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封建社会后期进入更加专制统治的时代,作为应用与艺术双重性的书法,在皇权文化的作用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书对学界不遗余力挖掘“各种文化艺术对书法产生影响”的现象进行反思,多角度、立体式、系统化梳理明代书法与政治、科举教育、哲学、文学、绘画、建筑、社会风尚等诸方面的关系。不拘泥于书法本体与个案研究,以社会层面重新审视明代历史进程中的人物与事件,从事件中解读人物,从人物中探索真相,通过群体展示,客观呈现历史原貌,解读“书法版《明朝那些事儿》”!
图书 | 万象 明代书法与社会文化 |
内容 | 内容推荐 明朝是封建社会后期进入更加专制统治的时代,作为应用与艺术双重性的书法,在皇权文化的作用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书对学界不遗余力挖掘“各种文化艺术对书法产生影响”的现象进行反思,多角度、立体式、系统化梳理明代书法与政治、科举教育、哲学、文学、绘画、建筑、社会风尚等诸方面的关系。不拘泥于书法本体与个案研究,以社会层面重新审视明代历史进程中的人物与事件,从事件中解读人物,从人物中探索真相,通过群体展示,客观呈现历史原貌,解读“书法版《明朝那些事儿》”! 目录 自 序 1 绪 论 1 第一章 明代书法与政治 1 一 皇帝赐书与政治 1 二 明代宫廷文书及文字制度 7 三 殿阁书办与中书体 18 四 宦官与书法 47 第二章 明代书法与科举教育 57 一 书法碑刻在官学中的宣教作用 57 二 明代官学中的书法教育 64 三 朝廷书法专业教育 87 四 师徒传授及书法世家 97 第三章 明代书法与哲学 103 一 明代书法“尚理”倾向 104 二 “心学”陈献章与书法 119 三 “心学”大师王阳明与书法 133 第四章 明代书法与文学 157 一 “中书体”与“台阁体” 157 二 “茶陵派”的诗文与书法 167 三 “太似不嫌”——以书法为依据的文学复古 190 四 书法与文学的“唐宋派” 202 五 天趣性灵——“公安派” 211 第五章 明代书法与绘画 217 一 明代宫廷画家 217 二 明代社会中的画家与书法 231 三 明代书法对绘画的影响 264 第六章 明代书法与城市建筑 273 一 明代的建筑与匾额 273 二 衙门匾额及牌坊 285 三 学府、文庙及文人斋室匾额 294 第七章 明代碑志书法 317 一 纪念碑 317 二 庙 碑 334 三 墓碑志 364 第八章 明代书法与社会风尚 379 一 对联书法样式的成熟 379 二 斋室壁上悬挂书法习俗的盛兴 389 三 书法收藏与刻帖 396 四 明代社会上的大字书法热 416 参考文献 4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万象 明代书法与社会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金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9325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2.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