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开荒种麦子
内容
试读章节

不讲道理的女人

曾经交往了一个男友。还只是浅层次地交往呢,有一天,他借着说别人的事,批评我说,你看,你是挺不错的一个女人。很正,就是太正了,让我感觉有点累。你知道什么样的女人才会让人觉得有趣吗,就是要稍稍透出点邪气的那种女人。

他很字斟句酌地,怕我恼。

与人面对面聊天,我通常会大脑缺氧,所以,木木地没有马上反应过来。我第一直觉居然错以为是他在表扬我正直高尚。等我意识到他是批评我无趣的时候,话题已经转过几道弯了,我也不便再表态。其实也没有态度可以表,如果有人说你无趣,你就只好更无趣地沉默应对。

一个人的时候,我就闷闷地想这个问题。过去也有过男人如此这般地批评我,他一打电话给我,话不出三句,就是浑话荤话,我不说话是因为穷于应对。接不上茬,他就批评我无趣。他们不知道,私底下我也努力过,想让自己变得有趣。

可是,我至少知道,一个无趣的人,如果什么时候佯装做有趣,是更可怕的事情。所谓肉麻当有趣,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好像,至少我的女性朋友从来没有说过我无趣。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就与女友们聊这个问题。她们说,你生性比较拘谨,不放松,只是外在。你知道吗,你骨子里的问题,确实是太正,太遵守原则,太讲道理了。女友之间,你的品格让她们觉得你可靠。男友就一定会认定你无趣了。因为男女之间的情事,是没有多少道理可以讲的。爱闹的孩子有糖吃。爱闹的女人,也才有礼物拿,你难道真不懂吗?

年初,同班同学静,到京城参加书市。她十年前远嫁到外省,丈夫是一著名作家。日子过得风起云涌,有滋有味。所谓有家有业是也。我到她住的宾馆找她,刚刚坐下,话还没有说上几句,只听走廊里一阵喧哗,旋即飘进来一位妙龄女郎,着装大胆,性感。旁人一介绍,她给我的见面礼,就是张开双臂敞开胸怀的深度拥抱。她高且胖,我就在她的怀抱里惶惶然不知所措。只得维持脸上的虚礼,使劲微笑。

一番俏皮话之后,妙龄女郎走了。我和静都松了一口气。静说,她叫萝。在我们那里算是一个人物呢。由她出面约稿,基本上都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的。比如,前不久他们到著名大腕作家某某家组稿。尽管静的丈夫也出面帮他们说话,可是,某某大作家就是不松口。只说太忙,没有时间写作。

于是,第二次去的时候,他们就特地把萝给带去了。果然事情就成了。百分百达到既定目标。因为,萝大概前后左右给了某某大腕作家N次深度拥抱,大作家从惶然,到开怀大乐,也就半小时的工夫,且一切是在光明正大,众目暌暌之下完成的。真是有趣且精彩。

静感叹说,就是这些超越常规不讲道理的女人非常之吃香。我们这种被规矩包裹的女人几乎就只能做她们的背景破布。为了求证她的心得,她又列举了圈里人都认识的另一个有趣至极的女人,美萍。

美萍不止一次在非私密的公开场合公然宣称,这辈子她只要吃定三个男人就已经够她饱的了。一个是她的前情人。一个是她现任老公。还有一个是哪路神仙,我怎么居然就忘了。总之这三个男人都是顶尖人物,或者权倾一方,或者名重天下。而她的现任老公,原也是别人的老公,她硬是有本事生吞活剥给拿下,迫他在半年内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办理离婚手续,再办结婚手续。但显然-,闹的动静有点太了,难免伤筋动骨。婚礼一完,新郎就避到山上一个月都叫不回家。但是,有啥事能难倒美萍呢。也只是稍稍动了一点脑筋,耍了一点小伎俩,老公也就顺竿而下,回到了生活应该在的基点上。

对于美萍,我记忆最深的影像,是来自一个朋友的转述。他感叹不已,说他曾参加一个很重要的纪念活动。全场肃然的时候,忽听外面女人哭闹。只看座中有一人脸色应声突变。后来我那朋友像看戏剧演出那样,看到一个女人如何闯进会场嬉笑怒骂,对一个男人大打出手,她又如何被几个大汉架出去,送上了车。朋友惊魂未定地说,从来没有看见过如此不讲道理的女人。

