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路》是新西兰女作家林宝玉近年来的精品选集。作者创作手法多样,他就像一个另类的侠客,笔触在古代和现代,梦幻和现实中流淌,把艺术的想象力发挥得瑰丽极致。在作者朴素的文笔下,汩汩流淌着对生活充分而深刻的理性思辨: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语言的修饰,笔触平凡,扫描着纷纭尘世的点滴故事,在每一个微小的故事情节中你能读出他四溢的智慧灵光,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图书 | 移民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移民路》是新西兰女作家林宝玉近年来的精品选集。作者创作手法多样,他就像一个另类的侠客,笔触在古代和现代,梦幻和现实中流淌,把艺术的想象力发挥得瑰丽极致。在作者朴素的文笔下,汩汩流淌着对生活充分而深刻的理性思辨: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语言的修饰,笔触平凡,扫描着纷纭尘世的点滴故事,在每一个微小的故事情节中你能读出他四溢的智慧灵光,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内容推荐 林宝玉的文笔,擅娓娓道来之功而可忽出奇思, 加上女性独有的细腻观察力,故而在她的多种文学创作样式中,也以小小说而在海外华人文坛上占其一席之地。其作品故事情节的构思和发展,最终必以“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为主旨, 这正是林宝玉作品的一大看点。 《移民路》一书收录的就是他的微型小说60篇,包括《聚散依依》、《移民路》、《可爱的小鹦鹉》等。 这本《移民路》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系列之一。 目录 送礼 芳邻 倦 聚散依依 移民路 舞 Uncle Ron 圣诞老人 可爱的小鹦鹉 聚会 学英语 课后辅导 转折点 周日巡礼 钓鳟 素食 园长奶奶 公交车族 相约在午后 围炉 看日出 夏日情怀 班级派对 放暑假 安家立业 另类医院 Kiwi医护 人约黄昏后 家庭电影院 以菜会友 新气象 搬家 种菜 炎炎夏日不好眠 进进出出 岁末 顶上功夫 狗秀 千里寄情 金箍棒 长工 年糕嫂 这一班 输与赢 伴 过年 退休 生日蛋糕 信心 寄琳琳 最爱 落红片片 经营 童心 另一种体验 兜售 函购 温泉乡之旅 那个晴时多云偶阵雨的周末 随兴 试读章节 送礼 矮墙边上小院门,一个熟悉的娇小身影倏地闪了进来。 “阿P,下午去喝个下午茶、逛逛街,如何?” 收拾好碗筷,步出厨房,靠在太阳屋的沙发上,我正准备歇歇腿,让紧绷一上午的神经舒缓一下,阿珍竟出其不意地出现。 “喝咖啡?逛街?这么有闲情?……难不成又要上Stevens、Brisco去买什么礼物?”我一面邀请阿珍入座,一面不经心地问了一下我这个“烂好人”老友。 根据经验,除了上班路过,无事不登三宝殿难得随意串门子的阿珍会突然造访,应不仅仅是为喝杯咖啡这档子小事! “嗨!真是越来越聪明了!……喝完咖啡,帮我在厨房用品上出点主意吧!”阿珍故作幽默、夹杂着诡谲笑声地回应。 啊!我究竟该为自己精准的第六感鼓掌,还是…… “喂!没搞错吧,两个月来这是第三次听你说买礼物了,又是谁过生日,还是谁搬家啊?”出国后,好不容易红白帖子少了,却老听阿珍说要送礼,还真有点纳闷呢! “还不是我们部门的头儿s,要在她家搞什么housewarming party!” 说来奇怪,洋人只要换个房子,管他是买新房,换租屋,总要来个party。哪怕是人籍通过,拿个公民证;孙子过生日,也要办个celebration,邀请亲朋好友,大伙儿喝喝酒,BBQ一番。 “你人缘也太好了吧,这个朋友邀、那个朋友请,送礼送不完。你岂不是经常要络绎于途,为参加这个celebration、那个party忙不完了?”我对阿珍有这么多朋友邀约,坦白说,还真有点欣羡不已。 “这……你就猜错了。”阿珍顿了一下,说。 “猜错了?你该不会是礼到人不到吧?” “正是!一则,同事们家距离远,晚间交通不便;再则,英语不灵光,没话题,没人跟我聊天,坐冷板凳,没啥意思。” “那你为什么送这么多礼?不送就是了!”我心疼白花花的银子,打水漂儿似的,一张张丢出去,却得不到一丁点儿回响,怜惜地表示。 “这你有所不知。请听听我同事说:Thank you,you’reyour gift and friendship!”一语未完,阿珍大气不喘地继续说,“花一点钱,可以得到同事们的友谊,多‘赞’啊!” 哇!阿珍,你这是哪门子哲学呀! “平日上班,同事们因为我英语不灵光,没兴趣和我聊天,我没有朋友。在家,宅男老公钟情于武侠小说,终日沉迷于飞檐走壁;他周末参与小区羽毛球俱乐部,打球很准时,甚至提早出去;有兴趣的牌局、牌搭子,他主动出席。此外,若邀他散步,嫌累。邀他出外旅游、散心,沉淀工作压力,他说去哪儿?令我这只要出门逛逛就好的人,深感无语。”阿珍丧气地说。 “长久以来,我除了上网、对着电脑,不养宠物,没有‘含饴弄孙’的需要。没有消遣,没有交际。下班之后,成天窝在家里,你想我哪来的朋友?这是争取友谊、开发人脉的机会啊!我能不把握吗?”阿珍显然找到了一个很自得的出口似的,一口气发表完了她的高见!忽然……我鼻头不期然的发起酸来。 原来,“送礼”是为了争取所谓的“友谊”、“人脉”。新鲜?!绝妙?! 芳邻 俨然ministorage的候机楼里,人声鼎沸。四周玻璃帷幕的不甚大的空间里,到处放置着大大小小的包袱、行李。若不是耳边不时传来飞机轰轰的起降声、请乘客登机的广播声,还真以为走入了竞标拍卖场呢! 过不多时,“呵呵……”、“哈哈……”。场景又改了,仿佛走进了开学第一天的幼儿园,小孩嘻嘻哈哈、追赶跑跳的碰撞声,大人的吆喝、安抚声,此起彼落,好不热闹。 正看得出神,“嘻嘻……”,座位边忽然蹿出个小头,朝“左邻右舍”猛笑示好,让人受宠若惊。特别是那种金发洋娃娃,的确叫人有股冲动,想伸手去抱抱。 俗话说:人来疯。