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化外与化内 12-18世纪的赣南地域社会 |
内容 | 内容推荐 12—18世纪,赣南山区经历了一个从“化外”到“化内”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山区开发、地方动乱和国家认同。从宋代的“峒寇”、元代的“畲贼”到明代的“流民”和清代的“客家”,各色人群在赣南山区轮番登场,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身份转变。18世纪,赣南山区的开发基本完成,社会秩序也相对稳定下来,赣南地域社会成了“大一统”中国的组成部分。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变迁表明:“中国”是一种“观念”的产物,而“地域”则是认同“中国”的结果。 目录 第一章导言/001 第一节范式转换:地方动乱与传统社会变迁/001 第二节地理与人文:作为区域的赣南/020 第二章“烟瘴之地”、土豪与王朝变迁/038 第一节“烟瘴之地”、“好讼”之民与贩盐之贼/038 第二节土豪、隅官与保伍法/053 第三节“峒寇”:盆地开发与王朝教化/088 第四节文天祥抗元与“畲贼”/106 第三章山区开发、盗贼与教化/123 第一节元明之际地方社会的分化/124 第二节山区开发、流民问题与社会动乱/145 第三节剿与抚:边界山区社会秩序的变动/183 第四节江右王门、风水与科举/213 第四章流民、土著与国家认同/230 第一节流民问题与生态危机/232 第二节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270 第三节户籍与科举/291 第四节宗族与国家认同/303 第五章个案的考察/322 第一节“峒寇”、土著与流民:宋至清初营前地域社会变迁/322 第二节家族与城堡:龙南关西徐氏宗族个案研究/347 第六章结论/361 第一节作为王朝话语与生态变迁的“地方动乱”/361 第二节动乱与社会变迁:对“大一统”中国的重新认识/371 征引文献/383 后记/397 再版后记/40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化外与化内 12-18世纪的赣南地域社会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志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28936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27000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5.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