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陆小曼画传--为爱战斗的一生/红颜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生性聪慧多才多艺的女人;一个备受争议却不辩白的女人;一个浪漫孤寂命运坎坷的女人。20世纪二十年代众说纷纭的精彩人物——陆小曼。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一代才女,旷世美人为爱战斗的一生。胡适说:“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内容推荐

陆小曼。画家,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妻子,20世纪二十年代众说纷纭的精彩人物。  陆小曼娇艳美丽,多才多艺。在女性刚刚被社会注视的20世纪二十年代,她确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女性。她娴熟两门外语,写得一手刚劲秀丽的毛笔字,懂得绘画,也读诗词,还擅长音乐、舞蹈。又习京剧、昆曲。她为人热情、豪爽、真挚、大方:她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她聪明伶俐。圆润通达。那个时代,女人只能逆来顺受、循规蹈矩,而她却能冲破礼教防线,排除社会舆论,挣脱家庭束缚,去追求真挚的爱情。她与名流丈夫离婚,与自己心爱的人——诗人徐志摩结合。成为当时轰动北京城乃至全国的一个大事件。她虽为一个美丽娇艳的女性,却拥有常人不具备的勇气和胆略。  她一生为了依自己的真性情生存,却不按社会给女性规定的性别角色生活,不去做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是一个超越时代的新女性。一个真女子。

目录

序 言 为爱战斗的一生/11

第一章 名门闺秀/17

第二章 人人喜欢的女子/25

第三章 嫁作名人妇/33

第四章 为爱而煎熬/61

第五章 为爱而战斗/77

第六章 努力来为爱做人/105

第七章 身边从此有了一个爱人/121

第八章 婚姻的烦恼/129

第九章 家庭的矛盾/139

第十章 闺中密友是男性/161

第十一章 娇艳才女/185

第十二章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203

第十三章 由希望到绝望/215

第十四章 轻轻的我走了/239

第十五章 死不能复生/247

第十六章 做他希望做的人/255

第十七章 有情有义的女子/261

第十八章 人生好像一场梦/273

试读章节

一个月后,小曼在极度悲哀的情境中写下凄婉哀怨的长篇悼文《哭摩》。《哭摩》的悲痛、伤怨、疼痛、难过和不尽的哭泣表现的是志摩之死对小曼的打击,是小曼的后悔,是小曼的无助,可是一切都晚了。志摩写于1928年的《枉然》几乎就是为回应现在的小曼而作,诗句说:枉然用火烫的泪珠见证你的真。《哭摩》更多表现的是小曼的悔恨、自恨、忏悔,检讨自己婚后的种种过错,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觉得万分对不起志摩。她说,由于她的病,使他无法过安逸的日子,不再欢笑,沉入忧闷,使他失去了诗意和文兴。这时,她感到她对他满心的歉意,因为他们理想中的生活全被她的病魔打破,因为她连累他成天也过那愁闷的日子。她想到他对她的好,两年来从未有一些怨恨,也从未对她稍有冷淡之意。她说:“也难怪文伯要说,你对我的爱是Comp and true的了,我只怨我真是无以对你,这,我只好报之于将来了。”

志摩去世后,小曼才想到志摩对她的种种好处。她说,他总是耐着性子安慰她、怜惜他。她说:“我只要稍有不适即有你声声的在旁慰问,咳,如今我即使是痛死也再没有你来低声下气的慰问了。我再也听不到你那叽咕小语了。”她说她因为志摩的死,痛的流着鲜红得血,但这伤痕要志摩的心血来补才会好。她说:“摩,我在这儿叫你呢,我喉咙里叫的直要冒血了,你难道还没有听见么?” 可是晚了,志摩头也不回地走了,你“枉然用鲜血注入我的心”,这是志摩一句现成的诗句。P252

序言

战斗的一生

过去,陆小曼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祸水”、“淫妇”一类的女人,原因是小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与传统女性完全不同。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太爱志摩不过,总要为志摩的死找一个替罪羊,而小曼就是现成的一个。

