像“王老吉”等经典广东凉茶的配方,更是“独家披露”。而余君积数十年深厚中医药知识的方解,则无疑凸显了该书的专业性、适用性、可读性及权威性。尤为难得的是,该书还收集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非典(SARS)、手足口病、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一些新型“疫症”的凉茶处方,并同样以独到的“心得”加以解读,使之大大拓展了“凉茶”概念的内涵,从而赋予凉茶以鲜活的时代特征。

祝愿余君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以惠民生,以和自然。

是为序。

余绍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今日凉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佘自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29102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89.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