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传播法与伦理评析 |
内容 | 内容推荐 张文祥教授编著的这部《传播法与伦理评析》,对近30年来传播领域发生的海量案例进行爬罗剔挟深挖精选,其涵盖所及:论时间,从1985年新闻记者诽谤第一案直至2020年发生的各种网络纠纷和争议;论法律类型,包括宪法及其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等调整不同类型社会关系的部门法;论调整手段,从民事和刑事司法裁判到行政管理,以至行业和单位自律、民间调解;论行为主体,则有新闻媒体、新闻记者、其他媒体工作者、其他新闻报道行为人、新闻消息源、新闻报道相对人、网络内容提供商(ICP)和网络平台提供商(ISP)、提供内容的用户(UGC),以及各行政部门、行业团体等;论各类权益,则涉及公民与法人的表达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著作权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等等。凡此种种,可以见到这部案例选评,既保留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一些经典案例,阐述了有关传媒规范的某些基本原理,又因时而进,特别注意搜集网络环境中新型传播形态下出现的新案例,对传统规范如何应用于新情况以及相应的新规范作了探讨。 目录 上编传播法 第一章传播与表达自由 案例1言论自由在民事诉讼中的阐释与适用 案例2广西南丹矿难案的媒体介入 案例3孙志刚事件与舆论监督 案例4“王帅案”的罪与非罪 案例5自媒体时代的言论自由与法律边界 案例6孙小果的“死里逃生”与舆论监督 案例7兰成长之死与真假记者之辨 第二章传播与犯罪 案例8《二十年“疯女”之谜》与记者诽谤罪案 案例9马顺龙贪腐案与记者站新闻寻租问题 案例10媒体腐败与媒体人经济犯罪 第三章传播与司法 案例11李某某案在侦查阶段的信息公开和媒体报道 案例12“上电视认罪”的是非对错 案例13于欢案中的舆论与司法 第四章传播与有害内容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播法与伦理评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文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7702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00000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2.8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