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传(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名人传》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书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为人们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内容推荐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英雄传记》,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所著,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但是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他们每个人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了他们在人生忧患困顿的道路上,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了能够创造出可以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赞美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目录

译本序

贝多芬传

 序言

 贝多芬传

 贝多芬的遗嘱

 书信集

 思想集

米开朗琪罗传

 序言

 米开朗琪罗传

序篇

上篇 斗争

下篇 舍弃

结束语

 这便是他那神圣痛苦的一生

托尔斯泰传

 序言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的遗作简析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反响

 托尔斯泰逝世前两个月写给甘地的信

试读章节

他终于抓住了他终生的目标。他抓住了欢乐。他会在这控制着暴风雨的心灵高峰久留吗?——当然,他还将跌落到往日忧愁之中多日。当然,他最后的几部四重奏里充满着怪异的阴影。然而。似乎《第九交响曲》的胜利在他身上留下了光荣的印记。他未来的计划是:《第十交响曲》、《纪念巴赫的前奏曲》、为格里尔巴泽的《曼吕西纳》谱的曲子、为克尔纳的《奥德赛》和歌德的《浮士德》谱写的音乐,还有《大卫和扫罗的圣经清唱剧》,都显示出他的思想倾向于德国古代的大师们的强劲的宁静:巴赫和亨德尔,——而且。尤其是倾向于南方的明媚,倾向于法国南部或他梦想游历的那个意大利。

1826年,施皮勒大夫见到过他,他说贝多芬的面容变得容光焕发了。同一年,当格里尔巴泽最后一次见到他时,是贝多芬在鼓励这位颓丧诗人振作的。后者说:“啊!如果我能有您千分之一的力量和意志的话就好了!”时事艰难:反动的专制政治在压迫着人们的思想。格里尔巴泽叹息道:“审查制度杀害了我。如果你想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就得去北美。”但没有任何权势能够束缚住贝多芬的思想。诗人库夫纳在写给他的信中说:“文字被束缚住了:但幸好声音还是自由的。”贝多芬是伟大的自由之声,也许是德国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他感到了这一点。他常常提到他必须履行的职责。要利用自己的艺术为“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而斗争。为人类造福,给人类以勇气,让人类苏醒,斥责人类的懦弱。他在给其侄子的信中写道:“我们的时代需要坚强的心灵去鞭策那些可悲的人们。”1827年,米勒医生说:“贝多芬对政府、对警察、对贵族,总是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在公众面前也是如此。警方知道这一点,但他们容忍他的批评和讥讽,把它们视作无伤大雅的梦呓,因此也就对这位光芒四射的天才不闻不问了。”

因此,没有什么能使这个无法驯服的力量屈服的。现在。这力量似乎在耍弄痛苦了。在这最后的几年里,尽管创作条件艰难。但他所写的音乐常常有着一种嘲讽的、傲然而欢快的蔑视的全新特点。他死前四个月,1826年11月完成的最后一段。作品第一百三十号的四重奏的新的终曲,非常之轻快。严格地说来,这种轻快不是常人的那一种。时而是莫舍勒斯说的那种嬉笑怒骂,时而又是战胜了那么多苦痛之后的动人的微笑。反正他是战胜者,他不相信死神。

但死神终于来了。1826年11月末,他着凉了,患了胸膜炎;为侄子的前程而冒着隆冬严寒四处奔波归来之后,他在维也纳病倒了。朋友们都在远方。他让侄子替他去请医生。据说这个漠不关心的家伙竟然忘了,两天之后才想了起来。医生来得太晚了,而且诊治得很浮皮潦草。三个月里,他那运动员的体魄在与病痛抗争着。1827年1月3日,他立他亲爱的侄子为正式继承人。他想到了自己莱茵河畔的朋友们;他还给韦格勒写信说:“……我多么想同你聊聊!但我身体太虚弱了。我什么都不行了,只能在心里吻你和你的洛申。”如果没有几位英国友人的慷慨解囊,贫穷可能会笼罩他的最终时刻。他变得很温顺,很有耐心。1827年2月17日,他经过三次手术,等待第四次手术时,躺在弥留的床上安详地写道:“我耐心地在想:任何病痛都会随之带来点好处的。”

