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水中国(江西卷)
内容
编辑推荐

天南地北十方客,万水千山一卷书。本书作为“山水中国”图文丛书中的一卷,对江西省的景观名胜、历史古迹、传说掌故、风土人情等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并配以近200幅插图,文采焕然,图绘精美,以深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蕴藉流畅的叙述笔调,区别于时下流行的以资讯为主的旅游指南和以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纯学术著作,使读者在阅读中体味“行走”。

目录

《山水中国》总序

卷首语

第一编庐山之旅

庐山

5 [匡庐奇秀甲天下]

匡俗与仙庐

人文之盛,他山少有

10 [庐山奇峰千重雾]

主峰谁堪任

深谷含大湖

金龙变“天桥”

仙凡天池会

18 [庐山瀑布诗文多]

庐山一绝

李白咏秀峰

银河倒挂三叠泉

石壁白鹅

27 [庐山泉水清又甘]

茶神陆羽与“天下第一泉”

天女浴躬

神奇汤泉

青玉美容

秀峰漱玉

芦林仙湖

36 [千年宝树万年松]

三宝树-五爪樟·鹅掌揪

千姿百态庐山松

庐山杏林与名医董奉

41 [山花烂漫鸟纷飞]

白居易大林寺观花

李时珍梦中闻“睡香”

相思鸟与双飞蝶

46 [庐山自古出仙人]

葛稚川炼丹洪井山

陆修静集书简寂观

吕洞宾修行仙人洞

51 [庙山佳处看浮图]

净土祖庭

丛林古塔

58 [儒家文化千秋光]

朱熹重振白鹿洞书院

中外图书藏珍

庐山国宝

67 [庐山别墅多风云]

“世界别墅博物馆”

蒋介石与“美庐”

毛泽东三上庐山

陶渊明故里

74 [五柳先生家何在]

诗人故里

醉石与提壶鸟

九江

80 [江湖汇聚浔阳城]

琵琶亭

83 [江州司马断肠处]

能仁寺

85 [李世民浔阳借银]

烟水亭

86 [山头水色暮笼烟]

鄱阳湖

88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开帆入天镜”

万鸟栖息“天鹅湖”

珍稀鱼类的“故乡”

石钟山

94 [苏东坡深夜探奇穴]

大小孤山

97 [大孤小孤江中央]

爱莲池

99 [“出淤泥而不染”]

老爷庙

102 [朱元璋落难鄱阳湖]

第二编南昌之旅

南昌

107 [豫章古城通南北]

滕王阁

110 [“江南第一名楼”]

滕王歌舞兴楼阁

千年古阁屡兴废

王勃雄文万古传

名阁诗文笔生花

艺术宝库翰墨香

“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

121 [军旗升起的地方]

南浦亭

124 [南浦飞云江郎才尽]

龙沙

126 [龙沙夕照郭璞斩龙]

绳金塔

127[金绳宝剑定南昌]

东湖

129[东湖夜月 苏圃春蔬]

龙王庙-佑民寺·鼓楼

湖畔耕读春光美

孺子亭

133[徐亭烟柳见人杰]

东汉高士

丑贤-梅仙·名医

青云谱

136 [成真仙之第一境”]

黍居炼丹·钓鱼得道

八大山人修道处

新干大洋洲商墓

142 [蛮荒之地”的青铜文化]

安义古村落

145[三村共享福禄寿]

罗田:火神祝融的后裔

水南:莺歌燕语桂馥兰馨

京台:犹闻童蒙诵读声

第三编赣东之旅

景德镇

155[中国瓷都千年风采]

镇名由来

天下窑器所聚

水上水下陶瓷馆

160[鬼斧神工万紫干红]

青花瓷:白波青峰非人间

薄胎瓷:“只恐风吹去”

青花玲珑瓷:宁龙热血,j姑泪

祭红:生命化作红宝石

瓷板画:大争画虎偶得之

瓷雕:巧手辈出夺天工

168[青山烟岚古建如珠]

明清建筑犹可见

海神为何到瓷都

乐平

173[赣剧之乡古戏台]

婺源

17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别样江南 梦里水乡

江南曲阜 山里书乡

淳淳民风鲜活文物

181 [“五岳归来不看山”婺源归来不看村]

