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印象日照绿茶
内容
试读章节

种茶

今天是3月27日,市里为了引导绿茶的标准化种植,在乡镇召开现场会。春分到谷雨,也就是3月下旬到4月下旬,是日照绿茶种植的最佳时期。

按照技术员老张的讲解要求,几位茶农进行着示范。考虑部分观摩者对茶较为陌生,老张的讲解颇为具体和全面。他说,因为考虑茶树越冬,背风向阳处是绿茶种植的首选。加上日照常年降雨量比茶树需要量少,一般采用“区田”种植办法,茶籽种植的地面比留出的采茶行道要低。

就种茶的行距、株距、深度和施肥,老张都作了详细的说明。经过水中浸泡和湿沙催芽的种子被植入土中,又按老张的要求,在上面覆盖一层碎草保墒。

做完种茶示范后,老张讲,茶树除了播种种子外,还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繁殖的办法。

扦插繁殖,实际上分扦插育苗和茶苗栽植两个阶段。老张拿了把枝剪,就旁边成龄茶园里剪下一段茶枝。茶枝约三四厘米长,只保留了半片叶面。他说,日照最适合茶树扦插的季节是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要选取茶树的半木质化枝段,斜着插入土壤,以待长根育苗。霜冻前需盖上塑料大棚或小拱棚,以防茶苗冻伤。待茶苗长到20厘米以上,在春分前后再将育成的小苗移入茶园。

在讲解中,老张称种子种植为有性繁殖,称扦插为无性繁殖。并且说种茶也讲个辩证,日照的茶树栽培以种子种植为主,优点是成本低,且抗冻能力强,但缺点是茶叶不如后者匀齐。至于压条和嫁接方法,在日照极少用,也就未作展开讲解。

采茶

在朝雾蒙蒙的茶园,采茶姑娘头戴蓝印花布头巾,背着竹篓采摘茶叶,是茶园里的一个美丽景象。以上画面,多是摄影需要的摆拍场面。周末清晨,在这片靠近水库的茶园,十六岁的姑娘王月穿着夹克衫和运动裤采茶。

王月说,最讲究的日照茶,一般在清晨太阳初升之时采摘,这一时段茶味最为清醇,暗合了这个“日出曙光先照城市”的寓意。这适合产量少的春茶采摘,春后茶产量大,一般就得全天干,但需避过露水时和阴雨天,这个时候采的茶易闷,味道不正。耸了耸身后的竹筐,王月告诉我,装茶的器具用竹筐最好,有通透性且没有异味。

她告诉我,日照的头茬春茶一般选取一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采摘不能用指甲掐,否则焙制出来的茶叶有黑头,对茶树的生长也不利。要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肚,主要采用掰、提手法采摘,边说边为我们进行了示范。

日照春茶采摘时间,是4月下旬到5月初。王月说,因纬度偏北,茶叶生长期长,日照没有“明前茶”(清明前的茶),最早的是“雨前茶”(谷雨前的茶)。或许,正因为日照茶的“不争春”,才使得其味道更浓、更久呢。嚯,小姑娘的语言中蛮含生活的哲理嘛。

王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承包的这片茶园有20亩地,茶树树龄5年,已进入了产量最好的年份。她说采摘仅靠家里的人手是远远不够的,她指着不远处几位大嫂模样的人说,她们都是雇来的,现在雇人成本高,上高中的她功课紧,难得趁这个星期天,帮着家里干点儿活。

王月说,一个人一天顶多采摘六七斤鲜叶,也就是一斤多干茶,一天下来身体酸痛劳累也就不足为奇。尽管有采茶机器开始使用,但采茶质量不高,对于春茶更不合适。实际上,长时间人工采茶,是茶事中最为辛苦的事儿。尽管日照茶叶片厚、分量足,但一斤“雨前”的“雪青”干茶,至少需要五万多个茶芽。以前听人讲“一斤雪青茶,十万新春芽”,这多少有点儿夸大,但说明了“雨前”茶选料的考究,以及采茶的艰辛。

听着采茶姑娘边采茶边进行的介绍,感觉这茶真的是来之不易,想来,品茶时是需要带着珍惜和感恩之情的。P2-7

后记

这是一本关于日照绿茶的小书,最好是喝日照绿茶时来翻。不希望她严肃,只期望她有意思。

喜欢茶文化的茶人,你可以从后半部分读起。一片绿叶向你低吟浅语,杯前对视中,你说心事与谁听……

喜欢追史明踪的读者,你可以从中间慢慢看。或者就随一片绿叶,作一次千年旅行,演一场真实版“穿越”剧……

喜欢伺花弄草的田园陶公,你得从头细读。泥土中,你会随茶人,种下一粒种子。茶园里,你会随采茶姑娘,采摘一片绿叶……

喜欢情调的“小资”派,你可在湖光山色海风里,在春华秋月冬雪中,慢啜时光滋味……

喜欢啊,就好。

朋友说,文化的力量太大了。你看,春节那些无须号召远道归家的天涯客。

是的,就算一次日照茶文化的尝试吧。

目录

种茶

采茶

制茶

品茶

茶之兄妹

茶香何处

茶人

茶史

叶之旅行

茶之传说

讲古

泊茶

日照人与茶

乡村茶

茶与我

谈及文化

茶境

茶园

夜茶

北方有嘉木

邀茶

这杯茶

聊茶

空谷

茶语

南风

我们的田野

海岸

草木气息

口十

绿

静世界与慢生活

简素美

遂想起

附:中国茶的种类

绿茶的健康作用

后记

序言

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说,五千年前,山东的黄河流域生长毛竹,这一带是亚热带气候。同为喜温喜湿的茶树很可能与竹子一起生长,给齐鲁大地的四季披上绿色盛装。在沂蒙山区至今还有名叫“茶园”“茶山”的村落,这也许是古代茶树的遗存。随着气候的变化,冬季的寒冷和干旱胁迫着茶树退出山东,所以,学者把中国茶树生长的最北限定为秦岭淮河一线。

