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君主论导读
内容
编辑推荐

有统计表明:少年时期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最好的礼物就是为孩子种下一棵知识树。

别怕,这本《君主论导读》是一读就懂的经典!该书由马基雅维利原著,邱洪艳导读,由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

君王须兼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内容推荐

这本《君主论导读》由马基雅维利原著,邱洪艳导读。《君主论》是一本毁誉参半、不可不读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和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被西方评论界列为和《圣经》、《资本论》等相提并论的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这本《君主论导读》适合青少年阅读。

目录

一、作者简介

 马基雅维利之梦

 马基雅维利其人其事

 父亲的影响

 一个很特别的秘书

 奔赴德国皇帝的宫廷

 命运之劫

 马基雅维利最后的情人

二、《君主论》的故事

 穿越时空——回到《君主论》的年代

 不得不读的理由

三、精彩导读

 《君主论》的写作背景

 《君主论》的主要思想内容

 《君主论》给我们的启示

四、大家跟帖

五、拓展阅读

 可以炫耀的小知识

 好书读不完

试读章节

马基雅维利之梦

相传,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弥留之际,向陪在他身边的忠诚的朋友讲述了一个他做过的梦。几个世纪之后,这个梦成为著名的“马基雅维利之梦”。

在梦里,马基雅维利看见一群衣着破烂、行为邋遢、面容凄惨的人。他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回答:“我们是品德高尚、受到祝福的人,我们正走在去往天堂的路上。”后来,他看到一群服饰端庄、行为高贵、面容肃穆的人,他们在严肃地讨论着重大的政治问题。在他们中间,他认出几位伟大的古代哲学家和史学家,如柏拉图、普鲁塔克、塔西佗等,他们写过许多讨论政治和国家的极其重要的作品。他又问他们是什么人,正在往哪里去。他们回答:“我们是被诅咒下地狱的人。”给朋友们讲完这个梦后,马基雅维利说,他更乐意待在地狱里,在那里他可以跟古代最伟大的人们讨论政治;他可不喜欢待在天堂里,待在那群受到祝福而品德高尚的人中间,他会饱受煎熬的。

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这则“马基雅维利之梦”的传闻是否纯属捏造。之所以在这里提到它,是因为这是介绍马基雅维利的最好办法,我们将从这里开始介绍他的生平和思想。在这个梦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基雅维利人格的每一个方面:玩世不恭,天生有一种极其微妙的智慧,不关心灵魂、永生或罪恶的问题,只沉迷于实际事务和伟大的人物。在他的思维方式里,伟大来源于政治,最伟大的人物是一些君主和共和国的统治者:为其人民制定了优良法律的人们,领导其人民摆脱奴役、获得自由的人们。这些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参与政事,为国家和政府建功立业,在于制定影响黎民百姓生计和命运的决策。

马基雅维利其人其事

1469年5月3日,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就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当时社会上崇尚古代希腊、罗马人的文化,贵族子弟竞投名师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而他只能就读于不出名的教师门下,通过自学的方式,使自己能够博古通今,多才多艺。再加上他的父亲和当时佛罗伦萨最优秀的人文主义者们关系密切,这给马基雅维利出人头地带来了可能。

他的学校教育是在佛罗伦萨大学完成的,师从阿德里安尼。阿德里安尼1498年春天成为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一国务秘书后不久,马基雅维利就被大元老院任命为第二国务秘书,当时他刚刚过了29岁生日。自从担任公职以来,尽管他在军事和外交上屡建奇功,但没有证据表明他的职位和待遇发生了变化。权位不是他在意的东西,他坚持为国家而工作,甚至作为君主心腹,他还一再进行没有大使名分的出差,代表共和国前往法国、德国以及在意大利内执行各种不同的外交使命,并坚持发回详尽有力、文笔生辉的报告。在这些年中,马基雅维利一直为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殚精竭虑地工作,直到他热爱的佛罗伦萨共和国被美第奇家族推翻为止。

就在令人心潮澎湃的远大前程在这位与佛罗伦萨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政治人物的脚下展开时,命运女神喜怒无常的本性发作了。在罗马教廷军队与法国国王的战争中,作为美第奇家族后盾的教廷军队,一举击败了作为佛罗伦萨共和国盟友的法兰西国王,于是佛罗伦萨共和国一朝倾覆。被佛罗伦萨人民驱逐的美第奇家族,迅速恢复独裁统治。这样,共和派人物理所当然地受到政治大清洗。作为佛罗伦萨有名的反美第奇分子和共和党人,马基雅维利在1512年被解除了一切公职。这位43岁的共和派,一生中第一次失业了。

