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罗尔夫·盖苓(1884~1952年) |
内容 | 内容推荐 罗尔夫·盖苓的传记素材来源于其本人的日记、书信,妻儿的笔记及大量照片、草图和规划图。盖苓师从奥地利建筑大师卡尔·柯尼希和 奥托·瓦格纳,曾在维也纳和布加勒斯特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 东线担任军官,被俄军俘虏后关押在西伯利亚,随后设法逃到中国。盖苓在近代中国是一名成功的建筑师。本书利用近期新资料和研究成果,在多层次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分析了盖苓非凡的建筑活动。 目录 001/前言005/第一章 从叛逆到成熟005/ 成长于艺术世家014/ 从问题小孩到建筑师041/ 从学生到妻子的梅迪051/第二章 从维也纳到东线战场051/ 前往东线战场061/ 灾难性的伦贝格之战076/ 被当地的奥籍罗塞尼亚人出卖080/ 被沙俄粉碎的桑河进攻084/ 激战克拉科夫086/ 帝国皇家军队的战争日常087/ 彼此缺乏配合的步兵和炮兵089/ 混乱不堪、迟迟不到的命令095/ 在潮湿泥泞中的“运动战”100/ 利马诺瓦-/拉帕诺夫战役的短暂胜利105/ 横扫一切的机枪手121/第三章 被俘虏121/ “一战”战俘的集体创伤记忆125/ “战争秩序”和战俘的现实情况128/ 西伯利亚的五年岁月128/ 被运往战俘营的漫漫之路155/ 艰苦而乏味的战俘营生活189/ 战俘营里的“工作狂”202/ 夹在“白军”和“红军”的火线之间216/ 逃亡的战俘237/第四章 在中国的辉煌建筑师生涯237/ 回归建筑师职业248/ 从三年变成三十年257/ 一片光明的事业与各怀心思的合伙人269/ 从古典主义到经典现代主义风格274/ 北戴河的城市规划276/ 美观与功能相结合的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289/ 独具风格的私家别墅298/ 时尚现代的公寓大楼302/ 封闭的社交圈与丰富的体育活动310/ 忙于工作的建筑师与慈爱的父亲321/ 永远的故乡——奥地利333/ 再次陷入战争的旋涡345/ 老年盖苓359/后记363/盖苓大事年表368/参考文献371/人名对照表378/地名及机构名对照表387/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罗尔夫·盖苓(1884~1952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奥]英格·谢德尔(INGESCHEIDL)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402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62 |
出版时间 | 2024-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35.21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