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论道中原——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推动书法学科建设,促进高等书法教育向纵深发展,在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成立五周年之际,举办了“论道中原——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与展览”系列活动。其中分论坛之一即“全国高等书法教育青年论坛”。青年论坛邀请中书协陈振濂、叶培贵、潘善助及全国著名书法专业教育专家学者如黄惇、曹建、朱天曙等就高等书法教育招生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当下交叉学科视阈下的书法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专题论文讲演,并形成15篇专文。此次论坛还在广泛征集、评选的基础上,遴选出31篇入选文章,内容涉及古代传统书法教育与文化传承研究、古代书法教育对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启示、美育教育与高校书法教育之关系、高等书法教育中的大学书法公共教育问题与对策、高等书法教育与对外交流、高等书法教育与中小学书法教育以及现代技术与书法传承传播等书法教育相关问题。成果丰硕,为当代书法教育、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具有较强的社会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值此教育部新版学科目录公布,书法与美术并列为一级学科,《论道中原——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的出版将有助于推动书法高等教育的综合与优势发展,并将由此带动全社会大书法教育的全面展开,为以书法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做出新的努力。 目录 \t特邀 \t书法高等教育的“专业思维”问题 陈振濂 \t习书者必须读书 黄悖 \t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内与外、分与合 叶培贵 \t沦中小学书法师资的高紧缺与高等书法教育的低输出 潘善助 \t高标准推进高等书法教育核心课程建设 曹建 \t书道要传承文脉期赓续——谈谈高等书法教育的历史使命 杨吉平 \t书法学的建设应继承历史文献学的方法 朱天曙 \t因类置评——从书作的分类谈到书作的品评 邓宝剑 \t艺术学科“学”“术”剥离之利弊与书法地位提升之意义 蔡清德 \t课程思政与“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 向彬 \t入选 \t“书法批评学”的发展现状、内容框架及建设路径 刘立士郭天天 \t艺术史自己的方法和本体研究中的“他山之石”——兼论交叉学科视域下的书法学课程建设问题 张红军 \t性理之学与养成之法:明代书法教育观念研究 赵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论道中原——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逸峰,黄修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0533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