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牛顿/你从小应该知道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
内容
编辑推荐

对于孩子们来说,读一部影响世界的名人的传记,便是经历了一次深远的思想之旅,打开了一扇启迪成长的智慧之门。本套丛书选出十一位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做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向孩子们展示了他们坚毅的品格、过人的胆识、坚定的信念与执著的勇气。《牛顿》(作者:萧秦)附有多幅历史照片,再现历史场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内容推荐

了解科学家的成长经历!感悟科学家的不凡人生!

“你从小应该知道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是为中小学生提供的一套课本辅助读物。本系列书所涉及的10位科学家,他们的生平或者他们的事迹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课本中。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这些创造人类文明的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他们天才的或者愚笨的童年、奋发的青年、伴随着失败与成功的壮年、饱含辛酸与快乐的老年,还有他们坚毅的品格、过人的胆识、恒定的信念……我们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有趣生动的故事,为孩子们勾勒出每位科学家的一生。并配有大量的历史照片,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使小读者们有如身临其境。

《牛顿》为其中一册,讲述了牛顿是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史上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3年1月4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伍尔索普村。

《牛顿》由萧秦编著。

目录

第1章 科学的时代

第2章 牛顿出生

第3章 进入小学

第4章 进入中学

第5章 忍痛辍学

第6章 剑桥求学

第7章 钻研太阳

第8章 发明微积分

第9章 发现光谱

第10章 万有引力

第11章 返回学校

第12章 恩师巴罗

第13章 制作望远镜

第14章 研读《圣经》

第15章 激烈的交锋

第16章 牛顿与哈雷

第17章 发表巨作

第18章 母亲去世

第19章 又一个打击

第20章 没人听课

第21章 农场的地租

第22章 步入仕途

第23章 沉迷于炼金术

第24章 永不言败

第25章 改良造币

第26章 以智打假

第27章 英国造币大臣

第28章 皇家学会主席

第29章 又一部巨著出版

第30章 被女王封爵

第31章 牛顿趣事

第32章 孤寂的晚年

第33章 伟人辞世

牛顿年表

试读章节

第2章 牛顿出生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伍尔索普村,一个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呱呱坠地,他的名字叫艾萨克·牛顿。当时,英格兰还没有采用教皇的最新历法,因此他的生日被记载为1642年12月25日,圣诞节。

过了几天,母亲就抱着孩子到教堂里接受洗礼,参加仪式的人们都望着这个孩子。他的脖子细细长长的,像一根南瓜藤,身体赢弱得连小小的脑袋都支撑不起来,一点儿也看不出这就是将来科学界的巨人。

小牛顿很不幸,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父亲就死于肺病。为了纪念自己的丈夫,母亲给牛顿起了和他父亲同样的名字:艾萨克·牛顿。

牛顿的父亲艾萨克是当地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去世以后,给母子两个留下了一座小田庄,名叫伍尔普索。这是一个没落的庄园,坐落在村子边沿的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大约有一百亩土地。

父亲一死,年仅二十岁的母亲汉娜便成了寡妇。她本来就体弱多病,现在还要抚养小牛顿。在这个没有父亲的家庭里,母亲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虽然身体瘦弱,但她还是保持着勤劳、简朴的美德,每天下地翻耕、播种、饲养牲口,还要剪羊毛。

到了牛顿三岁的时候,母亲终于憔悴不堪,无法再承受生活的重负。在别人的劝说下,母亲与邻村的牧师史密斯结了婚,并和丈夫住到了一起。

外婆玛格丽带着小牛顿住在伍尔普索的小砖房里,一老一小,相依为命。

小牛顿由于缺少父母的呵护,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他常常爬到高高的树顶上,朝着邻近的北威特姆村眺望。他看得见母亲在清凌凌的小河边洗衣服,也看得到那位表情阴沉、性格刻板的继父在花园里悠闲地散步。望着母亲和继父甜蜜的生活,想想自己在家里冷火青烟、孤零零一人,年纪小小的牛顿特别伤心。

