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聂鲁达、保罗·科埃略、芥川龙之介、村上春树、粱晓声、阿成、冯骥才、刘心武、铁凝、梅子涵、柴静、李敬泽、孔庆东、宁财神、蒋方舟……
王彦艳主编的《小小说新语》汇集众多名家名作,深度赏析作品意蕴,品味感悟阅读之美。书中收录的作品站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以现代人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成语典故、轶闻趣事、神话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赋予“旧事”以“新意”。
图书 | 小小说新语/阅读之美小小说赏析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卡夫卡、聂鲁达、保罗·科埃略、芥川龙之介、村上春树、粱晓声、阿成、冯骥才、刘心武、铁凝、梅子涵、柴静、李敬泽、孔庆东、宁财神、蒋方舟…… 王彦艳主编的《小小说新语》汇集众多名家名作,深度赏析作品意蕴,品味感悟阅读之美。书中收录的作品站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以现代人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成语典故、轶闻趣事、神话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赋予“旧事”以“新意”。 内容推荐 王彦艳主编的《阅读之美·小小说赏析》系列图书以“感受阅读之美,培养高素质文化阶层,从中学生开始”为初衷,旨在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小小说新语》收录了《小小说选刊》十年来50篇精选作品,并对其中20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阅读赏析。 目录 01.宋朝故事(二题) 02.头发 03.淘金者说 04.大唐公主 05.齐王的橘子 06.鼠斗·做王 07.十只猴子与月亮 08.田丰·张松 09.绝影·的卢 10.一厢情愿 11.聪明的豆娘 12.空城 13.奸相蔡京(二题) 14.汉广 15.公主的肖像 16.花鼓桥 17.萨布素的信使 18.谁杀我 19.洁癖 20.守株待兔之前后 21.缘 22.岸边的爱情 23.做—场风花雪月的梦 24.天堂和地狱 25.鸟与人 26.骆驼的记忆 27.鱼杀 28.蚕逍遥 29.西太后的司机 30.英雄要离 31.神圣的公正 32.物理学家下叉 33.与猫鼠为友 31.萧何避祸 35.做人的方法 36.被牛顿的苹果砸中以后 37.第七重天堂 38.疯子 39.黑羊 40.商汤 41.深处 42.曹氏兄弟 43.商鞅之死 44.青蛙公主 45.意志力 试读章节 荆公挥毫抄了一通《楞严经》,忽然想起了苏轼。 昨天黄昏,他在金陵驿站正与吕惠卿对弈,驿站胥吏走过来,递给他一道札子,然后低声说道:“相爷,明日东坡先生要路过金陵。” 荆公一愣,随即醒悟过来。苏轼被他贬到黄州一眨眼五年了。半个月前,朝廷下旨,改任苏轼为汝州团练副使,想是前往赴任的了。 窗外响起数声雁鸣。荆公推了棋局,浅浅地叹了一声。他又想起那次文人雅集,苏轼给他的书法题跋的事来。苏轼称他的书法“得无法之法”,并且说,“世俗人不可学”! 荆公打心底佩服苏轼的眼界。 贬苏轼去黄州,荆公的心里是很复杂的。有时仔细想想,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来。 但是,有几阵小事,却让他至今想起,胸口还有些堵得慌。 荆公原是个不讲究生活小节的人,他平日穿衣裳,邋里邋遢的,枯皱麻叶一般,领襟上也常是厚厚的一层油垢,明晃晃的,照汴京乡间的俗话说,在上面可以打火子了。吃饭也是如此,荆公喜欢吃萝卜、大葱、辣椒等物,又不漱口,一说话,空气里都变了味。 荆公生活上不讲究,可在有些事上他却很计较。他两次贬苏轼,其实都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关。 苏轼在翰林院任职时,荆公喜欢找他去闲谈。 荆公著了一本书,叫《字说》,对每一个字都作一番解释。因此,荆公平日喜欢与人探讨一下字的渊源。有一天,荆公又与苏轼闲聊,偶尔谈到了东坡的“坡”字,荆公说:“‘坡’从土从皮,所以说,‘坡’就是土地的皮啊。” 苏轼笑笑,说:“按相国的说法,‘滑’应该是水的骨头了。” 