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毛哲主编的《万里河山——十六场战役里的中国》内容介绍:战争是人类与他者打交道的最激烈、最残忍的方式。不管战争的场面是否血腥、战争的性质是否正义,战争一直是伴随着人类,从未离去。而战争本身,也集中体现了男性的欲望、贪婪、抱负、雄心、坚韧、残暴、智慧以及愚蠢……
没有比战争能够呈现我们人类的糟糕境况了,也没有比战场能够呈现我们的人性了,当然,更没有什么能比战争能反映我们对一个美好新世界的追求了。
图书 | 万里河山--十六场战役里的中国/名牌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毛哲主编的《万里河山——十六场战役里的中国》内容介绍:战争是人类与他者打交道的最激烈、最残忍的方式。不管战争的场面是否血腥、战争的性质是否正义,战争一直是伴随着人类,从未离去。而战争本身,也集中体现了男性的欲望、贪婪、抱负、雄心、坚韧、残暴、智慧以及愚蠢…… 没有比战争能够呈现我们人类的糟糕境况了,也没有比战场能够呈现我们的人性了,当然,更没有什么能比战争能反映我们对一个美好新世界的追求了。 内容推荐 由毛哲主编的《万里河山——十六场战役里的中国》内容介绍:当初在设计这个栏目时,我们是如此定义的:一个人活在人间,总会有很多的矛盾需要化解,一个群体、国家存在于这个世上,总会有与他国、异族打交道,文化交流、贸易交往都是国家、文明之间交往的外在形式,但在特殊的极端情况下,国与国、文明之间的冲突在无法调和的状况下,会诉诸武力。《万里河山——十六场战役里的中国》反映我们对一个美好新世界的追求。 目录 序 三千年前的闪电战——商周牧野之战 弯弓搭箭射天王——周郑繻葛之战 华夏文明的“马拉松”——晋楚城濮之战 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赤壁之战 王霸梦断慕容家——燕魏参合陂之战 并世双雄中原对决战——东西魏邙山之战 天崩地裂之时——756年潼关失守 千古遗恨燕京城——宋辽高梁河之战 日落土木堡——明英宗被俘之役 四百年前的东北亚海战——露梁海战 白山黑水间的悲歌——萨尔浒之战 袁崇焕独卧孤城——宁远之战 游牧民族的火器演习——乌兰布通之战 僧格林沁的成败萧何——大沽口之战 帝国斜阳——甲午黄海海战110年祭 傅作义张学良对垒孤城——涿州之战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战争的根源要再追溯到几百年前。公元前13世纪左右,由于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一场民族大迁徙像暴风一样席卷了整个亚欧大陆,各游牧民族纷纷从广袤的中部草原侵入到四周的农耕文明区,呈波纹状扩散开来,引起了改变整个世界的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在希腊,多利安人南下伯罗奔尼撒半岛,毁灭了正欣欣向荣的迈锡尼文明;在小亚细亚,被称为“海上民族”的几支蛮族摧毁了赫梯帝国,进而骚扰埃及边境,并最终导致了埃及“新王国”的覆灭;在印度,雅利安人也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同一时期的东亚,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从蒙古高原南下,占据了今天的陕西、山西北部,对当时正处于鼎盛期的商王朝形成了巨大威胁,在后来的华夏文献中,他们被称为“鬼方”,也就是后来匈奴人的祖先。 与后世儒家经典的理想描述不同,商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实际上,在当时的中原大地上,操不同语系的各种族、部落犬牙交错,时时流动,有的已经进入农耕文明,有的还是游牧民族。商朝是其中最开化和最强大的政治组织,商王自称受“上帝”之命统治世界,但直接统治范围其实只有都城附近方圆几百公里,称为“王畿”。此外是许多臣服于商的“方国”,他们对商王有纳贡和从征的义务,但是内政不受干涉。再以外,就是根本不承认或不知道商朝至高地位的“蛮夷”了,防范、消灭和征服他们是商代军事活动的主旋律。 鬼方的入侵改变了东方世界的实力对比。商高宗武丁时期,商朝与鬼方多次激战,虽然一时击退了鬼方,却未能消灭其根本。此后直到商亡,鬼方仍不时出没骚扰,其他各蛮族也乘机作乱,长期战争中,商朝的实力逐渐削弱。面对游牧民族来无影去无踪的威胁,商人后来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扶植臣属的周国去征讨其他蛮族。结果养虎成患,反而使得周人实力壮大。 周人发迹后,自称是正牌的华夏贵胄,夏朝以后才不幸“没于戎狄”。不过,现代史学家多认为周人最初与周边羌、戎各族并无区别,同样是西北游牧民族的一支。