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流动的金石 多维的蜀道摩崖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钩稽大量文献史料,结合田野调查及考古报告,以图文配合的形式和史论结合的方式,分别从军事、文学、艺术、考古以及文字训诂等不同维度,发掘了蜀道摩崖石刻的价值底蕴,阐释了蜀道摩崖石刻的多维文化意义,是一本内容全面、可读性强的关于蜀道摩崖石刻的研究著作。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源远流长的蜀道金石学 第一章 行人千古颂杨公:摩崖石刻的金石蜀道 第一节 蜀道交通与摩崖石刻 第二节 蜀道线路与石刻分布 第三节 栈道规模与营造法式 第四节 石刻体裁与兴工人物 第五节 余论 第二章 山形依旧枕寒流:兵家必争的金石蜀道 第一节 “遮要”与“衮雪”:扑朔迷离的蜀道摩崖曹操留题 第二节 《远涉帖》:鲜为人知的诸葛亮蜀道快递刻帖 第三章 远游无处不销魂:诗情画意的金石蜀道 第一节 一首所谓的“诗圣”蜀道摩崖题诗 第二节 一首张冠李戴的文湖州蜀道摩崖题诗 第四章 如猱升木辨文字:访碑椎拓的金石蜀道 第一节 唐代杂文家孙樵的蜀道之旅与金石学之滥觞 第二节 仿刻与补刻:宋、明对蜀道石刻不同方式的保护传承及其效果 第三节 川陕蜀道东汉金石的南宋初现与清中期再现 第四节 清代何绍基的蜀道之旅及其蜀道金石搜集与临写 第五节 清末后党徐郙与新党梁启超的蜀道金石拓本鉴藏及其他 第六节 一段因吴大澂蜀道访碑而绵延至今的金石学因缘 第七节 金石为开缘精诚:记一位当代陇南蜀道青年金石学家 第五章 前有蝮蛇后豺虎:毒蛇猛兽的金石蜀道 第一节 历代史志诗文中的蜀道蛇虫虎患 第二节 历代蜀道金石中的蛇虫虎患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流动的金石 多维的蜀道摩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陶喻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14319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18000 |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7.49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