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军事史(第2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民国军事史》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叙民国时期军事史的著作。前人的民国军事史,只有民初军事史,国民革命军军事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等,未有一部完整的民国军事史著作。本书的问世,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本书对民国时期历次重大战役发生的政治背景均有较为详尽的阐述,观点明确,将民国时期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对认识战争的性质及其影响有所裨益。本书编著者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的档案文献,加以梳理,介绍了民国时期军事派系、编制、沿革及历次重要战役的过程,内容充实,文字通畅,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价值,可为一般读者阅读,又可供教学研究参考。

《民国军事史》分为四卷。本书为第二卷“国民党新军阀和工农红军”。本卷的年限:1929-1936年。

内容推荐

第二卷“国民党新军阀和工农红军”。1928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被国民革命军逐出北京,退往关外,操纵国家命脉达十七年之久的北洋军阀统治政权宣告结束。继之而起的国民党新军阀建立了中央政权,完成了统一。但是,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林立,蒋介石中央军与地方实力派军阀集团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本卷记叙了蒋桂(李宗仁)战争,蒋冯(玉祥)战争,蒋唐(生智)战争,蒋阎冯中原大战,蒋介石讨伐石友三之战。

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本卷记叙了“九·一八”事变的过程,“一·二八”淞沪抗战,日军进攻热河之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以及“九·一八”事变后几次军阀的小混战。

本卷涵盖的时期,党史、革命史称之为“土地战争时期”。本卷记叙了“八·一”南昌起义,江西苏区和各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国民党军对红军的五次“围剿”和反“围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及国民党军的围堵,西安事变前红军对国民党军的两次战役。

本卷的年限:1929-1936年。

目录

第九章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派系和割据形势

一 蒋介石系

二 冯玉祥系

三 阎锡山系

四 李、白、黄新桂系

五 李济深粤系

六 张学良奉系

 第二节 蒋介石的“削藩”策略和编遣会议

 第三节 蒋介石、李宗仁争夺两湖之战

 第四节 蒋介石与张(发奎)、桂(李宗仁)联军粤西之战

 第五节 蒋介石、冯玉祥豫西之战

 第六节 蒋介石、唐生智豫南之战

 第七节 蒋、阎、冯中原大战

 第八节 张学良讨伐石友三之战

第十章 九·一八事变后的各次重要战役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前后国民党军队的兵力和编制

一 各路的编制和沿革

二 各军的编制和沿革

三 各师的番号和沿革

四 各旅的番号和沿革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和日军的两次小战斗

一 嫩江桥阻击战

二 双城阻击战

 第三节 一·二八淞沪抗战

 第四节 日军进攻热河之战

 第五节 长城抗战

 第六节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第七节 九·一八事变后的几次军阀小混战

一 山东韩复榘、刘珍年之战

二 刘湘、刘文辉争夺四川统治权之战

三 贵州王家烈、毛光翔之战

四 孙殿英与马家军之战

 第八节 新疆盛世才、马仲英之战

 第九节 蒋介石摧毁福建人民政府之战

第十一章 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

 第一节 南昌起义

 第二节 江西中央苏区红军的创建

 第三节 鄂豫皖苏区红军的创建

 第四节 湘鄂西苏区红军的创建

 第五节 广西左右江苏区红军的创建

 第六节 陕北苏区红军和其他地区的红军

 第七节 红军的壮大和王明左倾路线进入苏区前后红军的编制

一 军的编制

二 师的编制

三 军团的编制

四 方面军的编制

第十二章 “围剿”与反“围剿”战争

 第一节 国民党“围剿”军的编制和兵力

一 国民党杂牌军“剿匪”司令官和部队序列表

二 国民党“围剿”军各军的编制、番号和沿革表

三 国民党“围剿”军各师的编制、番号和沿革表

四 国民党“围剿”军各旅的编制、番号和沿革表

 第二节 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

一 第一次“围剿”

二 第二次“围剿”

三 第三次“围剿”

四 第四次“围剿”

 第三节 国民党军对湘鄂西苏区的“围剿”

一 第一次“围剿”

