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简·奥斯丁小说叙事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个教养良好的英国老处女和乡村牧师女儿,除了去过伦敦,在巴思小住几年之外,简直足不出户。她主要是在外省姑娘挑选丈夫的问题上寻找题材。司各特、骚塞、柯尔律治、麦考莱直到吉普林、乔治·穆尔、弗吉尼亚·伍尔夫和爱·摩·福斯特,简·奥斯丁这位女文豪的魅力迫使所有不同类型的作家为之折服倾倒。她的笔下,士绅阶层女子在恋爱、精神成长、婚姻中的经历和感悟,再现的世态人情使不同文化语境的读者了解到当时英国的生活内容、价值理想、荣辱升浮。菏泽学院新秀刘斐女士以小说构成的基本要素(主题、人物、叙事等)结构全书,辅以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叙事学等相西方关文学理论,对简·奥斯丁的小说作品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梳理。奥氏作品的艺术魅力是难以穷尽的,这管中一斑,足以窥之。 内容推荐 本书以19世纪英国经典女作家简·奥斯丁(JaneAusten,1775-1817)的六部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构成的基本要素(主题、人物、叙事等)进行探讨,辅以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叙事学等相关理论,对作品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梳理。著述强调理论的实践性,以理论指导具体作品的分析,尤其注重文本细读的运用,力图加深对女作家创作思想的理解和完整创作历程的把握,以期拓展奥斯丁的相关研究,寻求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 目录 目录绪论第一节 奥斯丁其人其书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三节 关于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上篇 奥斯丁小说艺术鉴赏:主题阐释和人物塑造第一部分主题扫描第一章 婚恋主题第一节 与自我反省同步的婚恋模式第二节 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婚恋观第三节 民主和睦的家庭观第四节 建构两性和谐平等的关系第二章 成长主题第一节 成长主题与女性成长第二节 成长主题构成第三章 道德主题第一节 个人品德:礼仪与风度第二节 社会道德:“爱他”的现实关怀第三节 以理性为向导的群己关系第二部分人物群像第四章 简·奥斯丁小说的男性群像第一节 求偶形象第二节 父亲形象第三节 牧师形象第四节 对男性优越神话的解构第五章 奥斯丁小说的女性群像第一节 青年女性形象第二节 年长女性形象第三节 超越世俗又陷于世俗的女性观下篇 奥斯丁小说的“现代社会想象”——乡村共同体第六章 历史变迁中的乡村共同体第一节 共同体理论阐释第二节 奥斯丁与乡村共同体第七章 乡村共同体危机表征第一节 乡村社群趋于瓦解第二节 士绅价值观念式微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疏离第四节 乡村情感认同减弱第八章 重构理想愿景第一节 倚重传统,倡导新绅士精神第二节 彰显女性话语权第三节 情感与共同体维系第四节 强化帝国扩张事业的认同感附录一 奥斯丁《劝导》的共同体书写附录二 《劝导》中的认识论解读附录三 成长小说视角下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参考文献后记1392025252531384253536088899210210610610711612412913513715016217117117718418419620020521021022524025125726827628329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简·奥斯丁小说叙事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斐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528717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30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09000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07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