问题是,戏剧的结局是,当男人碰上不讲道理的女人的时候,他们就只好讲道理了。于是,不讲道理的女人喜获丰收,修成正果。所以,如果你想让身边的男人讲道理,你就要时不时地不讲道理一下。这似乎也是男女交往的潜规则之一。

但这类不讲道理的女子,可以惊艳,却不怎么可能是我等寻常女子的榜样,学,恐怕是学不来的。因为能够做到如此有趣,也是需要相当心理能量与艺术含量的。有时候甚至需要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勇气。

P47-49

书评(媒体评论)

阿琪的文字有一种硬朗和坚定的力量。对现代人来说,一种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始终处于“思索状态”的,阿琪的生活即是如此。所以她能够从容地记录下我们日常的、孤独的、却又惊心动魄的生活,使我们能够更会心地自嘲,更勇敢地明认,更愉快地相信,更坚定地生活……

——著名作家 余世存

后记

这个冬天有点冷。雪下了一场,又一场。因为冷,都冰冻成半透明体,覆盖在田野上。也因此,这个冬天比往年干净、明亮、清新。

而我的内心也是从未有过的平静和淡定。以往,每到冬天都会抑郁,每到岁末都会感伤。是因为,心里还有很多放不下的欲望,还有很多解不开的纠结。

如今,我还是会期待世界和平,麦子丰收,鲜花盛开,亲朋安好。但是,我已经明白,该来的都会来。好的,坏的,都会来。你想挡也挡不住。不如顺其自然。

而且,对于一个生活里的小人物来说,与其相信这个世界在一天一天地变坏,不如相信世事如新,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因为,唯有如此,你才有心力活下去。没有任何可以依靠可以借助的外力,唯有你自己的信念和心力。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又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属于你的,也就只有这一个时代,所以,就我们而言,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不管我们手里抓到的是好牌,还是臭牌,都要打下去,坚持到最后。

然后,我们会发现,一切也许没有想象的好,却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坏。

在整理这本自选集的过程里,我时不时地想给自己一点微笑。多年的写作,一字一句,一篇又一篇地坚持下来,就像开荒种麦子。欢喜也好,哀愁也好,都是收获。而且麦子好活,只要耕耘,就一定有所收成。

在我的内心,一直有恒定的信念宛如少女手里的花朵,引导着我一日一日地走下来。那就是对善良,对美,对真诚的心向往之。我写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是为了向它们靠近。

