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选好壶泡好茶/茶风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喝什么样的茶,买什么样的壶:圆形壶泡乌龙茶,扁形壶泡武夷茶,扁形紫砂壶泡铁观音……本书为泡茶爱好者挑选茶壶而编写。全书共分八章,内容涉及紫砂土的透气性与发茶性;制壶工序大解密;烧结的致命吸引力;名家壶的迷思;名家壶怪状现形;壶为茶所用;守住买壶四道防线;买壶实战手册。

内容推荐

“茶风系列”是以一份尊敬茶的心情编写筹划的,是用最浅显的文字记述茶在多元变动因素中如何脱颖而出,并期待带给华人品饮艺术的一份清香!“茶风系列”包含以下三方面:茶叶、茶与生活、茶器。

茶是国饮,茶香飘扬千年,你我在茶里乾坤中,有没有找到柔鲜?有没有喝了口茶而能品出她一身风情?且让“茶风系列”伴你在茶文中看得到茶的香味。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紫砂土的透气性与发茶性

第二章 制壶工序大解密

第三章 烧结的致命吸引力

第四章 名家壶的迷思

第五章 名家壶怪状现形

第六章 壶为茶所用

第七章 守住买壶四道防线

第八章 买壶实战手册

附录 宜兴买壶地图

试读章节

在台湾的紫砂壶市场,想买一把壶,会碰到的问题是:资讯太多,专家更多。尤其是到了兼卖壶的茶行,他们所谈的不是壶与茶的关系,而是壶的身价,以及一个追逐增值的发财梦。所以,他们也希望消费者能成为信徒。正因为这种关系,卖壶的人都说,壶很稀有,不买可惜。也会说,壶的价码一翻两跳,要赶快买。可惜的是,业者的说法很难兑现。另外,成功藏家的经验也很宝贵,例如罗桂祥当初在藏壶时的原则可作买壶参考方向。

紫砂壶的身价就在这样的时空里扶摇直上,一度成为台湾人理财的另一种工具,误以为买了古壶或名家壶就可以“握壶藏金”,就以为在拥壶自重里,拥有了壶的尊贵与增值。然而,名家壶或是仿古壶四处可见,当你与壶短兵相接时,真能当机立断,买对壶?我教你不要被欺诈,不要被迷惑。或许你已经买了壶,如今手上壶子壶孙一屋子,我教你如何让他们活起来。

教你不要被欺诈

消费者想买壶,必须先要有“壶为茶所用”的概念。也就是说,你喜欢喝什么样的茶,就买什么样的壶。

壶形是你要考虑的重点。在我的泡茶经验里,圆形壶最能把乌龙茶的香味泡出来。圆形壶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标准罐”。在市场里,它显得朴实无华,也是初入门者可以用最合理的价位买到的壶。台湾壶市场最热络时,壶商曾经将不同容量的标准壶依序组合,集合了从一杯壶到八杯壶,称其为“一条龙”,并以成套卖出高价。

壶容量计量单位

目前,壶的不同容量,多半是消费者与壶商约定俗成,惯用“杯”作为壶容量的计量单位。但,用杯论壶有问题。原因是:这杯到底是多大杯?没有个准!也就是说,一把“四杯壶”倒出的茶汤刚好装满四个“若琛杯”,但用容量大一点的杯却可能只装满两杯。这“杯”多大不是重点,用壶必须以人为本,回归到实用性,容量几杯应该只是一种参考。

四杯壶当然可以泡给两个人喝,两杯壶也可以泡给四个人喝。壶多大是一回事,泡成几杯是人可以主导的。所以,你在买壶时不用花太多的脑筋去考虑壶的“几杯”容量。应该注意的是,用什么样的壶,配上什么样的茶才好!

用“杯”当壶的计量单位核算没有统一,困扰着品茗者。近年来制壶业者开始注意用毫升作为计量的单位,并推出100毫升、150毫升或是200毫升容量作为壶容量的区隔,便于消费者在买壶时作更具体的参考。同时,壶形与泡茶的关系,非得靠经验累积不可,我用二十年品饮经验,说明圆形壶、扁形壶与方形壶最适合泡的茶叶。

圆形壶泡乌龙

圆形壶为何适合泡乌龙茶?因为乌龙茶茶叶呈卷球状,圆形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让半球状的茶叶完全舒展。若你爱喝乌龙茶,买标准罐最实在,原因是:圆形壶泡茶注水之后,圆形的器壁可让水在壶里顺流而转,更能温润地将水与茶叶做紧密结合,有利于发茶。

现在正是买进圆形标准壶的好时机。1980年以前,宜兴标准壶的出口都在香港的国货馆,卖出有一定的数量,壶具有一定的水准。在壶价大好时,标准壶的行情竟能暴涨到一把1万元,如今市场回归平静,壶价多在1000元以下。

用圆形壶适合泡乌龙茶,接下来可进一步考虑圆形壶所用的材质,因为同一把圆形壶所采用的材质不同,也会影响泡茶效果。唯有全面地了解,才能买到实用的圆形壶,不再“壶”里“壶”涂!

