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将之死(红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李广——百战将军难封侯》、《魏延——胸中有韬略脑后无反骨》、《檀道济——唱筹量沙大将军》、《高敖曹——酒客·侠客·名将》、《高颍——他发明了记事牌?》、《高仙芝、封常清——一句话害死两大将》、《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袁崇焕——一生功过谁人知》……现在,打开《名将之死(红卷)》(作者张锐强),用目光抚摸这些男子汉的命运吧。

内容推荐

官员读权谋,草根读故事!

檀道济、高颍、袁崇焕等名将,他们叱咤风云、战无不胜,结果却死在自己人手里。他们屈死或者叫“横死”的原因,究竟是个人的性格还是时代和历史的必然?

历史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后人知道他们也在重复前人的历史。

《名将之死(红卷)》(作者张锐强)讲述9位名将鲜为人知的官场之路

《名将之死(红卷)》很悲惨,但是很好看!

目录

序 历史是个体命运的集合

李广 百战将军难封侯

魏延 胸中有韬略脑后无反骨

檀道济 唱筹量沙大将军

高敖曹 酒客·侠客·名将

高颍 他发明了记事牌?

高仙芝 封常清 一句话害死两大将

岳飞 八千里路云和月

袁崇焕 一生功过谁人知

试读章节

李广也是“关西出将”的有力论据。他是陇西成纪人。陇西者,陇山(今六盘山)之西也。至于成纪,这个地方实在值得单独说说。

西汉的成纪县治,在今天甘肃静宁县的治平乡刘河村。从那以后,成纪县因地震等原因,至少迁移过三次,但大方位没有改变,基本都在今天的天水与平凉交接处。那里是中国大姓李氏的发祥地。据统计,成纪李氏的后裔中,先后出过帝王二十五人、宰相二十九人、大将军五十二人、王公侯五百一十多人;影响较大的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将近二十位,太守、刺史、知府、进士、举人等不胜枚举,被正史立传者超过六百人。

成纪李氏的辉煌,开始于李崇。先秦时他曾任陇西郡守,李氏从此与陇上结缘。李崇的孙子李信担任秦国将军时,单兵追击燕太子丹,以勇气而重于秦始皇,后被封为陇西侯。李信的曾孙李尚曾经担任成纪令,在成纪孕育出名将李广。从那以后,李氏家族以成纪为根据地,迅速繁衍壮大,到南北朝时已成举国望族。成纪李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首推李广,身经百战,所谓“飞将军”;其次是西凉王李□,称雄西凉,割据一方,李氏因此越发兴旺;第三是李渊、李世民父子,他们缔造的唐朝,国力强盛、疆域广阔,使长安成为国际大都会,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文学家则首推李白。其贡献与影响,怎么说都是狗尾续貂,显得累赘多余,“李白”二字便可统冠全局,通行世界。

白起的后人中出了自居易,李广的后人中则有李白。白起爵位高,李白影响大,可谓相映成趣。李白死于安徽当涂,由其族叔李阳冰安葬。李阳冰收集整理李白的作品编成《草堂集》,序文中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李白在《赠张相锄中更是直接这样表白:“白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攻略盖天地,一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直接指认李广为先祖。

当然,诗人的话不能全信。在他笔下,诗与信史界限未免模糊。他的真正意图,恐怕也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想跟唐朝皇帝拉本家套近乎。

陇西向来是李氏郡望,所谓“望出陇西”。但这并不能表明,李白就是李广的后代。这种可能性很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可能性,而在于这种行为本身:李白为何一定要认李广为先祖?即便跟皇帝攀亲,也有众多李姓显赫人士可供选择,并非只有李广。

这一点与本文可谓不谋而合。

李广的事迹第一次见诸史册,是汉文帝十四年,即公元前166年。这一年里,匈奴大举攻入长安北边的重要关隘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加入抗击匈奴的洪流。他箭法神奇,杀死和俘虏了不少敌军,因功升为中郎,被选来侍卫皇帝。跟随文帝射猎时,他多次格杀猛兽,文帝因此大为惊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何足道哉!”

大概就是这句话,引发了李广的无限遐想。从那以后,马上封侯就成了他毕生的焦虑。

景帝即位后,李广在老家当官:陇西都尉。就是陇西郡的郡尉,主管该郡军事。景帝时将原来的郡尉改称郡都尉,并且独立设署办公,分治一方。不久,李广又改任骑郎将,专门统帅骑郎。七国之乱时,他以骁骑都尉的身份,效力于周亚夫军前,在昌邑城下一战扬名:激战中他奋不顾身,一举夺下叛军帅旗。梁王刘武为笼络人心,要授予他将军印。当时李广还不是将军,因此这颗印信对他充满了诱惑。他一时把持不住,忘记了双方的身份——他是朝廷军官,而梁王一直觊觎大位,景帝对此颇为警觉——接了下来。因为这个缘故,平叛之后论功行赏,他功过相当,一无所获。这是李广第一次与侯爵失之交臂,也开始了他“数奇”的一生。

几年之后,李广出任上谷太守。虽然郡守与郡尉的俸禄都是两千石,层次还是升了半格。上谷的郡城在哪里呢?南距今天河北怀来县的大古城村不过两里路。如今那里还残存着部分遗址,有大小二城,彼此相连,所谓沮阳,也称造阳。上谷郡是燕国北长城的起点,自然也就成了汉军与匈奴争夺的前线,李广与侵略者动不动就要较回劲。典属国公孙昆邪因此上书景帝:“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这样下去,恐怕他不能长久!”