有点抬举自己了。呵呵。就算是一点自我鼓励吧。

是为后记。

阿琪

2013年1月6日

目录

第一辑 春分

 有人开始撤了/2

 无处可逃/5

 孤独者/7

 玩一把失踪的游戏/9

 镜中人/11

 宝玉的旧手帕/13

 怀念婴儿睡眠/16

 请不要写悲伤的信给我/19

 悲壮的,不可复制的爱情/21

 有一种男人不能嫁/24

 小富即安/26

 有爱无恐/28

 行礼如仪/30

 鸟/33

 我见犹怜/36

第二辑 谷雨

 半熟/40

 以爱情的名义/43

 以毒攻毒/45

 不讲道理的女人/47

 爱情的支点/50

 旧情人/52

 太平公主是一句暗语/54

 远离也是一种爱/56

 弃婴/58

 我是谁的多宝鱼/60

 我心忧伤/62

 成人儿童/64

 与其独吞,不如分享/66

 抽身且要早/68

 对手/70

 我们都是毒蘑菇/73

 面孔/76

 搭戏/78

 隐秘的激情/81

 我是你的同谋/83

 幸亏只是一个梦/86

 爱情就在你家隔壁/89

第三辑 夏至

 她不叫苔丝/92

 私奔/96

 摘桃子/98

 老友吧/100

 一只孔雀蛋/102

 你抑郁了吗/104

 陈年艳事/106

 女人的自保/109

 两个女孩的愤怒/112

 相亲/115

 男女自助餐/117

 嫁给摇滚的女人/120

 大风起兮云飞扬/122

 舞者/124

 贝多芬的情人/126

 迁徙的诗人/128

 黑乌鸦,白乌鸦/130

 知心姐姐,或者巫婆/133

 一个错误/136

 她们的生存智慧/139

第四辑 立秋

 妻子是什么/142

 假如你有来世/145

 天黑请闭眼/147

 窗外/149

 女佣/151

 兔子也吃窝边草/154

 细节很重要/157

 要不要生一个孩子/160

 心碎/162

 谁都不甘心/165

 抽烟之累/167

 秋天的虫子/170

 莫奈的妻子/172

 恩怨/174

 伍尔芙的婚姻/176

 人生的困难/179

 暗算/181

 幸福是加密的/183

 芳邻/186

第五辑 寒露

 是谁在微风中哭泣/190

 自杀兔/192

 男痛女悲/194

 你被谁消费/196

 知道我在等你吗/198

 你的性能量/200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203

 最怕人格暧昧的男人/206

 虚张声势的爱情/208

 飘二代,我们的未来不是梦/210

 芭芭拉的爱情/214

 怀疑/217

 不期而遇/219

 你需要我吗/221

 婚姻是个黑社会/224

 恨比爱更有力量/227

 手信/230

 黛玉的行为艺术/233

第六辑 冬至

 开荒种麦子/238

 赵母嫁女/241

 你的沧桑是一把沙子/243

 我的N个初级错误/246

 往事/249

 手艺人/251

 虚拟人生/253

 姥姥为什么愤怒/256

 慢下来/259

 涂鸦/261

 你一定要记得带一只鸡蛋给我/263

 母巢/266

 受伤/269

 谁来守护我/272

 偶尔寂寞/275

后记

序言

在思考,在生活中的,我们的经验

文/余世存

阿琪的散文自有风格,文如其人,亲切、漂亮、干净,这很难得。她这些年一直靠写作为生,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这也非常难得。

这是她最新一部散文集,略翻之下,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忙里偷闲,在地铁里、在饭桌边、在沙发上,一篇篇看她的文字。心里惭愧自己没能像她那样奢侈:拥有随心所欲的大把时间。无怪乎她居繁华京城如居深山,“心远地自偏”,因而真的能够把握悠长的山中日月。

这不是矫情。阿琪说,“在世俗的网里,总会有几个超凡脱俗的人。”她写自己在家静心的办法,“我找出针线,开始补袜子。世界在我穿针引线的那一刻突然安静下来。细细的钢针掉落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磕碰声音。日落西山的时候,我已经补好了所有的破袜子。”这样与时间相遇的体验较之任何学习都更能打开并把我们的身心神奇地充满,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验:“有时候在窗前紧张工作一下午,抬头看到太阳光斜斜地把对面的楼房照亮,顿时有无言的静谧。无边的静倾听我们,我们能给出什么呢?我们的青春就这样逝而难返,一如蛮有把握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从我们手中滑落。如今,只有岁月跟我们如此亲近,而中国或说一种文明的波动离我们那么遥远。”

当然,只要“生活在真实中”,我们仍多少是波动的一部分。哈维尔、李慎之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念兹在兹要真实生活,他们的命题在宏大和宣言的层面上。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也是因此忽视日常生活,使得安慰、见证、记录等等责任落到作家身上,这在我们这里尤其突出。比如曹操的诗就被史家称为“实录”,陈寅恪等人从唐人诗句中寻找史料的做法也是众所周知。

我多次说,将我们这二三十年的社会变迁跟欧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相比,后者产出了众多的哲学、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巨著,存在主义、后现代思潮、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等都安慰并总结了人,甚至文学,也有“垮掉的一代”、“在路上”、“伊甸园”等等诉说。但我们这里的社会观察几乎还停在经验层面,对时代的理性总结还没有开笔。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我们什么也没有错过,我们什么也没有记住。

读阿琪文字的时候,最让我感叹的就是,她真实地传递了世道人心的某种“波动”。她比很多大男人、大知识分子们生活得更实在。这个社会在变,这个社会病了,这个社会时时上演着重复了千百次的情感喜剧闹剧和悲剧……阿琪从身边看到,观察、定格,赋予其文字形式。

我曾向年轻的朋友推荐这本书,我说这本书值得看,书中的人物情景我们都似曾相识,因为就是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亲友。书中对世相的咀嚼、分析、思索也值得倾听,那比学者的宏论有温度、更贴己。我尤其喜欢看书中对男女情感的观察,因为今天国人在男女关系上的放任、失格失态、肮脏堕落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尤其觉得青年男女和中年男女有责任跟对方一起成长,相互引导、成全,使自己真正对象化,使相爱的对象也真正在自我这里出入自如。我相信,读者会从阿琪的文字中受益的。

