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国门 文化大兴之创新文化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重在阐释创新及创新文化的理念内涵,梳理了大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的创新文化发展历程,记录大兴土地上涌现出来的创新人物,以及在科技、产业、管理、人才等各方面作出的创新探索或重大改革举措,展望大兴崛起腾飞的美好前景。同时,本书也对大兴创新文化的培育与形成,未来的发展升级进行了探讨,让大兴创新文化不仅能扎根生长,而且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成为大兴持续大步前行的重要支撑力量。 目录 第一章 创新文化的历程与时代演进 第一节 创新文化及其时代特征/003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世纪之旅/007 第三节 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振加速/010 第四节 “新国门”建设中的创新力/013 第五节 创新文化的时代命题/018 第二章 京南门户的创新源流 第一节 从“经验”走向“创造”/023 第二节 开启变革的创新模式/027 第三节 绿海甜园的品牌构建/029 第四节 创新聚合的乡镇企业/034 第三章 跨越发展中的创新“新算法” 第一节 发展高地的时代性创新/038 第二节 三个产业的梯度转身/041 第三节 工业大院到产业园区的蜕变/044 第四节 融合发展的创新逻辑/048 第四章 突破城乡接合部“壁垒” 第一节 顽疾的“困局”——倒逼创新/055 第二节 农村集体用地制度试点试验/059 第三节 城南行动——大兴创新的契机/066 第四节 村庄社区化:一种独特的社会管理模式/069 第五节 拉开“疏整促”专项行动大幕/072 第六节 三个样点反观创新理路/076 第五章 科技创新铸造产业强区 第一节 “1+N”产业政策与体制/083 第二节 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098 第三节 按下科研成果转化“键”/118 第四节 迎接拥抱“双创”时代/130 第六章 融合创新的“蝶变效应” 第一节 产城融合的创新脉点/140 第二节 从“制造业新区”到“三区一门户”/143 第三节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147 第四节 打造城乡与社会治理的“升级版”/150 第七章 独领风骚的创新样态 第一节 节点、节日经济的品牌效应/165 第二节 文化创意的内在魅力/170 第三节 产业升级的“弯道超车”/172 第四节 新“两区”注入的动力/176 第五节 璀璨群星:争先的弄潮儿/186 第八章 频频东风唤“春潮” 第一节 战略高度的顶层设计/214 第二节 以创新环境“筑巢引凤”/216 第三节 “新国门”政策的人才战略/221 第四节 从博士后创业小镇说开去/223 第九章 大兴迎来新国门时代 第一节 北京“新版总规”下的大兴视域/227 第二节 临空经济的历史机遇/236 第三节 “动力源”的边际效益/239 第四节 “十四五”的创新驱动硬核/244 后记/24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国门 文化大兴之创新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大兴区委员会宣传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0907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09000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7.1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