荆公很认真地说:“古人造字,都是有说法的,再如四马为驷,天虫为蚕等。” 苏轼也严肃起来,朝荆公拱手道:“鸠字九鸟,相国可知它的出处?” “不知,愿闻其详。”荆公真心请教。 苏轼说:“《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那么,加上它们的爹娘,不正是九个吗?” 荆公愣在那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回到相府,荆公脸色还很难看。恰逢吕惠卿来访,就问:“恩相有啥不顺心的事?” 荆公愤愤地说:“苏轼戏耍老夫!” 吕惠卿问了缘由,很生气:“这样的轻薄之徒,撵出京城算了。” 结果,苏轼被贬到湖州做了刺史。 苏轼去湖州当刺史了,荆公反觉得身边一时少了些什么。 湖州刺史三年任满,苏轼回东京交差另补。这期间,他已知道被贬湖州是因为冒犯荆公之故,所以,一到京城,他就先去拜见荆公,有致歉之意。 不凑巧,荆公骑小毛驴闲逛去了。 荆公府上管家就引苏轼到书房用茶。 在书房,苏轼见到了荆公刚作的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读过,苏轼笑了:“荆公闹笑话了,菊花性最傲寒,岂有被秋风吹落之理。”苏轼不觉手痒,捻起桌上的紫狼毫,落纸立就,依韵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和罢诗,苏轼猛然醒悟。今天是来道歉的,怎么又与宰相“对”上了。他怕与荆公见面尴尬,便匆匆告辞,想找机会再与荆公解释。 可是不久,苏轼却又被贬到黄州去了。 人世沧桑,五年又过去了。想到这些,荆公心头涌过一种别样的滋味。他决定今天去秦淮河边与苏轼见上一面。他动了一个念头,倘若苏轼轻浮的毛病改掉了,仍让他回京城到翰林院去做学问吧。 吃过年饭,荆公身着便服,在秦淮河畔会见了苏轼。 在荆公眼里,苏轼苍老了许多。两鬓似乎已有银丝飘拂。荆公一时觉得两眼有些酸涩,内心隐隐有歉意徘徊。 苏轼一身素装,连帽子也没戴,他朝荆公揖手一拜,说:“轼今日以野服见大丞相,失礼了。” 荆公一笑,说:“礼哪里是为我们设的啊!” 苏轼眼里就含了泪花:“轼无德,自知相国门下用轼不着。” 荆公默然,遂携了苏轼的手,说:“我们去将山碧云寺吃茶。” 登上将山,但见树木青翠,涧水如练。时闻山虫唧唧,鸟声相和,真一派大好风光。二人心情畅快起来,苏轼话语渐多。 进得碧云寺,即见一合围古松下,已摆好茶几。茶几旁还设一大案,笔、墨、纸、砚齐备。方丈了尘弹师合掌相迎。了尘方丈素喜书法,且颇具造诣。今日两位书法大家来寺,自是笔墨侍候了。 茶是好茶,谷雨前朱家坞的碧螺春,吃着吃着众人就有些醉意了。 荆公来了雅兴,指着案上的巨大砚台说:“集古人诗联句以赋此砚,如何?” 荆公话一落,苏轼即应声道:“此乃雅事,我先来。”他站起身来便朗声大唱,“巧斩斫山”。” 苏轼首联一出,满座寂静无声。P1-3 序言 自己要编一套集子时,才明白为什么要有一个“写在前面”的内容。只有把出书的想法理顺,那文字才会在自己心头一一坐稳,稳如暮色里的群山,由我安心整合并加以评点。 选出一个小小说集子,所选作品会受很多因素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集子是选给谁看的,这同时也决定了点评的语气。 “小小说是最适合高考应试作文的文体。”做小小说编辑多年,听到、看到这句话的次数很多。所以,即便我一再告诫自己:阅读、写作不是急功近利的事,但依然会忍不住把一些小小说作品拿回家,给家里当时的两个中学生讲解。他们一个是我侄子,一个是我外甥。选这个集子的时候,他们两个一直作为隐形的阅读者和听众存在。他们两个一个在读大一,一个今年考高中。也就是说,这个集子是给中学生看的。 他们两个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学生。我侄子在我身边上学时,只有谈到NBA和我叫不出牌子的汽车时,眼睛才会发亮。他不是很爱学习,却在高二那年向我表示,他想写长篇小说。我觉得他这是在蒙蔽我,以迎合我对小说的喜爱来让我放松对他课业的督促。我虽不领情,却会不由地给他朗读更多的作品。有时我觉得,两人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一个人朗读,一个人倾听。去年平安夜,他放寒假回来,我给他读完米肖的《厄瓜多尔》,又给他读仓央嘉措的诗,边读边聊。读到“那女子从她的美貌出发/路过诸佛/走向我/旁观者心机深沉”正是夜里十二点,因为想到一个诗人说过:你不觉得仓央嘉措的诗太空吗?因为想到已经十二点了,我说:“困了,睡吧。”