我们的诗人徐志摩,要寻找的灵魂的伴侣不可能是一个寻常的凡妇俗女,他要找的女人是爱、美、自由的体现。他的妻一定得具备这样的条件,才会让他心动并不顾一切结为夫妻。因此小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志摩对选择爱人的标准即可得知一二。

当初他们相识时,志摩是自由身,而小曼却有婚姻在身,而且她的夫婿王庚也是上流社会有地位有前途的青年俊杰,但如小曼所说:“他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更用真挚的感情劝我不要再在骗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毁灭前程,他那种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转换了方向,而同时也就跌入了恋爱的。”正是因为志摩对小曼的热爱和志在必得,才使小曼走出婚姻,成为当时社会认为的不道德的女人。而事实上,小曼是先有与王庚的不和,才有与志摩的相合。她说:“婚后一年多才稍微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与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因此,小曼绝不是一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女人。她是一个情感的觉醒者,比起一般的女人,她不愿逆来顺受,她的个性和情感的觉醒使她走出婚姻,走向志摩。

小曼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志摩为了追求她而众叛亲离?为什么她值得志摩这样下死劲追求,却又为众人诋毁?小曼出身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父亲不仅是晚清举人,而且还留学日本,是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与曹汝霖、袁观澜、穆湘瑶等民国名流同班毕业。又在类似财政部这样的地方供职二十多年,先后任过参事、司长等职。还办过银行,担任经理。他很早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是国民党党员。小曼有这样一个有钱有权的父亲,不仅生活富足,而且社会地位显赫,这使小曼从小就有一种优越感。小曼的母亲是当时少有的知书识理的妇女,她不仅文学功底深厚,而且还善画工笔画,对小曼的教育极其严格。父亲望女成龙(她家只有她这一个孩子),母亲家教极其严厉,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绝不会成为所谓的“交际花”或“荡妇”,她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只是因为叛逆,最后才成了众矢之的的女人。

小曼是她那个时代受到最好教育的女子。小曼从小在上海上幼稚园,6岁那年随母亲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6岁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女子附属小学读书,13岁转人法国人办的贵族学校北京圣心学堂读书。小曼精通英法两国文字,还能弹钢琴,长于画油画,是一个聪明、机灵、漂亮、活泼、可爱、多才多艺的女子。1920年,小曼18岁,青春年少,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要圣心学堂推荐一名精通英语和法语,又年轻貌美的姑娘去外交部参加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小曼被选准,这是让许多女子羡慕的工作。小曼虽然才18岁,但因她活泼、大方、气质非凡,又颇具个性,因此非常胜任这份工作。有一次顾部长当着小曼父亲的面表扬小曼说:“陆建三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是他女儿陆小曼小姐却那样漂亮、聪明。”小曼父亲听后,既啼笑皆非,又非常得意。

小曼的可爱不仅在于对人热情温柔,而且很有个性,又能随机应变。她也许有点骄慢,但绝没有奴颜。有一次,法国的霞飞将军在检阅我国仪仗队时,看到仪仗队的动作不够整齐,便奚落道:“你们中国的练兵方法大概与世界各国都不相同吧!”小曼当即回答:“没什么不同,全因为你是当今世界上有名的英雄,大家见到你不由得激动,所以动作无法整齐。”又有一次,小曼在招待外宾看文艺晚会时,外宾对有些水平不高的节目不客气地批评道:“这么糟糕的东西,怎么可以搬上舞台?”小曼虽然气愤于国人的不争气,但出于爱国之心回敬对方说:“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有特色的节目,只是你们看不懂而已。”还有一次在节日宴会上,有的外国人为了取乐,将中国儿童的气球烧爆,然后捧腹大笑。小曼看了非常气愤,以同样的方法把外国儿童的气球也烧爆,使外国人和中国人都目瞪口呆。别人做不到的事,她能做到,一是因为她有个性,情感真挚,二是因为她机灵、幽默,别人拿她也没办法。这样一流、精彩的女性,志摩当然叹为观止。