清苦的童年生活没有在牛顿心头留下多少欢乐与温馨,反而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刻满了孤独和失落,他怨恨远离自己而去的生母和继父,也同样怨恨他那同母异父的三个弟弟妹妹玛丽、汉娜和本杰明。

第3章进入小掌

牛顿六岁的时候,舅舅和外婆商量着送他去上学。那时的英国小学,就像中国古代的私塾,由一个老师带着几个孩子,课程很少,也很简单,只有读、写、算三科。

舅舅把牛顿送到两所小学读书,隔一天去一家。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管束和关爱,牛顿自幼就养成了胆小、孤僻的性格,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喜欢独来独往,同学们都笑话他是个呆子。所以,尽管他很聪明,但并不习惯学校的生活,对所学的功课兴趣也不大,整天应付了事。

虽然不喜欢上学,但小牛顿却有着和一般孩子不一样的爱好。

有一段时间,小牛顿特别痴迷于木工活,看见村里的木匠敲敲打打,特别羡慕。于是,小牛顿就央求外婆给他买做木工的工具,锯子啦,榔头啦,钉子啦,一应俱全。舅舅是个有爱心的人,不但不责怪他贪玩,还亲自教他工具的用法。小牛顿兴致盎然,每天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跑进自己的小木屋,专心做手工。从那个时候起,小牛顿就具备了极强的动手能力。

小牛顿不但喜欢做手工,还爱幻想,对周围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好奇心。一般人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往往习以为常,可对小牛顿来说,那里面却蕴藏着无穷的秘密和智慧。

有一天,小牛顿突然发现上学的时候自己的影子在左边,晚上放学的时候影子却跑到了右边。这又激起了他的思索:既然人在太阳下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移动,那么通过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位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时间。

这个现象启发了小牛顿,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影子来显示时间?他非常兴奋,急忙跑回家,找到一块圆形的石板,在上面刻上表示时间的数字,最后在石板的中间插上一个石柱,就这样,一个日晷做好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石柱在石板上投下影子,和影子对应的数字,就是当时的时间。这件事在村里引起了轰动,邻居们纷纷赶来看小牛顿这项了不起的发明。后来,村民又把日晷放在村口,专门给村民指示时间,人们还亲切地称它“牛顿钟”,并一直用到牛顿去世以后。P6-11

序言

牛顿是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史上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3年1月4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伍尔索普村。上小学时,牛顿性格腼腆,成绩不佳,但他爱思索,特别喜欢制作各种机械玩具,着迷于科学实验和发明。1661年,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师从著名数学家巴罗,获文学学士学位。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被授予卢卡斯数学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厂长,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706年被女王安妮封爵。牛顿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研究,1727年3月31日在伦敦病逝。

在天文学方面,1672年牛顿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还解释了潮汐的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朔望月有关,而且与太阳的引力也有关系;另外,牛顿从理论上推测出地球不是球体,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并由此说明了岁差现象等。

在物理学上,牛顿基于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建立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

在数学上,牛顿创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并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

在光学方面,牛顿发现白色日光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并制成“牛顿色盘”;关于光的本性,牛顿创立了光的“微粒说”。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他用一个公式将宇宙中最大天体的运动和最小粒子的运动统一起来。宇宙变得如此清晰:任何一个运动都不是无故发生,都是长长的一系列因果链条中的一个状态、一个环节,是可以精确描述的。

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用数学解释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天体运动的现象。

牛顿是一个远远超过那个时代所有人智慧的科学巨人,他对真理的探索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他的理论成果都是在别人的敦促下才公之于世。对于牛顿来说,创造本身就是最大的乐趣。牛顿不愧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恩格斯曾做出恰当的评价:“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牛顿对人类的贡献如此巨大,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662号小行星命名为牛顿小行星,以示对他的纪念。

牛顿是科学界的骄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牛顿/你从小应该知道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97920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2013062900
中图分类号 K835.616.11-49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6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