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的罪与罚(李浩白)
内容
编辑推荐
大明王朝建立的前77天,朱元璋北伐元朝残余势力,太子朱标留守首都南京应天府。
殊不知此时的南京,暗流正在涌动。以天下大旱为背景、李善长侄子李彬贪污被抓为导火索,一场围绕着朱元璋、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四人的暗战打响,诸党派在这件事上展开了艰辛复杂的角力。
在驱破胡虏、消弭天灾、肃清纲纪等三大难题猝然齐袭而至之际,四人各自展现出他们的刚正、权谋、凶狠一面,一件小事骤然成了大明朝建立之初的优选案件。
到底是谁搅浑了一切,这件贪污案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刘伯温为何会在案件结束11天后辞官回家?胡惟庸和李善长真的是因为“胡惟庸案”而死吗?
一切的秘密都在这77天之内!
内容推荐
什么?一开国就要亡国!一桩朱元璋洪武元年发生的受贿案,竟然牵涉出一系列的事件。上到当朝宰相李善长、刘伯温,下到“求雨济民”的老和尚,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围绕着这件受贿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重线索交织在一起,让你读来目不暇接、喘不过气来。
故事从明朝与元朝战斗前线的“义妇营”逃亡女子讲起,讲述了李善长的侄子李彬受贿、刘伯温无论权贵一概一视同仁将其下狱,李善长搬出朱元璋营救李彬,求雨老和尚是元朝的卧底被揭穿,李善长与胡惟庸的步步紧逼,刘伯温与姚广孝的见招拆招,以及朱元璋的“大杀功臣”计划的启动等等。
这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导火索、这是明朝初期党争的首次交锋、这是对《大明律》的执行的考验、这是大明开国的罪与罚。
目录
楔 子 / 001
01  大案!姚广孝和盘托出明初优选案 / 009
“小生岂敢在这等案件上撒谎?他们做的这些贪赃枉法之事,是小生的知交好友、长洲县的县衙主簿穆兴平知道后才告诉小生的。”姚广孝从衣袖中取出一卷状纸,向刘基递过来,“这份状纸里附有穆兴平的证词,他把整个事情的经过写得很详细……而且,韩复礼的儿子韩通根本就不通文墨,愚钝无比——先生可以将他找来一审便可辨清真伪虚实!”
02  抓人!李彬、吴泽与韩复礼的末日 / 027
夏辉越听表情越是严峻。只听他“砰”地一掌将茶几重重一拍:“你这奸商!到了此时此刻,居然还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明目张胆地向本朝监察御史行贿收买!这是何等令人发指!还不速速随我等进京交代你行贿买官之罪行!”
03  不欺暗室,让上门求情者自己下定决心 / 041
在经过书房门口之时,李善长心神恍惚,脚下的鞋子一下碰到门槛上,弄得他一个趔趄。刘基急忙上前伸手将他扶住。李善长站定身形,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有些复杂。随后,他嘴唇抽动了几下,终究没能吐出什么字来。最后,他“唉”了一声,扭头便去了。
04  逼宫!无所不用其极的李善长 / 075
“下官认为,这刘中丞拒不接受您这一番好意也就罢了——竟还代替中书省和太子殿下自作主张,要求把一块那么贵重的‘ 鸡血玛瑙’转赐给徐达元帅去卖自己的人情,这也太过分了!”胡惟庸一句接着一句层层紧逼地说道,“他本是一个文臣,却企图笼络征伐在外的武将——这难道不是在为他自己谋取更大的权位而拉帮结派吗?徐达元帅也是我们的淮西同乡啊!刘中丞这是在挖我们淮西人的‘墙脚’啊!”
05  没死?!黑面判官看着办 / 101
“陛下也为难呐!”刘基深深一叹。接着抬头望向北边的天空,悠悠说道:“前方战事正紧,能够及时为北伐大军供粮供饷才是头等大事啊!这样看来,三军安危实是系于中书省与李善长之手!陛下在此关头岂会因小失大,为了一个区区的李彬而激怒李善长?他写这道手诏,也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06  朱元璋家训:该正时要正,该邪时就邪 / 125
朱元璋捋了捋自己颌下的美髯,终于露出许久以来难得一见的笑容:“父皇今晚就和你说一些心里话吧:你大哥什么都好,就是太正太直,像个温良谦恭的‘周公’,不像一个大刀阔斧的‘汉武帝’。我们帝王之家的人,心性之中本是正邪混杂,该正时才正,该邪时就邪啊!要用正来亲任忠良,要用邪来制服奸恶,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帝王之道啊!你可明白?”
