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范式"共生与交融 中国新闻文体的当代演进(1949-2019) |
内容 |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推荐 \t多年来,我国新闻写作的教学和研究一直存在着重“术”轻“学”的倾向,往往停留在技巧层面,缺乏理论的深入总结。新闻文体史作为勾连新闻学研究中“学”与“术”的一个重要契合点,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 本书力图跳出传统编年史的框架,以“范式”变化为主线,纵横结合,对70年来中国新闻文体的演进展开阐释:首章为纵向研究,提出了当代中国新闻文体中实存的“宣传”“文学”“专业”三大“范式”,并基于“范式”的共生和互动划分出五个历史阶段;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横向研究,分别围绕三大“范式”各自的形构与演化展开论述;结语部分结合当下的数字化语境,提炼出第四种范式——“新闻文体杂合范式”。 \t本书提出的“新闻文体范式”理论,为新闻业务史研究拓展了新路径,也为互联网时代新闻呈现方式的变革、新闻实践的革新提供了借鉴,对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和新闻行业从业者均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导论/1 第一章“范式”与当代中国新闻文体嬗变/26 第一节“范式”:一种打量新闻文体史的新视角/26 第二节当代中国新闻文体演进:“范式”的共生与交融/45 第二章承继与调适:“宣传范式”的文体嬗变/110 第一节作为宣传的新闻:“范式”锚定与逻辑演化/110 第二节作为“宣传范式”典范的“新华体”:历史变迁与内涵建构/147 第三章互动与交融:“文学范式”的文体创变/184 第一节作为文学的新闻:路径选择与模式再造/185 第二节“散文式新闻”:新闻向文学的“求援/211 第三节“对抗时间”的追求:“非虚构写作”的嬗变/228 第四章形构与创新:“专业范式”的文体演变/258 第一节“新闻文体专业范式”的当代路径与核心内涵/259 第二节“专业”诉求下报道方式的嬗变/285 第三节在“自由”与“尺度”之间:特稿的实践之维/313 结语/335 部分参考文献/346 后记/35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范式"共生与交融 中国新闻文体的当代演进(1949-2019)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702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46000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12.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