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用减法教语文 |
内容 | 编辑推荐 ?概念盛行的当下,我们更要坚守初心?十大常识,回归语文教育本质?20余年教学经验,掏心窝的教学细节与干货?北京市重点语文教师亲授语文学习方法、备考经验 内容推荐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于晓冰的“减法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上的实践。于晓冰老师扎根一线教学20余年,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通过减去不必要的负担提升学习效率。他在教学中奉行“三不政策”——不加课,不拖堂,不布置硬性作业。学生看似学时少,但往往能厚积薄发,实现逆袭。本书是于晓冰老师20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包括“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备考方法、教育理念等。在本书中,于老师将多年的洞察与实践和盘托出,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和模板,帮助一线教师智慧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在大语文时代获得受益终身的综合能力。 目录 自序教语文真难,教语文真好/001 第一章语文的“减法教学” 语文学习中的“输入”与“输出”/003 查阅工具书,需用“五步法”/007 如何少读错字/014 课文应该怎样朗读/021 关于文言文学习的四个问题/027 学好文言文的七个方法/032 背古诗文切忌“四贪”/036 学习古诗文的四个原则/040 我这样教国学/044 读写结合: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047 坚持读书,坚持写作——语文学习的两大法宝/053 给新入职语文老师的一些建议/058 第二章课堂内外,为能力做加法 语文课上的“借境”/063 开学复课,从一副对联讲起/067 因雨借景的“现挂”/077 黑板报里长出语文课/081 因时而生的国学课/087 随手捡来的两个作文素材/094 从“令人制烯”到大语文教学/097 用语文的方式谈学习之道/102 用段子上课,“笑果”里有效果/106 读书和听讲,什么才是真正的“认真”/111 “错别字诊断书”/115 附录:关于“错别字诊断书”的答疑/118 趣辨词语的用法/122 连词成段——学习字词读写的好方法/126 第三章语文备考,给学生做减法 语文应试的“三重境界”/133 简谈应试中的“减负增效”/135 一模前后,务必要认真研究历年真题/142 认真审题:充分掌握题目信息/148 语文基础:用语感碾压考试/153 对联试题的应对策略/158 古诗文的考与学:遵从基本规律/166 现代文阅读:万变不离其宗/174 中考作文:讲一个好故事,有一个好认识/183 整本书阅读:让阅读回归日常/192 试卷评讲:温故知新,举一反三/196 第四章我的减法教育观 教孩子时,要注重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205 一线教师的实力不在命题/210 “以赛代练”与“以考代学”/222 老师的“严”和学习的“苦”/226 深入理解考试本质,努力创新考试形式/230 文理学科,绝不该割裂开来/235 老师不能沦为多媒体的奴隶/240 请不要带着“小喇叭”进课堂/244 作业必须全批全改吗/248 莫让“假期”变“学期”/251 后记一:我喜欢的语文课/254 后记二/25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用减法教语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于晓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2331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56000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3.30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