美国人吉姆·罗杰斯对他十八岁的女儿说,要学会处理男女问题,得记住两点:男人需要你,远远大于你需要他们;其次,那些看起来可以做你父亲和祖父的人,其实并不会把你当做女儿或者孙女看待。阿琪书里的结论像罗杰斯一样,即要以自己的生活为重心,只要自立成人,这个世界就需要自己,爱情也会追随依附。我看阿琪的文字时常常会做比较,罗杰斯、阿琪的话是否是终极结论?这种经验层面的观察能否证明?事实上,现代社会,一种事实,十种说法,是最正常不过的了。我们需要的,是将这些说法一一呈现,以供自己参考。

以自我为重心是对的,但我们不能陷入自我中心主义。印象中不少人千辛万苦之后会说,他或她的人生经历太奇特,如有作家写出来,一定是世界级名著。但他或她可能不知道,人群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作如是想。他或她同样不曾思索,为什么没有作家写出来?当代的作家或我们生活的知识,理应告诉大家,我们生活在人群之中。无论中国特色还是个人特色,都是自我中心下的感觉,在这方面,中国人和美国人没有什么不同。在美国进行过的一项调查表明,有19%的人认为他们属于1%最富有的美国人之列;80%的学生认为自己最终将成为班上的尖子生;70%的民事律师认为自己能在法庭上打赢接手的案子。一位教授还发现,86%的哈佛商学院学生甚至认为自己的容貌要比同班同学靓美。我愿意相信,如果中国的社会学家、婚恋专家、心理学家诚实地观察,也一定能够采集出同样精彩的数据和我们共通的人性。今天的文明正走向这种“大数据时代”,以关注我们人类生活的相关关系。

遗憾的是,我们只能在阿琪等人的文字里发现生存的“相似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阿琪不是专家学者,但她看出来了,她写出来了,她恪尽了作家的本分。未来研究当下中国转型的专家或者可以在阿琪的文字中采集鲜活的样本,这是阿琪的功德。

阿琪的文字多有自我观察,多有自嘲,全书似乎在隐喻生活不过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喜怒哀乐不过是年复一年的折腾。但这种观察或结论是善意的,因为说出本身即是救济。阿琪的文字有一种硬朗和坚定的力量。对现代人来说,一种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始终处于“思索状态”的,阿琪的生活即是如此。所以她能够从容地记录下我们日常的、孤独的、却又惊心动魄的生活,使我们能够更会心地自嘲,更勇敢地明认,更愉快地相信,更坚定地生活……

内容推荐

阿琪的文字有一种硬朗和坚定的力量。对现代人来说,一种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始终处于“思索状态”的,阿琪的生活即是如此。

正如阿琪随笔一贯的风格,在《开荒种麦子》这部文集中,阿琪的笔触所关注的,仍旧是女性的情感生活及生存状态。阿琪在本书收尾的时候说:“我相信,我的文字是有温度的。我热爱和尊重生命本身。在这本新书里,讲述了很多女人的故事,她们的欢喜,她们的苍凉。以及她们在进退取舍之间,显现出来的个性与人性之丰满。”

的确,从《开荒种麦子》中可以读到很多个发生在作者身边也是大多数读者身边的故事,或过程艰难,令人唏嘘;或结局残酷,引人深思。故事的主人公所经历的,也是大多数人正在面对的和充满困惑的问题。因此,阿琪的这些文字,或许能深入大多数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共鸣。

编辑推荐

当阿琪的美丽文字如从破蛹而出的蝴蝶一样飞出的那一刻,她说:“或许人类的整体命运是堪忧的。但是,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生命态度不妨积极一点,乐观一点。一个每天心情明朗,未语先笑的人,一定比一个怀疑一切,抵触一切的人,有更多的机会靠近幸福。因为,他的心是打开的,他以一个接纳与敞开的姿态,期待着好运。”这大概就是作者的初衷。

《开荒种麦子》文字激情沛然,意蕴悠长,始终以独特的视角,关注女性的生存和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开荒种麦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85125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201305886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24
15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