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荒原狼/诺贝尔文学奖经典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荒原狼》是20世纪著名的瑞士籍德裔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众多著作中的一部,它发表于1920年6月。小说在发表伊始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在文学界和读者中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和强烈的反响。

这是一本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讲述了一个正直的作家因为《评荒原狼》的契机而发生转变的经过。他原先濒临于精神分裂的边缘,生活方式极端自闭,因为读了这本小书变成了“人性”与“狼性”并存的荒原狼。极具象征意义。

内容推荐

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通过对个人精神疾病的讲述,展示出现代社会中人性遭到分裂的恶果。无家可归的哈勒尔,像一只狼一样被无情追猎,被精神疾病折磨。哈勒尔在与赫尔米娜、帕布洛、玛丽亚等几个重要人物之间的相互交往中走向了人生的两难,陷入了生命的绝境;终他又从歌德、莫扎特等“不朽者”的崇高思想中得到启发,摆脱绝望,重新回到现实生活。

目录

哈里·哈勒尔自传

论荒原狼

试读章节

哈里·哈勒尔自传

——为狂人而作

时光飞逝,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我又像平时一样庸庸碌碌地度过了简朴、胆怯的一天,这种日子对我而言倒也平静。我花了几个小时工作,此外又随手翻看了几本旧书。那如老人般特有的疼痛折磨了我两个小时,我吃了止疼药来压制它,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我泡了个非常舒适的热水澡,拆看了三封有关印刷品的无聊信件,之后做了关于运气的练习,但是却有意免除了思维训练,今天的我实在是太贪图享受了。随后进行了大概一小时的散步,我看见那些多彩的云仿佛细纱般软软地挂在天幕中,像极了一幅柔美的画。眼前的这一切让我有一种阅读古书像是泡了热水澡般美妙自在的感觉。但是,就总体而言,这一天并不是什么幸福快乐的日子,它是我日常过惯的日子,对我而言,它既不可爱,也不迷人,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并没有特殊的病痛与绝望,也没有忧虑与苦恼,这样不好不坏、不温不火的凑合时日,对我这样一位上了年纪又时常对生活感到不甚满意的人来说,总还是可以忍受的。每天,我内心都会极为平静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到了像阿达贝尔特·斯蒂夫脱那样,用刮脸刀终结自己生命的时候?

是否有人经历过另外一种险恶的日子,经历过痛风所带来的折磨,经历过一种疼痛部位隐于眼后的剧烈头痛,发作时它使眼睛和耳朵连为一体,使它们的每一个原本快乐的动作都变成撕心的痛苦?又是否有人经历过内心被空虚与绝望所主宰,有如灵魂已死的凶险日子?这些日子里,在被破坏与被榨取的地球上,人类社会以及被标榜出的文化像一个有病的小丑般对着你奸笑,他的目光始终紧盯着你不放,把我们折磨得无法继续忍受。而他自己,常存在于虚伪、卑鄙、荒诞与喧闹的影子之中——如果有人经历过这样地狱般的生活,那么他就会怀着感恩的心坐在暖洋洋的壁炉旁,认真地读一份早报,并且感激今天又没有战争爆发,也没有新的独裁政权建立,政界和经济领域都没有丑闻被揭发出来,这样,他就会对像今天这样稀松平常的普通日子感到非常满意了。他会拿起七弦琴,拂去上面的灰尘,激动地为上帝弹奏一首感情适度的愉悦的赞美诗。这首曲子让一向安静温和、诸事顺意、常抱模棱两可态度的上帝感到无聊。空虚的、善于点头的、对事情模棱两可的上帝和那个低唱赞美诗的鬓发斑白的人,在这既令人满足又倍感无聊的空气中,竟如孪生兄弟般相像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能过上满足的、没有痛苦的、平淡的日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这些平淡的日子里,痛苦和快乐并不过分,每个人都过着安分守己的生活。而我则显得与众不同,我不能忍受这样的满足,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厌恶、憎恨这样的生活,并且感到非常绝望。这使我不得不逃往别的去处,最好是逃往欢快之地,但在必要时也逃往痛苦之地。当我无悲无喜地度过哪怕一瞬的时光,呼吸到所谓满足的好日子里那不温不火、平淡无奇的一丝空气时,都会让我那幼小的心灵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以致我把那早已锈迹斑斑、奏出单调的表示感谢音符的七弦琴对准满足之神的脸砸过去,我不喜欢这种不温不火的温度,宁可尝试被天大的痛苦烧灼内心的强烈感觉。一种要求强烈刺激、强烈感情的欲望从我心里冒了出来,这种平淡的、毫无生气的生活让我怒火中烧,发疯似的想要去砸碎什么东西,商店也好,教堂也罢,甚至想要把自己揍得鼻青脸肿。我还很想摘下被人膜拜的偶像头上的假发,或是给几个不听话的小学生送几张去汉堡的火车票,正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去引诱一个小女孩,或是去破坏社会秩序,总之,我很想胡闹一番。因为常人那满足、健康、舒适的生活,他们的乐观精神,他们那些既平庸又平淡的过惯了的日子,都是首先使我感到无比厌恶的。