这个好处便是解脱,是如他临终前所说的“喜剧的终结”——我们要说:是他一生悲剧的终结。

他在一场大雷雨——一场暴风雪——中,在雷声滚滚中咽了气。一个陌生人替他合上了眼睛(1827年3月26日)。

亲爱的贝多芬!有不少人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他是当代艺术的最勇敢的力量。他是在受苦在奋斗的人们的最伟大的最优秀的朋友。当我们因世界的劫难而忧伤的时候,他就是那个会跑到我们身边来的人,仿佛坐在一位服丧的母亲身边,默然无语,在钢琴上弹出一曲隐忍的悲歌,安慰着那位哭泣的女人。当我们同善与恶的庸俗进行了毫无用处的无休止的争斗而精疲力竭时,重新回到这片意志和信仰的海洋中浸泡一下,那真是有说不出来的美。从他的身上散发出的一种勇气、一种斗争的幸福、一种感到与上帝同在的陶醉,传染给了我们。好像在他同大自然每时每刻的沟通交融之中,他终于从中汲取了深邃的力量。格里尔巴泽赞赏贝多芬时带有某种胆怯,他在谈到他时说:“他一直走进了可怕的境界,艺术竞和野性与古怪的元素混合在一起。”舒曼在谈到《第五交响曲》时也说:“尽管我们常常听到它,但它仍然对我们有着一种不变的威力,如同自然现象一样。虽然一再产生,但始终让我充满着恐惧和惊愕。”他的好友辛德勒说:“他攫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真的:贝多芬是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

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一开始,是一个明媚清亮的早晨。仅有几丝无力的轻风。但是,在静止的空气里,已有一种隐隐的威胁,一种沉重的预感。突然间,大片的乌云卷过,雷声悲吼,静寂中夹杂着可怕的声响,一阵阵狂风怒号,《英雄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奏起。然而,白昼的清纯尚未遭受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忧伤始终保留有一线希望。但是,1810年以后,心灵的平衡打破了。光线变得怪异。一些最清晰的思想,人们看着如同一些水汽在升腾;它们散而复聚,以它们那凄惨而古怪的骚动笼罩着人们的心;乐思常常在雾气中浮现一两次之后,便完全消失;只是到曲终之时才在一阵狂飙之中重新出现。甚至连快乐也具有了一种苦涩而犷野的特点。所有的情感中都掺杂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随着夜幕的降临,雷雨在聚集着。随即,沉重的云蓄满闪电,黑压压的,挟带着暴风雨,《第九交响曲》开始了。——骤然间。在疾风暴雨之中,黑夜撕裂开一道口子,夜被从天空中驱走,在意志力的作用下,白昼的明媚又还给了我们。

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的?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以欢乐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者的心灵的箴言:

“用苦痛换来欢乐。”

——1815年10月10日致埃尔多迪伯爵夫人的信P23-26

序言

一部文学史是人类从童真走向成熟的发展史,是一个个文学大师用如椽巨笔记载的人类的心灵史,也是承载人类良知与情感反思的思想史。阅读这些传世的文学名著就是在阅读最鲜活生动的历史,就是在与大师们做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与情感交流,它会使一代代的读者获得心灵的滋养与巨大的审美满足。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以中外语言学习和中外文化交流为自己的出版宗旨,三十多年来,翻译出版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社会科学著作和人物传记等,与国内翻译名家有着深厚的渊源。近年来,在市场化大潮的裹挟下,翻译质量急剧下降,出版物质量也令人忧虑。出版一套质量上乘、造福读者的高品味文学名著便成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与光荣使命。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国内翻译界的一致赞同与积极响应。这便是“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出版的缘起。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以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著名翻译家尹承东先生为主编,著名翻译家王逢振、尹承东、李玉民、杨武能、张建华、张经浩、陈众议、罗新璋、施康强、郭建中为编委的“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编委会,他们本着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遴选篇目,选择国内最权威的译本,向读者奉献上一道精神盛宴。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学名著、国内最权威的译本纳入这一系列,不断地将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读者。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的喟叹。中外大师们不必疑虑,捧读他们著作的读者,便是他们的千古知音,他们的作品将伴随人类文明的足迹,直至永恒。

书评(媒体评论)

传记是一种实录性文学。在理论上,我也承认那些飞腾的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位置,可实际上我总偏爱那些事实气味比较浓重的作品。在那里,我仿佛更能触到一种真实生命的呼吸和表情……在罗曼·罗兰的传记中,许多人物虽然性格十分差异,例如米开朗琪罗,既不和贝多芬相近,也和托尔斯泰有着分别,可是读了总叫人感动、反省和振奋。

——钟敬文

罗曼·罗兰在传记中不但揭示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具有最普遍和最重要特征的艺术活动,而且揭示了他们每个人的个性,以及充满了各种痛苦、奋斗和胜利的天才的生活道路。

——邵晓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传(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罗曼·罗兰
译者 陈筱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2227201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8
15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