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青年2007年佳作
内容
编辑推荐

青年人是个海洋,他们是跃出海面的矫健鱼群。这些佼佼者,来自我们的群落,拥有与我们一致的记忆元年,成长脉络与我们同步,我们有过的欢笑、痛苦、渴慕、心悸、温暖、寂寞……在他们节节成长的岁月里,一样历练过,那种凭海临风、长风万里的英雄意气和“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抱负,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过。“时尚人物”、“封面专题”、“与名人对话”、“真情故事”和“我们的精神家园”五大部分将带我们走进《中国青年2007年佳作》!

内容推荐

任何一次降临到我们身上的不公正都是一场挑战,真正的强者都会迎头而上。这种挑战不但在考验自己精神的硬度,更多的是在考验生命的韧性。有硬度就不会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而有了韧性则不会被一时的得失所牵绊,有韧性就不会太脆弱。人生其实就像跨栏跑,正是那些栏架才能让你完成一次次美丽的腾跃。所以。当遭遇一切有可能阻碍你的不公正时,最有美学风采的姿态就是——跨越!

目录

时尚人物

郭晓冬:从自己的天方夜谭里走出来/欧阳婷

李传韵:是小提琴疯了,不是我/张亦霆

王全安:我依然坦荡地为初衷活着/欧阳婷

罗雪娟:每一枚金牌皆沉重/程诚

马军:那川碧水,系着我一生行程/赵涛

胡铃心:我想成为一个幸福的飞机总设计师/陈敏

黄晓明:曾经以为自己被误招/海妖

曾满军:在人生的最大风速中站稳/屈国阳 亓昕

陈楚生:有没有人曾经告诉你/程子修朱谢天

许传玺:祖国和个人永远成正比/赵涛

与名人对话

李中华:有些快乐,你不去飞行就永远感受不到/李纯

史树青:我一辈子对文物有敬仰之心/彭明榜

董云虎:开启中国人权研究之门/刘新平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赵涛

贾达夫:最大的失败就是不相信自己会成功/郭宇宽

张金梁:越有人怀疑,越能给你力量/亓昕

曹景行:人生怎能不快乐/张素闻

北村:我相信完美人性的存在/亓昕

卢天健:不因世俗改变运行轨迹/李纯

封面专题

杰出关键

姜云燕:高原成就了我/陈敏

庞波:2006年,我最幸福的事/李纯

孙凝晖:心是创新的原动力/万莹

丁志忠: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

生活/熊璞

李春燕:守望我的乡村/李纯

“强大”洪战辉/李春晖

文花枝: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韩春丽

侯晶晶:我的责任感,在不断延展/亓昕

梁长武:魄力?我才刚上路呢!/赵涛

赵亚辉:在生命体验中享受激情/李海波

“老板”如何被制造出来?/李纯 高皓赵涛 杨婉

未来老板的出炉过程

电视版“老板制造”

青年人如何用好创业大赛——创业者三人谈

1980年代生人的怕与爱/蒋晔 陈亦佳 邱四维

充满惊喜的日子才精彩/蒋晔

保持从容的生活态度/蒋晔

用100%的力气生活/陈亦佳

理想造就动力/陈亦佳

1980年代生人的特点

我们怕的,我们爱的

“不是我,而是风”:80年代生人的怕和爱/吴志翔

宛平:1937~2007/蒋晔 陈亦佳

宛平的前世今生/陈亦佳

1937年7月在宛平/栗小松

什么人适合创业?

给你支点,你能否撬动地球?/陈敏

高德康: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创业?/亓昕

周宇: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困境的源头活水/赵涛

我们距离绿色消费还有多远?/陈敏

一个儿子对母亲的陈述

我能点燃你吗?

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

真情故事

捐肝救母,女儿让妈妈的生命美丽相延/宿淇

王小丫:一生走不出父亲的视线/黄杨木

李小鹏:母爱护航体操路/建华

申雪、赵宏博的冰上爱情宣言/彪子

桑兰:有一种力量叫父爱/白云

排坛美女刘亚男:爱在湿漉漉的雨季里/大路

王励勤、马琳:“暗战”过后道一声亲兄热弟/飞宇

瞿颖:给我一个回报哥哥的机会/芳子

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的梦为什么越做越小?

梦越做越小没什么,只要生活越来越好/高德举

当梦已成往事/彭湃

海归报国梦,越挫越清晰/盖宇

梦越做越小,却也越做越实/孟庆学

 公正是不是个人成长的最大动力?

一封读者来信/李蓉蓉

抛开不如意,迈步从头越/参数

别人可以对你不公正,但千万记着对自己公正/一凡

那些栏架才能让你完成一次次美丽的腾跃/塞林

物质时代,高尚何去何从?

高尚的出口在心里/李艾

是高尚者还是高尚的空想家?/张大诺

美国“高尚”的“处境”——访美国志愿者Gregory Schneider/亓昕

物质时代的高尚者恰是能平衡义利关系的人/赵岩

合谋时代,个人的努力能够改变命运吗?

纪连海:有内功才能成功/王莉

“靠自己”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命方式/许重

一个关于“合谋”而多赢的经典案例/姜永杰

个人努力奋斗永远是成功的源泉/熊跃根

越成功,越怀疑?