据考,他们本居于山西的汾河流域,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父为首领时,受到鬼方的压迫,南迁到岐山之下的周原。那里土地肥沃,周人遂改游牧为农耕,向商朝称臣纳贡,并仿效殷商文化,建立城郭,设置官制,成为一个新兴方国。 周人兼有华夏和戎狄的双面优势,因而在错综复杂的各派势力之间如鱼得水,迅速发展壮大。古公父之子季历继任首领后,得到商王武乙的召见和赏赐,命他出师讨伐今陕西中北部的西落鬼戎(鬼方的一支)。季历出兵大获全胜,甚至捕获了对方的主要首领。此后十几年,季历又接连以王命的名义,征服和吞并了周围不少蛮族部落,因战功被商王文丁封为“牧师(诸侯之长)”。周国的势力急剧膨胀,甚至侵入到南方的江、汉一带。传说季历的兄弟太伯、仲雍“让位”给季历,自己“远窜荆蛮”,太伯还成了吴国的开国之君。不过据史学家考证,这个动人的故事不过为了掩饰周人在长江流域的殖民扩张而已。但周国的扩张还是引起了文丁的警觉,后来他将季历囚禁处死。 季历死后,世子姬昌继位,时约前1100年。《竹书纪年》载,姬昌即位初年,为报父仇而出兵伐商,但商朝实力尚在,周国没讨到什么便宜。此后,姬昌不得不韬光养晦,臣服于商,还从商朝娶了一位贵族小姐为妻,但却难以消除商朝的猜忌。商王帝辛(名纣,即后世所称的纣王)继位后,为翦除日渐强大的几个方国,罗织罪名杀了好几个诸侯国君,同时也将姬昌幽禁于里(今河南汤阴附近)长达七年。后来,周国卑躬屈膝,一再进贡美女珠宝,帝辛才赦免了姬昌。姬昌也很乖觉,一遇赦就主动割让洛西之地,以解除商朝对自己的疑忌。果然,帝辛“龙颜大悦”,封他为“西伯”,甚至赐给他弓矢斧钺(象征征伐权),放他回国。 按说,帝辛既然猜忌姬昌,纵然开恩释放,又何至于给他征伐权然后放虎归山?这还得从帝辛本人说起。据《史记·殷本纪》,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又说他“好酒淫乐,嬖于妇人”。除去史官的有意贬损之辞,不难看到,这位商朝的末代君主其实是一个聪颖勇武、才华横溢、性情刚烈而又过于自负的人物。据史书中的一些零星记载以及殷墟甲骨提供的线索,此时,地处江、淮之间的东夷发动叛乱,成为对商朝的最主要威胁,帝辛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东南方,他认为西边的周国毕竟只是蕞尔小邦,没有颠覆大商的实力,但是仇隙既在,难保不乘机作乱。赋予姬昌征伐权并放他归国,不但可以暂时绥靖周国,而且能诱使他出兵讨伐诸邻国,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从而保证商朝后方的稳定。 此后帝辛致力于用兵东南,和东夷各部族的战争持续了很多年。终于,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史称商朝俘虏了“亿兆(上百万)夷人”,而帝辛也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战争结束后不久,前1046年二月下旬,仍然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帝辛忽然接到紧急军情:以周王姬发为首的西方诸国联军数万人已经进驻牧野,离朝歌(今河南淇县)只有七十里地,而此时商朝的主力部队尚滞留在千里之外的东南战场!帝辛这才惊觉,自己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一场亡国大祸就在眼前了。P2-4 序言 《名牌》杂志是一本专门报道名牌产品的杂志吗?八年前没能克服的那个小小的技术难题,让我和我的同事们至今还要在个别时候回答一些新朋友们提出的类似问题。 好在时至今日,这样的问题我们遇到的越来越少,在与我们的读者携手走过近八年的时光之后,我们已经让越来越多的读者了解我们、熟悉我们。现在,提起《mangazine·名牌》,大家都知道这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依托南方周末报系创办的一本男性精英杂志,一本中国男性高端生活杂志的先行者。 说《名牌》杂志是中国男性高端杂志的先行者毫不为过。八年前,在一个中国女性高端时尚生活杂志已经花开遍地、灿若云霞的时节,以男性为目标读者的高端生活杂志却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两本在勉强支持,经过报摊,你会发现在众多花枝招展的女性杂志中间,那一两本风格硬朗的男刊多少显得有些落寞和寂寥。 在这样的一个时刻,《名牌》杂志创刊了。 与那些身在中国时尚消费之都上海、北京的同行们不同,《名牌》杂志在创办之初就确定了自己立足本土、坚持原创的办刊方向,加上置身于深具影响力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之内,《名牌》注定带有南方血脉中那种强调立场、彰显担当的基因。可以说,《名牌》的叙述框架是独特的,从它创刊伊始,就以成为精英男性的“梦想载体”而自任。