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江南景观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景观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西方现代地理学很早就发展出“景观学派”,拥有较为悠久的研究历史,成果丰富,而中国历史景观的研究则较为迟缓。有鉴于此,安介生对于西方景观发展史与重要学术概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将“景观群落”作为研究主要目标……按景观理论和概念,确立了江南历史景观的框架,做了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本书资料翔实,论列内容丰富,对历来为公众所熟悉的江南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人文和自然环境,作了生动确切的景观学描述,令人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此书的出版将开江南历史地理和文化研究的新篇,具有创新和示范意义。——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葛剑雄教授 安介生教授多年专注于江南景观研究,成果丰硕。《江南景观史》提倡并践行了以“景观群落”为研究核心,探讨其历史地理背景,全景式地为我们展现了江南各地区景观演变的复杂过程与不同样态,生动诠释了江南各地不同形态景观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创新意义。全书资料丰富而扎实,论证严谨而合乎逻辑,体例富有条理,结论真实可信,是近来江南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特此推荐。——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 高蒙河教授 内容推荐 《江南景观史》是我国首部以“江南地区的景观变迁史”为研究对象的、有着宏大景观体系理论建构、严密动力机制分析和环境效应论证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通论篇”,对景观研究的理论与概念、国外景观史撰写范式、魏晋南北朝观海风尚、江南早期景观的发展历程,以及大运河与古代江南景观体系构建等数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下部为“区域篇”,分地区展现江南景观之变迁状况,作者选取了南京、扬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及上海等城市为典型区域,努力挖掘不同地区不同的景观发展状况,探讨景观变迁与政治变动、景观变迁与水利建设、景观变迁与灾害防御之间的关系。作者以“景观群落”为核心主题,探讨其历史地理背景,还原江南水域景观的构建历程,揭示其促进因素与动力机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创新意义。 目录 序 上部 通论篇 章 回望江南:江南景观史研究导论 节 "景观"概念与江南景观史研究价值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江南景观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他山之石:西方景观史书写范式评述 节 时间序列的景观史范式 第二节 专题或主题型的景观史范式 结语:中国景观史之范式构想 第三章 先秦至唐代江南地区景观演变与环境变迁 节 先秦至唐代"江南"范围与区域建置 第二节 先秦至唐代江南地区景观与环境演变 余论:关于"江南"早期的悲观意象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观海风尚与海域认知 节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屮国的观海风尚与海域认知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海域认知进展的历史地理背景 结语:海域认知的文学意象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江南景观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安介生,周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5154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66000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8.43,P90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