这还不算,就在彷徨无计之时,马基雅维利的大名出现在一场流产的共和党人武装起义的支持者名单中。这样,马基雅维利被捕入狱,上了老虎凳。在受尽酷刑折磨后,由于没有找到直接而有力的真凭实据,马基雅维利最后被无罪开释。但是,他不得不接受被流放的政治命运。这样,就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农庄里,为共和国效力了14年之久的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开始了人生中的又一个14年——当然,这是笼子里的14年。

1515年,已经落魄的马基雅维利参加了一个文人组成的团体,定期聚会,朗读各自的作品,甚至还写作剧本、表演戏剧。但这个团体的成员们最浓厚的兴趣还是在政治方面。他们谈论的主题是君主制和共和制在当时的利弊问题。作为这种讨论的成果之一,马基雅维利写出了他的另一本巨著《论李维(罗马史>前十书》。1520年,他又完成了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近代军事著作《论战争的艺术》,但是,马基雅维利骨子里是个行动的人,他不喜欢这种“谦恭和沉思”的生活。因此,一旦有机会报效祖国,他就不顾一切地投入其中。

父亲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出身寒门,没有生在一个富贵之家的他自然也就无望当选公职或者做生意发财。家族纽带和跟有权有势者的友谊决定一切。不具备任何一者的人只有旁观的份儿,无论他多有才干,多有学识。对于在佛罗伦萨无权无势的人来说,“甚至连狗都懒得对着你吠”。

不可否认,马基雅维利的家族是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早在13世纪,这个家族就有许多人担任政府要职。但尼科洛的父亲贝纳尔多却属于家族中最贫寒的一支。因无力偿还债务被免职。贝纳尔多仅有一小块土地,每年从土地中得到的相当于250英镑的微薄收入,只够勉强养活妻儿。

贝纳尔多是一名律师,但跟当时佛罗伦萨的绝大多数律师和公证人不同的是,他从职业中挣不到什么钱。不过,贝纳尔多嗜书如命,颇不惜血本地攒了一小间私人藏书室,收集了不少希腊和罗马哲学家的书籍,还有几部修辞学大师的作品,以及多卷意大利史。有些书是他借来的,有些是他用地里的出产作为交换物租来的。多亏了他父亲坚韧的努力,小尼科洛能够在闲暇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罗马史家对那些把一个小小的城市变成一个自由、强大的共和国政绩和武功的叙述。尼科洛长大成人后,依据李维的著作写了《论李维(罗马史)前十书》,这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包含了他的全部政治思想,尤其是他关于如何建立一个伟大、自由的共和国的思想。

尼科洛与他的父亲十分亲密。从现存文献来看,贝纳尔多和尼科洛更像是一对朋友而不是父子,他们像朋友一样相互戏谑和取笑。贝纳尔多于1500年5月去世。几年后,圣克罗切教堂的一个僧侣告诉尼科洛,有几具尸体被偷偷地埋到马基雅维利家族的墓地里去了。让这个僧侣惊愕不已的是,尼科洛回答说:“嗯,由他们去吧,家父是个很喜欢说话的人,陪他的人越多,他就越喜欢。”贝纳尔多不能给予尼科洛财富或权力,也请不起名师把他的孩子培养成博学的人文主义者。不过他还是给了尼科洛良好的教育,奠定了尼科洛日后所有成就的基础。

一个很特别的秘书

少年即参加起义反对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独裁的马基雅维利,1494年开始在佛罗伦萨共和国出任公职,服务于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市政署,为佛罗伦萨共和国效力。刚刚驱逐了独裁者的佛罗伦萨,恢复了它以之为荣的共和制度。就像后世所有的大革命一样,新复兴的共和国经历了清教徒式的禁欲主义的4年,1498年,忍受不了清心寡欲统治的佛罗伦萨人,在罗马教廷的煽动下,处死了禁欲主义的统治者萨沃纳罗拉修士。几乎就在这位手无寸铁的修士化为火刑柱上黑烟的同时,年仅29岁的马基雅维利成为佛罗伦萨共和国市政第二厅的秘书,随即又成为自由执政十人委员会的秘书。