二 第二次“围剿”

三 第三次“围剿”

四 第四次“围剿”

 第四节 国民党军对江西中央苏区的“围剿”

一 第一次“围剿”

二 第二次“围剿”

三 第三次“围剿”

四 第四次“围剿”

五 第五次“围剿”

 第五节 四川军阀对川陕苏区的围攻

一 田颂尧对川陕边苏区的三路围攻

二 红四方面军讨伐田颂尧、杨森、刘存厚战役

三 刘湘对川陕边苏区红军的六路围攻

第十三章 国民党军堵截长征红军战争

 第一节 国民党军堵截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之战

 第二节 国民党军堵截红六军团西征之战

 第三节 国民党军“清剿”鄂豫皖苏区及堵截红二十五军长征之战

 第四节 国民党军堵截红二、六军团长征之战

 第五节 国民党军堵截红四方面军渡嘉陵江西征之战

 第六节 国民党军堵截中央红军长征之战

 第七节 马家军堵截红四方面军进军新疆之战

 第八节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后对东北军、晋军的各次战役

一 劳山战役

二 榆林桥战役

三 直罗镇战役

四 红军渡河东征战役

 第九节 西安事变前红军对国民党军的两次战役

一 红军西征战役

二 山城堡战役

试读章节

鄂豫皖苏区在进行第二次反“围剿”战争时,以张国焘、陈昌浩等人为首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执行者虽已入苏区,但王明左倾教条机会主义路线尚未来得及贯彻,边区执行的仍是三中全会正确路线,因此不仅粉碎了蒋军的第二次“围剿”,而且根据地经济欣欣向荣,党团员团结奋发,工农青妇群众组织迅猛发展。正规红军和游击队经过两次反“围剿”的胜利,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除红四军外,又扩建了个红二十五军,共计四个正规师,总兵力近三万人。红军四方面军成立了总指挥部,由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以加强指挥。蒋介石布置第三次“围剿”的兵力,除原有部队外,又增加楼景樾、徐庭瑶、曾万钟、唐淮源、阮肇昌、李松山、赵冠英、陈耀汉、张钫等八九个师。但这时因蒋介石扣押胡汉民,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公开分裂,特别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威信一落千丈,抗日反蒋空气弥漫全国。担任进剿军主力的西北军将领吉鸿昌这时对共产主义运动已有所认识,因而对进剿红军持消极态度,被蒋介石指使李鸣钟逼迫下野。西北军为此与蒋介石矛盾激化,致使蒋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迟迟不能展开。

中共鄂豫皖军委决定在敌人三次“围剿”尚未完全布置妥当以前采取进攻策略,以打破“围剿”,占领一二中心城市,扩大苏区,与湘鄂赣取得联系,在短期内“造成湘鄂赣闽和河南、安徽整片赤区的基础”。根据这个决策,1931年1月初旬,鄂豫皖红军先发制人,对进入根据地的蒋军开始进攻。这一阶段红军打了很多仗,其中战果最大的是黄安、杜付店、苏家埠三大战役,现分别简述如下:

黄安战役 黄安系鄂豫皖红军发祥地,工农群众阶级斗争觉悟高。9月,河南杂牌部队赵冠英第六十九师进驻黄安县城和周围几个据点。赵师虽然有交通线连接驻守宋埠、黄陂、麻城的李鸣钟指挥的西北军三个师,但处于苏区包围圈内,形势孤立。而且吉鸿昌师由于吉被逼离职,军心涣散,已不能予赵师以有力的援助。在此有利形势下,11月10日晚,徐向前指挥四方面军十一、十二师及十师一个团发起对赵冠英师的进攻。首先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拔除外围据点,斩断赵师与李鸣钟指挥的三个师的联系,紧缩对黄安守敌的包围圈。20日起,以十一师和十师三十团在桃花镇南北构筑阵地,阻击敌人的援兵。