07  悬而不决,只待秋后算总账 / 149
刘基微一沉吟,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这番话,他悠然说道:“近来老夫静夜深思,觉得陛下当年那首《咏菊》之诗写得不错:‘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老夫每一次诵念,都会从此诗之中汲取到陛下那丰沛洋溢的刚正雄远之英气而变得无比振奋起来……”他这话一出,朱棣顿时就会意了。
08  策反!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 165
“胡大人今日这般礼待高某,倒是令高某深感惶恐了。”高正贤连连推辞,不敢入席落座,“高某谢过胡大人盛情款待。只是高某当不起胡大人的美意,就此告辞……”其实高正贤心底清楚,目前中书省与御史台为了李彬一案,早已势如水火。而身为中书省首席副官的胡惟庸居然来宴请自己……这一席酒宴,是无论如何也要推掉的了。
09  舍近求远,解后顾之忧 / 187
“还是大表兄深明大义、通晓大局!你且附耳过来……”朱棣趋身上前和李文忠交头耳语了半晌后,方才将紧紧捏着的右拳如铁锤般从半空中往下重重一砸,“所以,大表兄,咱们只有在这前线好好帮父皇和刘先生打赢了这一场‘黄河峡口’之役,才能帮助他们在后方摆脱掣肘、顺利执法!”
10  君臣无猜,上下才能相安 / 213
“孩儿呀,你细细思考一下,以七战七捷、驱除匈奴而威震四海的卫青大将军,为何竟在汉武大帝刘彻面前以‘和柔自媚’?他的‘和柔自媚’,又换来了什么?同样,我们来看气吞山河、名扬塞外的岳飞大元帅——他是‘刚锐果毅、不屈于上’的楷模。然而,他的‘刚锐果毅、不屈于上’又换来了什么?”
11  朱元璋说得越客气,对大臣越是疏远 / 233
朱元璋忽然对李善长这般客气,却令朝中大臣个个惊疑不定。刘基目光一敛,眸中不禁掠过一丝沉痛之色。他凭着自己对朱元璋为人处世风格的了解,已然读懂朱元璋此刻在口头上对李善长越是说得客气,心底就对李善长越是疏远。
12  南辕北辙,君臣走的不是一条道 / 269
朱元璋的思维视角的确和他所有的臣子都迥然不同。在他心中,维护朝廷的权力平衡格局也罢、维护《大明律》的权威也罢,其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护大明的江山始终姓朱。他想将《大明律》执行到位,即一刀斩了李彬,但又害怕激怒李善长和“淮西党”,引起他们对北伐大军的掣肘,于是便采用了推脱的态度来应付此案。
13  自贬离京,人去政才能兴 / 287
他深深地探测到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次在李彬一案上,刘基大出风头、威名远扬,早已触发了朱元璋心底的深深猜忌。刘基审时度势,意识到自己必须及时抽身离职而去,让朱元璋接过手来在将来推行《大明律》的过程中树立起他“嫉贪如仇,爱民如子”的英主贤君的光辉形象!他相信,以朱元璋的刚明果毅、杀伐决断之材,只要谨遵《大明律》就一定会开创出华夏历史上最为清廉的一代盛世!
14  阳谋为上:德胜于智,义胜于谋 / 313
刘基也是悠悠一叹:“你既然已懂得了‘德胜于智,义胜于谋’这个道理,也确是难得了。许多谋略之士,沾沾自喜于自己如蜂蜇人、如犬吠日般的微末智谋,虽一时侥幸成功,却终不能功德圆满,其弊正在于此!还望姚公子日后念念以济世安民为本,若逢治乱之机,一展宏图,镇奸辅国!”
15  尾 声 / 345
后 记 / 34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的罪与罚(李浩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浩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115509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30000
出版时间 2024-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