他嘴角翘翘地说:“别介,接着读呀。我看到那个女子正向庙堂深处的佛像走去,风从她背后的大门吹进来。佛像是静的,她的长发和长裙子是动的。高大的柱子旁有打坐的僧人,他们表情不一地看着她,有的直视,有的低眉,他们用她来验证修行。”他念诵一样地说着,行云流水,神情投入。我低头接着读书给他听。我没告诉他,他这段话里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是他给我的很好的圣诞礼物,比他带回来的各种巧克力都要甜美。 《洛丽塔》的作者、全球著名的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曾在小说鉴赏课上给他的学生出过一道测试题,他列举“优秀阅读者十大条件”,让学生从中选四项足以使人成为优秀阅读者的条件。我不妨把它抄下来,让这本书的读者也选一下: 1.须参加一个图书俱乐部。 2.须与作品中的主人公认同。 3.须着重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书。 4.须喜欢有情节、有对话的小说,而不喜欢没有情节、对话少的。 5.须事先看过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 6.须自己也在开始写东西。 7.须有想象力。 8.须有记性。 9.手头应有—本词典。 10.须有一定的艺术感。 纳博科夫给出的答案是: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应该有想象力,有记性,有词典,还要有一些艺术感。 那天接着给我侄子读诗的时候,我会有些走神,他读的是商学院,将来他带着这一些些艺术感去算计利润时,那利润里会不会多出些公平和温情呢。呵呵,这话里的文艺腔多么浓啊! 再说那个小的,我的外甥。他身体的成长已突破了茁壮,像从未见过人的原始森林一样莽莽荡荡。根据老祖宗的阴阳理论,他的身体如此茁壮,他的心智就要多受一些蒙昧。他哄老师气家长,喝啤酒打小架。却喜欢看小说,什么小说只要拿到手里,就要一气读完。也能分出优劣。看完我推荐给他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就指着一筐新买的小说说:“天哪,这些书白买了,八折卖给你吧。”别科成绩都一般,独语文好,阅读理解题基本不出错。喜欢缠着我给他讲故事、游记,那时,他会难得地安静下来,托着桃粉桃粉的大脸蛋一眼不眨地盯着我听,亮粉亮粉的小嘴里会说出可人心的话,整个人儿就像脚还没有沾地的宁馨儿。最奇怪的是他犯浑吵闹油盐不进的时候,只要在他面前说出“教养”两个字,他的浑劲儿就像黑暗撞见了阳光,立马消停。我想这是他书桌上那一摞摞“文学经典”的功劳。 有关阅读对人们的影响,已经有太多美不胜收的言说。比如郝明义老师说过,阅读可以让我们获取知识,可以让我们改变气质,可以改变我们的生命。有这些言说在前,关于阅读,我所能说的就是举出两个不完美的中学生的例子,告诉人们,阅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点滴的、连当事人都不曾觉察的作用。而我深信,这个作用意义深远。同时,他们的不完美,也会让这句话显得生动而可信:阅读,着意于培养更高质量的生命。 因为要对文章进行评点,所以所选的作品在满足“给谁看”这一条件之外,剩下的就是要自己喜欢了。只有喜欢,说出的话才会自然。怎么来说明这份喜欢呢?我想应该就像猴子看它手中的桃子,猫儿嗅它鼻子下的小鱼儿吧。 对文章的评点,我更倾心于阅读带给我的真切的乐趣和满足感,注重理解作者的感情,并观察他们的手艺。 希望这套书,能给将来的你带去些许记忆。 王彦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小说新语/阅读之美小小说赏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彦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11138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4 |
CIP核字 | 2013186065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7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225 |
宽 | 164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