不管洋人、华人小娃儿,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你顺势地回眸逗弄他(她)几下,他(她)就乐不可支,不断地在你周遭出现,跟着你玩闹,甚至拖着小鞋的脚丫子,也毫不客气地磨蹭在你身上。时而当你是rugby(橄榄球)对手踹两脚;时而把你转换为拳击沙包,猛捶几下;弄疼了,就两行热泪直流,俨然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害得跟着玩的大人,还得忙着赔不是。虽不至于搞得你灰头土脸,但确乎有点儿让人招架不住、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应付是好。 “这是……登机时间,请商务舱、头等舱及携带五岁以下小朋友的乘客准备登机。”广播响起,准备登机了。这时真恨不得自己也是VIP的一员,可以赶紧逃离喧闹、尴尬的场合。 “经济舱乘客……”嗯!终于轮到我了!如获大赦似的,我三步并作两步,飞奔到登机口。“32H,32H……”生怕宝座被抢似的,口中念念有词地进入机舱后,鹰眼般急速地搜寻着属于自我的天地。 “好!不错,座位靠走道,进出方便不受限,耳根终于可以清静一下了!”我卸下千斤担般满怀舒畅地摊开毛毯、挂上耳机,准备闭目养神,释放身心。 刚坐定。“就这儿,座前有婴儿床,好吧,先把Marv放下……”耳膜隐隐约约传人似曾相识的女士自言自语声,小baby“咿咿呀呀”,乳臭未干的牙牙学语声。 用力地,聚精会神地倾听,哇!没搞错吧!那位不断制造“音效”的“磨蹭”小洋娃儿,居然就是我“快乐出行”的芳邻。P1-5 序言 有人曾说,地不分东西南北,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身影。话虽有玩笑的成分,但当前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扎根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情感世界怎样?他们的所思所想何在?……要找到这些答案,阅读他们以母语写下的文字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诚然,并不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创作,但在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华文创作几十上百年来一直薪火相传所结出的果实,显然也是令人瞩目的。遗憾的是,因为多种原因,国内的读者多年来对海外的华文创作了解甚少。尤其对广布世界各地的华文微型小说这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文体,更只是偶窥一斑而不见全貌。“华文微经典”丛书的出版,可谓弥补了这一缺憾。 海外的华文微型小说创作,主要分为东南亚和美澳日欧两大板块。两大板块中,又以东南亚的创作最为积极活跃,成果也更为突出。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各国在时间上又略有先后。最早开始有意识地从事微型小说的创作,并且有意识地对这一新文体进行探索、总结和研究,而且创作数量喜人、作品质量达到了一定艺术高度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稍后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是泰国,再后是菲律宾和文莱,再后是印度尼西亚。在发展过程中,各国的创作曾一度因具体的历史原因而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一状况在近十年来正日益得到改善。 美澳日欧板块则因创作者相对分散,在力量的聚集上略逊于东南亚板块。不过网络的发展正在弥补这一缺憾,例如新移民作家利用网络平台对散居各地的创作进行整合,就已显现出聚合的成效。 新移民的创作是海外华文微型小说创作中近十多年来涌现出的一股新力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作家对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日渐融入,其创作已日渐呈现出新视野,题材表现也开始渐渐与大陆生活经验拉开了距离,具有了海外写作的特质。 以上是对海外华文微型小说发展的一个简单梳理,而“华文微经典”丛书的出版,正是对这一梳理的具体呈现(为避免有遗珠之憾,丛书也将有别于中国内地写作的港澳地区的华文微型小说写作归入其中)。通过系统、全面、集中的出版,读者不仅可以得见世界范围内华文微型小说创作风姿多样的全貌,更可从中了解世界各地华人的文化与生活状况,感受他们浓郁的文化乡愁,体察他们坚实的社会良知,深入他们博大的人文关怀,触摸他们孜孜不懈的艺术追求。书籍的出版是为了文化和文明的传播与传承,我们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实现一些文化担当。我们有太长的时间忽略了对他们的关注,现在是校正这种偏差的时候了。这也正是丛书出版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移民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新西兰)林宝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1366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4 |
CIP核字 | 2013031595 |
中图分类号 | I6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9 |
宽 | 15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