赵冠英为恢复与宋埠、黄陂的联系,22日曾两度派出兵力向城南猛扑,均遭红军打援部队迎头痛击,狼狈逃回,固守待援。何成浚严令李鸣钟督西北军三个师驰援,以解黄安之围。李鸣钟即命彭振山率三十师于12月7日经尹家河出援,但在红军桃花镇阵地前遭到顽强阻击,至9日彭部一个团全部被歼,余部逃回宋埠。18日,李鸣钟又严令葛云龙率其三十三师三个旅在三十师一个旅的配合下,由黄陂、宋埠山动,大举北援。葛于19日侵占桃花、五云山等地,在优势炮火掩护下,20日进攻障山,一度突破前沿阵地,逼近红十一师指挥所,战斗异常激烈。在此紧急情况下,徐向前亲临前线指挥,并调兄弟部队的几个团从两翼包抄,十一师亦从正面向敌反击,赤卫军也群起助战,呐喊之声,震动山谷。李鸣钟军弃尸千余具,被俘八百,狼狈回窜。

赵冠英师被围后,四方面军政治部即对城内守军开展政治攻势,印制了大量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罪恶和共产党政治主张及优待俘虏政策等宣传品,利用各种方法向敌军军营散发。城内守军经过三十一天的围困,粮弹奇缺,外援无望,军心日益动摇。22日,红军总部复以缴获的飞机向城内投掷宣传品和迫击炮弹,敌军更加恐慌。入夜,四方面军总部下令总攻,从西北角突人城内。23日凌晨,赵冠英命令部队从南门突围,赵本人化装出西门潜逃。红军乘胜猛追,将逃敌五千余人全歼于城西,赵冠英亦被群众查获归案。历时四十三天的黄安战役至此胜利结束,总计歼敌一万五千人,生俘敌军近万,缴枪七千余支,迫击炮十余门。  杜付店战役 黄安战役胜利结束后,为了扫除北线威胁根据地的蒋军,四方面军总部于1932年1月上旬率红四军三个主力师北上。当时蒋军曾万钟第十二师驻潢川城及北亚港,陈耀汉第五十八师驻商城,戴民权第四十五师驻固始及附近地区,蒋军嫡系楼景樾第二师及唐云山独立三十三旅位于商城、潢川的杜付店、江家集、傅流店等地,受蒋军开封绥靖主任刘峙指挥。第二师系顾祝同起家部队,方面军总部认为如将该师打垮,北线蒋军阵线必将解体。徐向前当即集中红四军,并从皖西调来七十三师,合力向楼师进攻。

19日,红四方面军以十一师攻击北亚港,并占十里头,以截断楼师与潢川的联系。楼师为避免被歼,即收拢部队集结于杜付店、江京集、双桥铺三点,并派兵一团增援北亚港,以确保其后方的联系。22日,困守北亚港之敌逃人潢川,楼师与潢川的联系被切断。徐向前当即指挥红军积极行动切断该师与商城、固始之敌的联系,以主力向杜付店、江家集进逼。楼师仓皇逃回潢川。26日,四方面军以一部红军包围商城,主力则隐蔽于商潢公路两侧,准备在运动中歼灭来援之敌。潢川之敌因兵力单薄,不敢出援,蒋介石乃命令张钫率其第二十路第七十六师增援潢川,会同原驻潢川之第二、第十二师和第三十三旅于31日沿商潢公路增援商城被围之敌。当时大雪弥漫,道路泥泞,蒋军又装备笨重,运动困难。红军以十二师在杜付店地区构筑阵地,进行正面阻击,以其余三个师从左右翼包抄。蒋军与正面的红十二师和右翼的红七十三师接触后,即遭到猛烈反击。担任左翼包抄的红十、十一两师将敌指挥所包围,并抢占了傅流店渡口。经半月激战,十九个团的蒋军在红军勇猛冲击下全线崩溃,被毙俘四千余人,缴枪二千余支,逃回潢川。商城守敌见援军溃败,遂弃城逃走。商、潢地区农民在红军杜付店歼敌胜利鼓舞下,纷纷起来袭击地主围寨,开仓分粮,平分土地,使苏区向北扩展到淮河沿岸。

P200-20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军事史(第2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克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08390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1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5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6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8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