胡适说:“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大意说的正是她的精彩。“北京外交部常常举行交际舞会,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这天舞池中没有她的倩影,几乎阖座为之不快,中外男宾,固然为之倾倒,就是中外女宾,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与之一言以为快。而她的举措得体,发言又温柔,仪态万方,无与伦比。”中国的男人,在家享受了如胡适夫人那样的服侍后,还需要在社交场合(公众场合)看小曼这道风景,他们在赏识她的同时诋毁她,因为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这也是她“坏名声”的一个原因,因为中国男人根本上不赞成女人抛头露面。当志摩与她共舞,充分领略了她的魅力;又与她长夜促膝谈心,了解了她的苦衷、真挚的用情;还知道她熟读英文小说,善于绘画时,怎能不生爱慕之情?一个漂亮的、多情的、可爱的、多才的、不幸的女人最能引起男人的怜爱,最能引发男子的爱欲。他爱她,他认识她的价值。在这个世界上,他非她不娶。什么众叛亲离,什么事业前途,没有爱,宁愿死。经过两年长期的努力与争取,小曼没有因为害怕社会舆论和家庭压力辜负志摩,她冲破礼教的罗网,毅然决然地与志摩走在一起。公正地说,在这一点上,她比林徽因勇敢。

用现代的眼光看小曼,她便是一个最具勇气、毫不伪饰、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真女子,最平常不过。用当时的眼光,如果宽容些的话,她也只不过是个抛头露面的另类女子。可是如果用道学家的眼光看,她就是一个“不贞”的“淫妇”、“荡妇”,是遭万人唾弃、见摈于社会的坏女人。

小曼的不幸并不在于社会把她看成一个不贞的女子,因为她和志摩,还有他们的朋友都蔑视假道学家。小曼的不幸是在志摩的眼中她不是一个贤妻良母。她的“罪过”在于,她没有给志摩生下一儿半女,而这是志摩在乎和希望的。还在于她没有全心全意地为志摩服务,没有用志摩的事就是她的事的态度对待志摩,因此男人觉得她可恶,不是一个好女人。她应该懂得自己的角色,志摩说东,她就往东走,志摩说西,她就奔向西,以志摩为中心,全然不管不顾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这样的妻子才是传统社会赞誉的贤妻良母。可惜她没有这样做,她只顾自己“个体生命的自由”,只顾自己的感受和感觉,只顾自己的快乐和休闲,只顾要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点上她违背了社会给妇女规定的女性角色,因此人们说她不是一个好女人,而这观点大约也是一般男人和一般女人的观点,因此志摩的那些男性朋友们为此疏远她。当志摩飞机失事时,怨恨于她。就因为对她的怨恨,所以当志摩因飞机失事时,归罪于她。这是对她的惩罚,对一个名人的妻子,却做不到贤惠的最大谴责和报复。她背着这样的包袱走完自己的一生。

志摩死后,在许多文章中,她说自己欠志摩的,她悔恨自己过去因身体不好嗜抽鸦片对志摩关心不够,她说她对不起他。她用自己的后半生赎自己的罪。她一个人势单力薄,但竭尽全力为出志摩全集苦苦奋斗了20年。自志摩死后,她素服终身,谢绝于娱乐场所和各种名人的邀请,闭门不出,卧病在床。她终身不嫁,蓬头垢面,悲观消极,满口的牙全都掉光,也不镶嵌一颗。她的桌上永远供着志摩的遗像,每天为他献上鲜花,以明其志。她以她的方式表达她的忠贞。这又是她的真和贞。

小曼的可贵在于她虽生于富贵,却不慕富贵,她最重的是真情。她豪爽意气,她不追名逐利。她个性鲜明,真诚待人。她我行我素,自由自在,最重个体生命的自由,重自我感受。如果生在现代社会,身体又能做主,说不定她还是一个敢于叛逆的女权主义者。她的过错和不幸是不见于当时的社会伦理,不见于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规定。因此我们需要换种角度看小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陆小曼画传--为爱战斗的一生/红颜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红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29921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5-64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