用原矿紫砂土制壶是买壶者最基本的要求,在前章的测试报告中可以看出泥料对茶汤的影响。但哪一种泥料的发茶性最佳?朱泥?缎泥?我的经验是:朱泥传导性最好,但不一定能将高山乌龙茶的香味表现得最好!重要的是你必须亲身泡茶实证,才能抓到茶与壶的对位,才能知道泥料与发茶性的关系,才能回归到壶以茶为本的原点。

亲手实验,才能发现壶与茶的配对关系。我举一个实例:我用一把朱泥标准罐,和一把紫砂标准罐,泡同一泡阿里山樟树湖的高山乌龙,结果朱泥壶激发的香味胜于紫砂壶,韵味却逊于紫砂壶。

扁形壶泡武夷茶

扁形壶,适合泡条索状的武夷茶。我举一个例子:一把缎泥壶,用来泡饮经过焙火的武夷茶,这把壶总能掩饰焙火的燥味,而尽情表现茶所应有的风韵。相较之下,当我用一把紫砂壶泡同样的武夷茶,结果紫砂壶总将武夷茶的焙火燥味逼出,让人舌下留下燥气。

宜兴壶制成扁形壶的比率较低,原因是此一壶形的烧结成功率(就是所谓的“良率”)较低。这壶身较扁平的壶形,具有十足的稳定感,能够让条索状的茶叶沉稳地在壶里,安心地释放出一身的香醇。当注水时,由于扁形壶的壶壁较短,水流自然有了缓冲,加上壶内空间狭小,茶叶更容易不温不火浸润于水中,温和地吐尽精华。我认为扁平壶的空间不容一点苟且,正是武夷茶岩韵精实发挥之所在。

因此,我认为泡武夷陈年老茶,或是想借壶降低茶叶焙火味,那么扁型壶最适合。

美观方形壶

方形壶在制作工序上的关键,在于泥料要练得非常匀称,在片接时的困难度与失败率高。我有一把香港双鱼公司所订制,壶身贴有饕餮纹的紫砂方壶,曾经让我使用时十分困惑:我用它泡了铁观音,第一泡茶汤滑口好喝;但在第二、第三泡时茶汤的苦涩就尽出;我用它泡乌龙茶,香气有被闷住的感觉。

方形器的内部角度,使茶叶不易滚动,水流容易被阻塞;但方形在造型上引人注目,因此我认为它的美观大于实用功能。我并非崇圆排方,而是从实际泡茶的经验中找到圆壶比方壶好用的事实。

壶的形制是圆形壶?是扁形壶?是方形壶?它们分别具有一定的工艺水平,以及不同的实用功能。除了壶的外观形制之外,壶的内在——做工与神韵——更是选壶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壶的气韵生动,受到制壶者创作理念影响很大。

……

P189-193

序言

“茶风”宣言

品茶可以是件轻松平凡的事,也可以用心喝出清香和品味。

品茶要得好滋味,贵在好茶、好水之外,还要有一颗对茶的好心情,才能凝精聚神细细地由茶的实体抽离出意象,才能穿透茶的种植、制作工字找到滋味与内涵!

那么,深深解构茶的每一细节,便可成茶痴的基石,可惜的是,短缺了一份深入浅出对茶的认识与解析,就少了——份对茶集合天时、地利、人和多元变化的了解,就无法明了品茶原来潜藏了这许多婀娜多姿的面貌!

《选好壶泡好茶》“茶风系列”之一。“茶风系列”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茶叶。一种茶叶一世情,每一种茶叶都有着她自己曲折离奇的身世故事,我们依序;降“铁观音”、“普洱茶”、“武夷茶”等风行华入世界的名茶予以系统介绍,为每——种茶写传,写出她们的一世传奇!

二、茶与生活。将水煮开,置茶入壶,注汤入壶,将茶汤入杯……这一道道泡茶程序看似简单却蕴涵了如何取水、浇水、置茶的量、冲水的急慢多寡等等,都在细微中引动着茶香和滋味。

三、茶器。佳茗必有好器相配, 才能相得益彰。中国历代经典茶器中,有不少出自名窑,或在宫廷之内、或在文人雅士之间流传把玩,亦成为令人收藏主题。本系列将以中国茶器为经,以时代为纬,系统地探究每一时代品茗风格与茶器的一段不解之缘。

茶是国饮,茶香飘扬千年,你我在茶里乾坤中,有没有找到柔鲜?有没有喝了口茶而能品出她一身风情?且让“茶风系列”伴你在茶文中看得到茶的香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选好壶泡好茶/茶风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池宗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07837
开本 24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5
16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