越成功就越不成功?/李肃

一个成功人士的双重烦恼/英子

郑渊洁:自我怀疑的人不能算成功/杨青

成功者的自我怀疑何以更深重?——访心理学家曲伟杰/亓昕

真实起来,方知自己是否成功/老肖

成功之后,人生需要合理的“四则运算”/张雄

成功者的八个心态,你有吗?/刘彦究

自我怀疑的成功者是“割裂”的——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孙昭钺

试读章节

郭晓冬:从自己的天方夜谭里走出来

1989年,与郭晓冬同龄的孩子们恐怕大部分都由父母陪送着进人大学,开始了他们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时代。而此时的郭晓冬,辗转南方好几个城市,干过最苦最累的活儿,想给家里挣点钱的希望破灭之后,揣着身上剩下的5块钱,向老乡又借了5块钱,好歹凑足路费回到了家乡。

这是他高中辍学后的第一年奔波,总的来说以失败告终。

转来转去,还是回到了起点。对郭晓冬来说,有点沮丧,但还不至于绝望。在乡村的土壤上磨砺成长起来的少年,已经过早地知晓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有可能再谈论其他,否则一切都是不切实际。他没有时问思考理想,但冥冥之中又总觉得想追求点什么,可那个东西是什么又模糊不具象;他想过“该怎么着”,但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着。未来对他来说好像是悬而未决看不出走势的一盘棋。

如果有可能,让12年后的自己出来与现在的自己打个照面,是不是才能强烈地体会到这一路磕磕绊绊直到梦想成真的全部意味?

12年后,他因一部电影《暖》而成名,获得东京电影节的金麒麟大奖,之后又因《颐和园》入围第59届戛纳电影节“影帝”的角逐。开始有无数fans追着他,见到他尖声大叫,有追光灯开始刺着他的眼睛,有国际片商找到他主动和他拥抱。再往后,戛纳电影节、釜山电影节,他不止一次地站在国际电影节的红地毯上,他得到“亚洲最具潜力男艺人奖”的水晶奖杯,许多人公认他这张脸怎么看怎么舒服,他身上的朴实让国际影坛见识到了纯正的中国本土帅哥。

人生没有多少个12年,恐怕也鲜有经受这12年漫长等待的耐心。对郭晓冬来说,这些起伏转折的际遇和沉浮称不上是传奇,枯荣有时,不管是即将的繁华,还是逐渐枯萎,都是结结实实的人生。

土堆里的懵懂

山东沂蒙山的老山区里,像每个田间地头疯跑的孩子一样,郭晓冬没拘没束地长大,直到他上到高中一年级,面对33元的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开销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面临第一次举重若轻的选择,他主动辍了学。对无语的父母,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反正也考不上大学,不上了。”生长在并不富裕家庭里的孩子,往往过早地承担起强加给自己的、与年纪不相称的责任感,他没觉得委屈。

他跟着村里的人去潍坊城里打工,挖下水道、清理淤泥和垃圾。干了一个月的活儿后没拿到一分钱,紧接着又被拉到崂山参加“引黄济青”工程。白天是挑战身体的极限,12个小时连轴干,挖一个直径二三十米、大概100多米深的井,用钢筋和水泥砌起来,黄河的水便从底下流过去。晚上住在帆布大棚里,热得透不过气,旁边就是垃圾桶。超负荷的体力活儿,天天吃的是茄子和冬瓜,见不到肉。至今他对下水道和垃圾桶的气味都异常敏感,而茄子和冬瓜已经吃伤了不敢再碰。

“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给自己打气,只知道什么是生存和度日,周而复始,没有太多的梦想,就这么生活。相对来讲也没有忧愁,因为不懂。”他没有退路,他懂得这就是他的生活,压根儿不可能去跟别人相比。

他没事的时候随身带着竹笛吹,那是他从小跟着乡村艺人学来的技艺;他写日记,记载青涩的成长感受和莫名的惆怅伤感以及自我励志,尽管现在看来有些可笑。那时候的迷惘和茫然,是隐隐地对未来有了些想法和寄托。

实在于不下去打算回家的时候,他身上只剩下5块钱。在外唯一花的另外5块钱,是他在潍坊头一回看见城里的影楼时,特羡慕,郑重地进去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保留至今,那是他在大城市里的唯一一次奢侈消费。  回到家乡,郭晓东参加村里的宣传队。他和哥哥都喜欢文艺,那是缘自小时候的经历——村村演流动样板戏、放电影的时候,小哥儿俩就在台下跑到后台掀开帘子往里看,被大人赶来赶去。

他跟着乡村艺人学二胡、笛子,他也爱唱歌,当众表演时母亲说他“脖子上的筋暴得老高老高的”。到现在他一唱歌就会想到“脖子上的青筋”和母亲的这句话。

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宣传队的骨干分子,带着村里的文艺青年吹拉弹唱,一路唱到乡里、县里。那时他几乎是个全才,唱歌、跳舞、主持,并渐渐小有名气。有一天当被问到“你想去县城工作吗”时,他没想到竟然因为这个特长被招工到县印刷厂当上了工人,这不啻是天大的喜讯。

“乡下的孩子有他独特的道路,也许从小没有弹钢琴学乐理,可那个天然的环境和氛围给我深厚的底蕴,那种土壤太深厚了,很多东西潜移默化渗入我骨髓里,很有力量,浑然天成,让我慢慢寻找自己的方向。”P2-P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青年2007年佳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守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55287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