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通识教育和战略科学家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读本 科学历史哲学、维多利亚时代观念史新经典著作。
威廉·惠威尔,剑桥大先生,法拉第“永远的先生”,德·摩根、达尔文、开尔文勋爵的大学业师,一位数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神学博士-建筑史家-科学史家-哲学家-古典学家和诗人,毕生酷爱骑马和登山。
重新定义培根式归纳科学,孤勇开创现代元科学事业。
异禀才俊,科学国士,开启英国第二次科学革命。
图书 | 定义科学 威廉·惠威尔擘画英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向 "科学家"名称诞生190周年暨惠威尔诞辰230周年纪念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当代通识教育和战略科学家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读本 科学历史哲学、维多利亚时代观念史新经典著作。 威廉·惠威尔,剑桥大先生,法拉第“永远的先生”,德·摩根、达尔文、开尔文勋爵的大学业师,一位数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神学博士-建筑史家-科学史家-哲学家-古典学家和诗人,毕生酷爱骑马和登山。 重新定义培根式归纳科学,孤勇开创现代元科学事业。 异禀才俊,科学国士,开启英国第二次科学革命。 内容推荐 威廉·惠威尔,现在被认为是第一位系统论述科学历史哲学(HPS)的学者。本书表明,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地位与智识地位仍是饱受争议的重要问题,他如何在这种语境中全身心投入元科学批评事业。在创制诸如“正极”(anode)、“负极”(cathode)、“物理学家”(physicist)、“科学家”(scientist)等术语的过程中,惠威尔的贡献不仅在于创制了科学词汇,更创造了我们今天讨论科学时运用的这种语言。惠威尔关心的科学本质,具有最广义的基础——科学的历史、精神气质、形而上学基础,科学的宗教、教育与社会寓意,以及科学实践者的智识与道德传记。关于这些议题的争论,曾经在一种由书籍、期刊、信件、布道会构成的公共论坛上展开。在这些争论中,惠威尔是重要但非专享的参与者;不过,相较于约翰·赫歇尔、大卫·布儒斯特,惠威尔更加努力证明自己作为一位元科学评论家的角色,与此同时,他还建立了关于科学历史和哲学的特定语言和多种概念。惠威尔的工作不仅旨在努力定义科学,而且他要厘清自己的职业是担当先锋的科学批评家。 目录 中文版序威廉·惠威尔:科学剧作家 原版序 缩略语 第一部分 第一章导论 一、概论惠威尔的事业 二、概论惠威尔 三、惠戴尔的朋友和批评者 四、对术语的注解 五、以下各章思路 第二章科学与公共领域 一、科学与自然神学 二、“科学”与科学先生 三、维多利亚时代的期刊与公共领城 四、公共领域的科学 第三章元科学:作为一种职业 一、科学的旁观者 二、惠威尔:作为博学之士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定义科学 威廉·惠威尔擘画英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向 "科学家"名称诞生190周年暨惠威尔诞辰230周年纪念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澳)杨理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433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72000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6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