紫阳:理学大师的故里

理坑:为有理学渊源深

清华:水如明镜落彩虹

延村:画栋雕梁忆繁华

思溪:鱼思清溪源流长

李坑:紫薇长放三月久

汪口:五风门楼江永蝎

晓起:就嫁晓起溪埠好

三清山

204 [“江南第一仙峰”]

上饶

206 [唐宋铸钱地]

207 [辛弃疾隐居十八年]

相会陈亮

寄兴风情

读书岩

210 [曾巩夜读“天书”]

蛤蟆山

212 [王安石下马拜荆条]

玉茗堂

214 [“东方莎士比亚”的府第]

意气慷慨不为世容

不朽之作《牡丹亭》

弋阳

216 [戏曲的“故乡”]

方志敏纪念馆

218 [他长眠在自己深爱的土地中]

仙人洞

221 [最古老的新石器遗址]

麻姑山

221 [长寿女仙]

龙虎山

224 [张天师传道干年]

玉洞灵岩天下稀

龙虎山中宰相家

仙水岩仙棺无数

象山

228 [陆象山与鹅湖之辩]

流坑古村

230 [“千古第一村”]

石邮古村

232 [“古傩之乡”]

第四编赣西赣南之旅

井冈山

239 [山水奇绝“第一山”]

“五马朝天”

飞瀑聚龙潭

朱砂流水

244 [“绿色基因库”]

“杜鹃王国”

古今石姬茶

红色风景线

247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茅坪:八角楼的灯光

会师广场:巨人的握手

茨坪:井冈山的中心

黄洋界:永恒的雕像

纪念性建筑:人民的怀念

修水

255 [“江西诗派”与黄庭坚]

吉安

260 [江南望郡金庐陵]

欧阳修畏惧后人笑

杨万里与诚斋体

文天祥故乡绝食

白鹭洲上聚文宗

剪纸制瓷结奇缘

吉安古村落

268 [吉泰民安耕读图]

钓源:欧阳修文脉传承之地

漠陂:毛泽东喜爱的古村

卢家洲:玉祠斜塔罗汉松

青原山}

274 [“青原系”租堂与“曹洞宗”山庙]

萍乡

276 [杨朱南游哭路歧]

赣州

276 [“千里赣江第一城”]

八境台:苏轼首创“八境图”

上饶

夜话亭:苏阳二公话廉泉

郁孤台:辛翁山深闻鹧坞

通天岩:赣州石窟艺术圣地

梅岭

283 [一关隔断南北天]

南北通道梅岭路

汤显祖题诗梅花庵

陈毅临危赋三章

龙南

286 [客家土楼围屋之乡]

瑞金

290 [新中国最早的雏形]

“雄鸡一唱天下白”

“偏师借重黄公略”

“吃水不忘挖井人”

试读章节

[山花烂漫鸟纷飞]

庐山是一座绿色的宝库,又是一座百花山。这里的野生植物达二千七百多种(庐山植物园培植的千种以上的外来植物和花卉品种还不算在内)。庐山的无数花卉中,珍奇品种名扬海内外,一至花期,清香迷人,色彩绚丽。

庐山锦绣谷特产的红兰花,叶阔而韧,长一二尺,茎高二三尺,花红有异香,为兰花中之珍品。庐山植物园的杜鹃园有杜鹃花四十余种,庐山特产云锦杜鹃1930年代为诗人陈散原发现并命名,产于仙人洞西崖中,色如彩云锦缎,美艳诱人。牯岭玉兰,高达16米,花粉白色,芳香宜人。在女儿城一带还有多年生“诗人草”,花白色,亦是罕见奇花。此外如牯岭凤仙花、牯岭山梅花、庐山芙蓉等带有庐山地名的植物花卉,不下二三十种。

庐山云雾茶是全国名茶之一。“高山有好茶”,在庐山五老峰、大汉阳峰上,云雾缭绕,空气温暖润湿,利于茶叶生长。传说孙悟空在花果山请多情鸟到南国采茶籽,这些鸟口衔茶籽飞到庐山时,见山景特美,不禁唱起歌来。口一张,茶籽落到庐山石缝中,于是长出了云雾茶。云雾茶的茶叶清香润口,表面青翠多亳,叶片匀嫩雪亮,汁多耐泡,汤色明绿,味甘醇而浓香,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被誉为“色香幽细比兰花”的上品。游人如能在庐山以谷帘泉泉水沏泡一盅云雾茶,其香味则更加迷人。

