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献使用计量:动机、模式与应用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大数据时代的海量文献使用数据为研究基础,对以科研人员为主的用户的文献使用动机、使用模式等进行全面研究,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术成果多维评价机制,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以及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服务的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以大数据时代的海量文献使用数据为研究基础,在对既有的以替代计量指标(Altmetrics)和使用计量指标(Usage Metrics)研究为重点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成果及相关动机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访谈调研与模型构建相结合的方式,对以科研人员为主的用户的文献使用动机、使用模式等进行全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知网的部分文献使用数据和来自施普林格图书(Springer Book)等平台的全球用户文献使用数据,分别对期刊论文和电子书两者的文献使用模式进行分析,对利用文献使用数据辅助图书馆实践工作的两个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术成果多维评价机制,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以及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服务的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目录 目录 前言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路线与方法 2学术文献使用动机研究综述 2.1文献使用计量 2.2动机理论 2.3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3文献使用动机的基本要素 3.1科学大数据与科学文献大数据 3.2文献使用的主体和客体 3.3文献使用的行为方式 3.4文献使用的流程 3.5记录文献使用行为的工具/平台 3.6文献使用计量指标 4文献使用动机调查分析 4.1调查问卷设计与评价 4.2受访者基本情况 4.3用户下载行为分析 4.4用户分享行为分析 4.5用户保存行为分析 4.6不同行为比较分析 5文献使用动机模型构建 5.1相关模型 5.2模式设计与假设提出 5.3模型的验证与解释 5.4模型的作用与局限 6文献使用动机剖析 6.1感知有用性——文献使用的核心因素 6.2感知易用性——最省力原则 6.3感知相关性——社会连接 6.4感知有趣性——标题党是否真的有效? 7差异化文献使用动机驱动下的文献使用模式 7.1期刊论文下载模式分析 7.2电子书使用计量指标的学科差异性 8文献使用动机及使用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8.1辅助图书影响力评价 8.2文献资源保障 8.3其他信息资源服务 9结论、建议与展望 9.1研究结论 9.2我们的建议 9.3展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献使用计量:动机、模式与应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熊泽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44645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33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