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森林的回声:关于鄂伦春人歌唱的音乐民族志 |
内容 | 内容推荐 鄂伦春族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无文字民族之一。鄂伦春人的歌唱行为,就其歌曲创作、生成、表演、评价、传承乃至变异的全部过程,都是在口头表演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鄂伦春人所有的音乐活动都属于“口传音乐”的范畴。本书以中国北方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鄂伦春人的口传歌唱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歌唱的音乐形态、历史传承,特别是在该民族整体文化脉络下其音乐文化所处的意义与观念等进行研究。 全书共有五章,在研究中,主要关注和力求解决的问题,是如今的鄂伦春人歌唱生活中的 “即兴歌唱”行为——即传统的鄂伦春人如同说话聊天一样,将歌曲“你一句、我一段”的即兴歌唱出来,而且歌曲也可随着生活场景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聊天、开玩笑、叙旧、甚至批评对方,还是吃饭、喝酒或是其它的集会活动,只要想唱,歌声张口即来。每一个不同的场景下,歌唱的内容、词汇也不一样。他们的在歌唱文化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原始”音乐发生学因素,这一点,对于作为现今总人数不足9000人、生活在大兴安岭腹地的鄂伦春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目录 引论 一、本研究的理论取向 二、已有研究述略 三、"音韵关联":鄂伦春人歌唱的声音观念 四、章节安排及结构说明 五、田野情况与记写说明 第一章鄂伦春歌唱中衬词、衬句研究 第一节"鄂伦春"衬词研究回顾 第二节衬词的音韵特征 第三节歌唱中的衬词 一、歌唱时空的建立 二、段落的建构 三、"调感"的巩固与强化 四、歌唱中的修饰 第四节从"新的发现"[jak’ hei](加嘿)到"什么是衬词 一、[jak’ hei](加嘿):一个被忽略的衬词 二、什么是衬词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森林的回声:关于鄂伦春人歌唱的音乐民族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贺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7147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0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95000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07.22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