八年间,我们潜心关注于中国社会精英的蓬勃生长,关注他们辉煌的事功,关注他们深邃的思想,并适时为他们提供一个互相认知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一些与其事业相称的有关生活的建议。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办刊理念,使我们获得了诸多中国精英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彼此并一路并肩而行。 八年时间,中国的男刊阵营中,不断有人耀眼登场,也有人悄然离席,但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个市场越来越繁荣,我们的同行者越来越多,而《名牌》杂志也在这种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市场却越来越大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人生有很多节点,会让人驻足回望,那蓦然间的一回首,就像是一个农夫在起身擦汗的那个片刻回望自己身后已经播下的绿色田畦,可以给自己一些在金秋时节获得丰收的想象;就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在拂去满面风尘的瞬间回望自己一路行来的漫漫长路,以便给自己接下来的旅程找到一些力量。 不知不觉,《名牌》杂志创办已近八年的时间。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也许该是让我们自己稍稍驻足回望、给自己一些鼓励的时候了。 于是,我们将这八年来《名牌》杂志刊发过的文章进行了一些盘点,按不同类别编纂成书,也就是现在呈现在各位面前的这个样子。我们不担心这些已经生成数年的文章已经过时,是因为我们充满自信:这八年来,我们一直在用心编辑制作这本杂志,我们固执地认为能够在《名牌》杂志上刊出的文章都是好文章,而好文章是有生命的,一定经得起时间的审视,就像一坛好酒,时间只会赋予其更丰厚的韵味,使其显得更加珍贵。 《名牌》杂志创始人、我的好朋友向熹先生当年曾给《名牌》杂志写下一篇足以传世的创刊词,很喜欢他写下的这句话:“爱其爱,梦其梦,担当其所担当!”我想,在当下的社会,敢爱、敢梦、敢担当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令人向往,为人处世、撰文办刊都当以此为最高境界。所以,在这里请允许我拿这句话放在这篇序言的结尾,并以此与读者诸君共勉: 爱其爱,梦其梦,担当其所担当! 后记 《mangazine·名牌》创刊于2003年,迄今已八年。作为一本精英男性杂志,我们一直强调呈现三组“关系”: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男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这三组“关系”,我们衍生出了诸多的栏目,如名士、班底、朋友、对手、玩家、掌权者、夫人、尤物……其中还有一个王牌栏目,叫“战场”。 当初在设计这个栏目时,我们是如此定义的:一个人活在人间,总会有很多的矛盾需要化解,一个群体、国家存在于这个世上,总会有与他国、异族打交道,文化交流、贸易交往都是国家、文明之间交往的外在形式,但在特殊的极端情况下,国与国、文明之间的冲突在无法调和的状况下,会诉诸武力。 而战争是人类与他者打交道的最激烈、最残忍的方式。不管战争的场面是否血腥、战争的性质是否正义,战争一直是伴随着人类,从未离去。而战争本身,也集中体现了男性的欲望、贪婪、抱负、雄心、坚韧、残暴、智慧以及愚蠢…… 没有比战争能够呈现我们人类的糟糕境况了,也没有比战场能够呈现我们的人性了,当然,更没有什么能比战争能反映我们对一个美好新世界的追求了。 我们所开设“战场”栏目,一直受到读者的热捧。在此,我们按国别,将这些内容辑成两书,一书名为《万里河山——十六场战役里的中国》,一书名为《版图冲撞——十六场战事中的世界》。 谨以此以飨我们的热血读者。 《mangazine·名牌》杂志编者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万里河山--十六场战役里的中国/名牌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mangazine名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8043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2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2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