这天傍晚,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结束了这普通、庸庸碌碌的一天。但我并没有就此钻进有着热水袋的被窝。白天所做的那一丁点儿事让我感到很不满足、很厌烦,我穿好鞋和大衣,闷闷不乐地走向夜雾中的城里,准备去那里的钢盔饭馆喝上一杯。

我住在一所体面的公寓的顶楼,这里总共有三户人家。楼梯是干净且雅致的普通楼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下楼时,总觉得这异乡的楼梯很难攀登。但无论如何,我这个无依无靠的荒原狼、市民阶层的憎恨者,却自始至终住在名副其实的市民阶层的公寓里:我的这句老话总让我觉得感伤。这处住所既不是富丽堂皇的皇宫,也不是穷苦的贫民窟,可以说我始终都住在小市民的安乐窝中,这里既体面又无聊,但却四处整洁,总是散发着松节油和肥皂的清香。人们会因为有人大力关门或者不脱掉肮脏的鞋子就走进房间感到极度震惊。从小就养成的习惯让我喜欢这样的环境。我无法抗拒那些藏在心底的类似怀念故乡之类的感情,这种想法一再引诱我走上老路。我是一个孤僻、冷酷、忙碌、不羁的人,这样的我却生活在小市民的环境中,而我喜欢这样,在楼梯间呼吸到的安然、干净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礼貌、平和的氛围,都使我心生喜悦。虽然我厌恶小市民,但却喜欢他们中的那种独有的气质,这种气质有时令我感动。我的房间和楼梯上的干净整齐大相径庭,房间里乱七八糟的,满地都是书籍、酒瓶、烟蒂,脏乱不堪。我的房间里的所有书籍、稿件、思想等等一切都沾有孤独人的痛苦与坎坷,并充满了想要揭示人生新的意义的渴望,但实际上,人生已经毫无意义了。

……

P1-3

序言

《荒原狼》是20世纪著名的瑞士籍德裔作家赫尔曼·黑塞(1877—1962)的众多著作中的一部,它发表于1920年6月。该小说一经问世,就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出版。小说在发表伊始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在文学界和读者中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和强烈的反响。

赫尔曼·黑塞在19世纪末期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城卡尔夫的牧师家庭。他的家庭成员构成都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父亲是基督教新教牧师,母亲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在这样的宗教家庭,黑塞迎来了自己的少年时期。到了此时,他对僵化的经院式教育已经完全不能忍受,所以中断了学业,先后做过工厂的学徒工和书店的店员。黑塞对文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通过刻苦自学早在少年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其创作的源泉除了黑塞自身的才华外还与其家庭氛围有关。他从小就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熏陶,有欧洲的本土文化,还有东方的中国古老文化和印度的古老文化。这些文化的交融和作用在《荒原狼》这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荒原狼》的创作开始于黑塞的中年后,此时作家生活的年代正处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化的阶段,社会中存在着众多的矛盾,各阶层的斗争也比较激烈。《荒原狼》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另外,在主人公哈勒尔的身上也能发现黑塞以及众多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青年的影子。在这部作品中,作家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和象征意义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苦闷、彷徨和探索完全展示和暴露在各个国家的多个时代的读者面前。

《荒原狼》因其所体现的精神信仰,以及主人公和众多人物对待时代变革、宗教、永生、艺术、交际阶层等的特有见解而自发表以来就饱受争议。在文中主人公哈勒尔的精神危机和身体疾病并不是个例,在当时黑塞所处的年代已经能够代表非常广泛的一类人群。这类人处在时代的转变期,彷徨无奈、不知作何选择,也不能分辨各种事物和行为的正确,从而达到了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黑塞通过丰富的写作手法、人物刻画、叙事结构和无限的幻想空间将以上内容都完美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荒原狼/诺贝尔文学奖经典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赫尔曼·黑塞
译者 张睿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6106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2015282201
中图分类号 I516.45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