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八十人会议和大参议会如何以及为何选择一个无名小卒担任如此重要职位——这人既无政治经验,也不是公证人或法学博士,并且尚未表现出任何特别的文学才华,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个谜。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个原因是第一秘书团的秘书、相当于共和国首席秘书的马尔切洛·维尔吉利奥·阿德里亚尼对马基雅维利的支持。  马基雅维利作为第二秘书团的首长和自由执政十人委员会的秘书,主要负责监督国防和外交事务。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马基雅维利受委托向执政团十人委员会汇报军事和政治的问题,以便他们能够作出适当、及时的决策。马基雅维利是一位极不寻常的首长,懂得如何把下属变成朋友,这些能力从他下属的信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在马基雅维利出使法国宫廷期间,阿戈蒂诺·韦斯普奇于1500年lO月从佛罗伦萨写信给他说:“……我们都非常渴望见到你。因为当你的风趣、诙谐和令人愉快的谈话回荡在我们的耳畔时,我们这些因无休无止地工作而疲惫不堪、筋疲力尽的人就会放松、感到高兴并打起精神来。还有其他许多事情也等着你回来办,这些事情见面再谈。”

这个秘书团的成员们在见解、教育背景和政治信念方面都相近。因此容易团结。马基雅维利是这个群体的核心——因为他有强烈的好奇心,不同寻常的活力,他的言谈举止经常博得阵阵的笑声。

马基雅维利为共和国出使时,总是完全沉浸于政治事务之中。由于这个原因他极少给朋友写信,对他们的情况或秘书团的日常运作几乎不闻不问——适合于绘声绘色讲的故事的例外当然总是有。他喜欢骑马长途旅行,去见识超出佛罗伦萨日常政治生活之外的广阔世界。然而十人委员会分派给他的出使任务既不容易也不安逸。即便是最简单的场合,他也必须运用自己杰出的口才,始终谈吐自如,举止应对得体,集中注意力,尤其要清楚自己在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

P2-10

序言

让经典成为通识

周国平

我一向认为,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导读系列图书,帮助各界人士尤其青年人走近社科经典,其用心正合我的想法,我欣然为之作序。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前进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显示了改革的艰难。分析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经济转型绝不可能孤立地成功。然而,要真正解决信仰和法治的问题,实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必须由精神素质优良的个体组成。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必须由具备公民觉悟的成员建立和维护。因此,归根到底,中国的前途将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这就是“素质”的含义——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人是凭借精神属性成其为人的。按照通常的划分,精神属性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亦即理性思维、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种精神能力。人类的这些精神能力在极其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而后在相当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的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然而,它们尚处于种子的状态,唯有在人类文化的环境中,种子才会发芽,潜在的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的能力。

文化环境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环境,对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当下的一时一地。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包容了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对于人类每一个有心提高自己精神素质的成员来说,它都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个传统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把人们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大家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有效的国民素质教育的途径了。

具体地说,与精神属性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国民素质教育也可分为智育、美育、德育三个方面,而在这三个方面,经典著作都是极好的教材。

智育的目标是培育自由、独立的头脑。在这方面,经典作家是最好的榜样。他们首先是伟大的自由思想者,不受成见束缚,勇于开拓前人未至的新领域,敢于挑战众人皆信的旧学说。尤其在社科领域,权力、利益、习俗、舆论往往据有巨大的势力,阻挠着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而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坚定地听从理性的指引。从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一些社科知识,更是追求真理的勇气、智性生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育的目标是培育美丽、丰富的心灵。在这方面,文学艺术作品诚然是基本的教育资源,但人文和社科经典著作也能给我们以美好的熏陶。我们会发现,凡大思想家决不是单面人和书呆子,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性格各异,但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人类情感每每有或博大精深或微妙细致的体验。这一点也体现在文风上,许多经典作家是表达的大师,读他们的作品,只要真正读进去了,你绝不会觉得枯燥,只会感到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在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良多启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在这个领域中,起支配作用的不只是理性思考和实证观察,更是价值定向和理想愿景。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最基本的价值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人有责。精神财富的享用,人人有份。可是,即使用严格的标准挑选,社科经典的绝对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叫一个普通读者如何下手?怎样才能把经典中的理念变成社会多数成员的通识和基本教养?我认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本系列图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是一项真正造福国人的事业。该丛书将选收古今中外社科人文类的经典名著分批推出,出版社为该丛书预定的特点是:绝对经典,轻松好读。按照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求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入,最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是够格的,对于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够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这是很高的要求,愿我们共同努力。

2009年3月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君主论导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马基雅维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6262401
开本 16开
页数 1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3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33.2-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2
出版地 天津
224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