过去山东不产茶,但却是茶叶消费大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每年要从南方调入十八九万担茶叶,但仍供不应求。省商业厅遵循“发展生产,保证供给”的方针,决定在省内试种茶树,以缓解供需矛盾。为此,省烟酒糖茶公司专门成立了种茶组(种茶县市也相继成立),并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给予技术支持。60年代中期研究所首次派出了段敬堂、吴询等专家配合省种茶组进行可行性考察,他们的足迹遍及青岛、日照、莒南、莒县、临沂、胶南、五莲、蒙阴以及胶东半岛的山岭沟峪,最终选择在气候条件较好的日照县丝山公社双庙大队和岚山公社北山大队进行试种。在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又在城关镇的上李家庄、山庄,巨峰公社的西赵庄、后黄埠、薄家口子等地扩大种植。在试种过程中,科技人员、种茶组、茶农三结合,通过多次试验,反复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堆土保墒、早施基肥、浇越冬水、打风障等保苗、越冬技术,由于管理精细,措施得当,茶树终于在日照土地上扎下了根,1970年采摘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批“日照茶”,1971年研究所的夏春华、翁忠良帮助西赵庄建立了山东省第一个茶厂。日照茶在得到茶人和省内外专家的好评后,全县二十个公社除两城、河山、奎山、涛雒、高兴等都相继进行了试种或扩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当然,种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年的越冬冻害和一些人的冷嘲热讽都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由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各级党委的坚决支持,广大茶农的精心呵护,才使得南方茶树在黄海之滨茁壮成长。1974年在日照召开的“全国南茶北引西迁”会议,1975年时任副县长郑培成在全国茶叶生产会议上代表日照县作的发言,都是对日照种茶的首肯。日照种茶的成功,标志着山东正式成为全国产茶省之一。

1972年到1978年我受研究所委派每年都来日照,以上李家庄和西赵庄作“据点”,与种茶组、茶技员一起在引种优化、种苗管理、茶蓬养成、采摘方式、越冬防护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研究总结出的一套栽培技术措施,至今仍是山东种茶的主要技术规范。1977年5月初,我与一起蹲点的县种茶组田存方在上李家庄的北大鞍茶园采摘了一批芽叶,分别按碧螺春和龙井茶工艺加工,试制产品。前者叫“雪青”,后者称“冰绿”,寓意寒冷之地产的茶。当时的县多办主任范东晨喝了“雪青”,赞不绝口,说还是过去在南方喝到过这样的好茶,且比南方茶煞口。县里随即在上李家庄进行了技术培训,由于领导重视,学员积极性高,“雪青”茶很快在全县推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的“雪青”已跻身于全国名茶行列。

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在日照的日日夜夜似在眼前。我忘却不了种茶组人员对“南茶北引”的挚爱,没有他们的坚定执着,砥砺自行,茶树试张很有可能半途而废;我更怀念羌肩奔走在地头、茶厂的李纬功、李常功、金学林、刘为彬、刘为茂、薄守勉、薄子木等一批村干部和茶农,是他们付出的无数艰辛才克服了种茶途中的一个个艰难。1974年冬日照遇到种茶以来的最大一次冻害,许多干部和茶农望着冻枯的茶树流下了眼泪,但他们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躺倒不干,而是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管理,使茶树很快恢复生机。我深深地感到,没有他们就没有日照茶,他们是“南茶北引”的功臣,他们默默无闻不求名利的奉献精神使我终生难忘,这就是淳朴憨厚的日照人。现在他们中的多数人已作古,健在的也已是耄耋之年了。我早就想写下这一段历史,虽耿耿于怀数十年,因不遑顾及,终未落笔。我年已过七十,垂垂老矣!这些事如不铭记,终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如今,日照已是我国北方的著名港口、北国茶乡。望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漫山遍野的茶园,感慨今非昔比。现在日照有茶园15万亩,年产茶7000吨,日照绿茶已蜚声海内外。值得欣慰的是《印象·日照绿茶》一书正是向读者展示了日照绿茶的魅力。

遵作者之嘱,写了以上拙文,权作书“序”。在这百感交集之际,赋闲诗一首,聊作慰藉。

几度朔风草舍寒,为有今天纷争妍。

日照绿茶满庭芳,黄海之滨弥茶香。

一壶斟就春溢身,忘却龙井碧螺春。

吾辈只为茶而来,有道茶人似狂人。

内容推荐

《印象日照绿茶》作者(布谷鸟)自幼生活在日照,对故乡以及故乡的特产——茶有深厚的感情,多年来以茶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散文、诗歌,并穿插着很多儿时回忆、乡村生活,读来回味悠长,清新隽永。书中所配图片均为作者所摄,构图宁静深远,有浓郁的乡村风情。

编辑推荐

日照绿茶必有绿茶不可或缺的魅力。沏上一杯,静观来自于自然的那一片绿叶,在时光里翻转、曼舞、静默。保鲜了叶子的色泽、形态和味道,心灵随着自然一起律动,可能是绿茶在保健功能之外最大的魅力了。

布谷鸟著的《印象日照绿茶》是一本关于日照绿茶的小书,最好是喝日照绿茶时来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印象日照绿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布谷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46876
开本 16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2014055264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