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琦君文集(全7册)
内容
编辑推荐
有名散文家琦君琦君散文随笔集,收录琦君散文30篇。

◆琦君幼年家学严格,后师承一代词宗,诗词造诣精湛,并于字里行间中自然呈现出来。

◆本书中所收录的读书随笔,以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赏析中国诗文,充分展示作者所长。

◆作者作品多次被选入台湾地区与大陆中学课本,纯正典雅的白话文,适合8岁到80岁的读者阅读。




1969年出版后获台湾地区地区“中山文艺奖”,琦君散文代表作,收录琦君散文38篇。

◆在散文中凝缩时代巨变、家族盛衰,于情感转折与爱恨消长中讲述女性一生,充满了真、善、美。

◆美不胜收的故乡民俗风物、温暖有益的亲情家教与微妙互动的情愫融为一体,讲述生动,代入感强。

◆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自然、真挚地呈现在白话散文的字里行间,丰富了文章的质感,使读者开卷有益。
内容推荐
套装共7册:琦君文集:读书与生活(精装)琦君文集:魔笔(精装)琦君文集:忧愁风雨(精装)琦君文集:红纱灯(精装)琦君文集:文与情(精装)母亲的金手表(精装)母亲的菩提树(精装)红纱灯:姨娘抹上三花牌发油,香风四溢,对着镜子盘一个油光闪亮的爱司髻。她和母亲背对着背梳头彼此不交一语的仇视日子,转眼都成过去。本书为琦君散文代表作,收录琦君散文38篇。其中,回忆童年风俗的《红纱灯》以外公亲手糊制的红纱灯引出乡下新年灯会上的一场奇遇,两个孩子从此有了今生感奋的起点。凝缩了家族史的《髻》以发髻样式对比与变化记叙父亲、母亲和姨娘一生的情感转折与演变,借由母亲与姨娘从年轻到年老的梳发场面,呈现彼此微妙的互动与心结。髻的改变,是爱恨的消长,也是人世的无常……作者将民俗风物与亲情家教融为一体,生动讲述了难以忘怀的过往云烟,将无法割舍的血缘与情感、欢乐与哀伤,投射在冰冷雪地上粉红色的温暖光晕中。魔笔:没有长辈可以依赖时,就得自己镇静下来,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善用自己的机智和毅力。在台湾地区,琦君被称为“说童年的魔法师”。她讲故事,有神话的,有历史的,也有身边大人们的小时候。读这本书,不但故事好听,而且能知晓故事来源,更能看见一百年前江南风物美景、淳朴民俗,人与人之间如何宽厚、简朴、快乐地相处。本书收录琦君散文25篇,是追忆童年往事的故事集。《尝新》中的暖心农村习俗、《捉惊》中的土法祛风寒、《捺窟》中的方言土话调侃、《不倒翁》《乞丐棋》中的乡间儿童游戏以及《看咸鱼》《一撮珍珠》中的家乡土菜与家传宝物……作者在回忆中呈现过去时代的生活情形、童年时代顽皮玩乐的花样以及老师长辈们的生活方式与理念。读书与生
目录
《魔笔》
《文与情》
《读书与生活》
《红纱灯
《忧愁风雨》
《母亲的金手表》
《母亲的菩提树》
书评(媒体评论)
虽然她的童年充满了忧伤,但她总把美好的写给少年读者,让孩子们读她的书开卷有益。——林海音(作家)

琦君笔下的杭州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先勇(作家)

读琦君的文章,会很容易地进入琦君那个和乐敦厚的东方世界。——隐地(出版人)

她是十八岁到八十岁读者的琦君,她的文章包含真、善、美的一切元素。——蔡文甫(出版人)

虽然她的童年充满了忧伤,但她总把美好的写给少年读者,让孩子们读她的书开卷有益。

——林海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琦君文集(全7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琦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67913
开本 32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