庐山还是鸟类栖居的天堂和彩蝶飞舞的仙乡,置身其中,人们扰如回到了原始的自然王国。曾在此赏花,故又日“白司马花径”。如今为花径公园,有四百多种花卉。石门上有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指的是元和年年,白居易来此观花的轶事。

传说白居易在香炉峰下,建了一座草堂,供隐居之用。他听当地人说,西边山上有晋代建筑的大林寺,寺前有桃花林,风景特好,于是邀东林寺慧恩和尚同游。虽然已是孟夏,但山上桃花正开,比山下晚了一两个月。白居易在桃花林中流连忘返,在通幽曲径上久久走不到尽头,不禁诗兴大发,写出了《游大林寺序》和《大林寺桃花》。其文曰:

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悦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如今的花径亭,系当年白居易赏桃写诗之处,亭间正中露出一块横石,上刻“花径”二字,据说为自居易手书,1930年被客居山中的学者李拙翁发现。此外尚有景白亭、花展室、动物园和花径湖等景观。花径湖为1955年人工所造。大林寺是晋代名僧昙诜所建,他在此广植树木花卉,林深树众,故曰大林,因以名寺。大林寺历代遭兵灾,屡毁屡建,1920年修成西式建筑。寺内原藏有唐代精雕玉佛和宋版《五代史》等许多珍贵文物。P.41-44

序言

经过几载的劳作,《山水中国》与读者朋友见面了。

这套丛书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山水故事”,一是“山水情怀”。

山山水水背后“故事”的丰富多彩,是中国山水的主要特色。由于悠久的文明与历史积累,长期的农耕生活陶冶,使得我国山水背后的“故事”特别多,亦即是说,人文景观特别丰富,历史文化的积淀特别深厚。

山水故事与旅游质量的关系极大。古人曾把山水审美分为“应目、会心、畅神”三个精神层次。应目,即指山水的形象、色彩、音响等形式美给感官以愉悦。会心,是说欣赏者与山水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亲。畅神,是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即指游心物外、物我两忘,在生命的本原上求得与宇宙生命的融合与超越。怎样达到畅神的审美境界呢?山水故事是重要的动力、媒介和思想库。当你面对奇山异水惊诧莫名或在残庙断碑前茫然寻思之时,一首古人的山水诗可能沟通你和景物间的“灵犀”,一个历史掌故可能为你打开厚重的历史帷幕,让你尽享发现的喜悦,让你“千古兴亡,百年悲欢,一时登览”……

正是为了帮助读者朋友在旅游中获得更多的精神财富,本丛书熔景观审美、掌故传说、山水诗文和风土人情于一炉,送大家一本“山水故事大全”。

山水情怀,是我国先民在长期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态。

这种情怀,表现于同自然山水的关系上,就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林泉之心”。即如王羲之,“游名山,观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如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种情怀,表现于日常生活,就是情趣化、艺术化。《世说新语》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郑板桥“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贫寒之中收获精神的富足:“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居室之外,亦无处不是情思:雪后寻梅,霜前访菊;望秋云,神飞扬,临秋风,思浩荡;“谁与同座,明月、清风、我”……

这种情怀,表现于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礼乐心境。即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数千年来,这种情怀,不仅使许多社会个体获得特别丰富的人生,也使中国秉有一种令世界羡慕的特别美丽的文化精神。

这种情怀,这种文化精神,在人被工具理性异化为生物标本、精神世界被分割为七零八落的文明碎片的现代社会,无疑有着特别的意义。本丛书定名“山水中国”,就是意在呼唤这种情怀和这种精神的回归。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新世纪国人文化寻根途中一片心灵的绿洲,一泓精神的清泉。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丛书能以现在这样的面目问世,是许多同道和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为保护文化遗产踏遍青山的罗哲文先生和顾棣、李玉祥、吴荫南、李翔德等著名摄影家提供了大量文物古迹和山水艺术图片,为本丛书增添了浓郁的古典诗意;河北教育出版社邓志平、张子康二位同道提供了诸多现代山水名作,更为本丛书倡导的山水情怀作了最好的现代诠释。在此,我要向他们,同时也向所有为本丛书付出辛劳和关爱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谢忱。

二零零四年冬 于北京大学寒暑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水中国(江西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段宝林//江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90022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0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