公孙昆邪这个建议看似猫抓耗子,其实基本也可算分内职责。因为典属国这个两千石的官职主要负责外交。当然按照当时的情势,应该叫做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与李广作战的匈奴,就归他管理——管到管不到、别人服管不服管另说。上边一听,觉得有几分道理,就将李广调任为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鱼河堡)太守。从那以后,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所有与匈奴接壤的边郡,都留下过李广的足迹。 后来匈奴入侵上郡,景帝派中贵人——宠信的宦官前往前线,跟随李广实习兼督军。有一天,那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出猎,路遇三个匈奴人。这个不知深浅的家伙,欺负对方人少,想顺手捞一把,回去也好看,就下令攻击。结果呢,汉军虽然人多,但却近不了身:那三个匈奴人张弓搭箭,将宦官的随从骑士全部射死。此时中贵人才明白打仗这事不好玩儿,赶紧转身逃命。虽是如此,他还是中了一箭,所幸小命没丢。

李广得到消息,不觉雄心大振。他判断那三人定是匈奴的神箭手。你是神箭手,我也是神箭;不分个高低,你怎么能走!于是立即点上一百骑兵,展开追击。

那三个匈奴骑士没有战马,只能步行,因此李广追出几十里后,很快就锁定了目标。他下令骑兵张开左右两翼,但却不依仗人多势众搞人海战术,而是自己出马单挑。几番你来我往,李广射死两个、活捉一个,刚把俘虏捆上战马准备回军,忽见远处尘烟阵阵,搭眼一瞧,数千匈奴骑兵正从远处开来。

这是场典型的遭遇战,彼此都没有心理准备。李广身边不过百人,而对方有数千大军。匈奴人看见李广,也很吃惊,以为是前来诱敌的汉军疑兵,立即在山上摆开阵势,准备接战。

敌众我寡,大家的本能反应都是逃命。但是李广没有。否则他也就不成其为李广。他镇定自若地说:“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一句话,绝对不能露底。不露底,麻秆打狼,两头害怕;一旦摊牌,结局只能是匈奴大军的泰山压顶。李广随即带领部队列阵,缓缓向前,等走到离对方军阵两里左右——在弓箭的射程之外的地方,吩咐士兵下马解鞍。P3-5

序言

很多人喜欢读史,但很少有人琢磨历史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答案。这事朝大里说,就是历史观。

历史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历史绝非图书馆深处那一堆堆落满积尘的发黄书页,也不是教科书上的习题,更非组织定论——元佑党籍刻石立碑,不可谓不庄重,结果又如何呢;不是勋章,也非牌坊。所谓历史,就是一群群生命个体的命运集合。虽然事过千年,依然有冤魂在悲惨地呼喊。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说,生物无生无灭,人的死只不过是换了另外一种存在形式。那些分子和能量继续在宇宙流转,就像从一座城市走到另外一座城市,从一个房间走到另外一个房间。那些磷足够制成十盒火柴,那些铁能打成一枚吊得住人体的大钉子,那些水能煮十公斤也就是一大锅羊肉汤;就社会科学而论,每个人又都是独立的个体。虽然未必都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但至少理论上具有唯一性。故而他们的死,难以一笔带过。多数人读史,大抵只图个热闹,不会感同身受,那种情绪被这样一个歇后语嘲笑了几千年,而且还将继续嘲笑下去:看唱本流泪——替古人担忧。

很不幸,我大抵就是这样一个被嘲笑的人。

题目涉及十八位名将,内文中连带出的名将更多。这些将军,绝大多数都死于政治权术,死于官场斗争,死于同僚暗箭。高敖曹虽然战死沙场,死于敌军刀下,但根由依旧在于政治上的角力;李广表面上死于自杀,并无外来的直接迫害,但深层次原因却是机遇不公。

非正常死亡,大约是将军的宿命。死于床笫之间,向来被他们视为耻辱。但问题在于,他们渴望的非正常死亡,是喋血疆场为国捐躯,而非像岳飞,功勋彪炳史册,品格顶天立地,只为领导不放心,便含恨蒙冤。围绕权力的斗争可谓源远流长,自从有官场,它便如影随形。西北军名将石敬亭,在冯玉祥势败之后转归宋哲元,受实权派、北平市长秦德纯排挤,不得不拂袖离去。行前托昔日袍泽张自忠将军转交秦一封信:“绍文(秦德纯字绍文)吾弟,遍观一部(侏史》,未见秦桧说岳飞一句坏话,而飞竟死于秦桧之手,桧真乃大奸而特奸也。吾弟有乃祖之风,真不愧为秦氏子孙,前途远大,好自为之!余去矣,留书致意。”怎么样,这信精彩吧?

我当然不是要罗列这些事实,然后告诫大家,要八面玲珑谨小慎微,在为人处世中如鱼得水,像角斗士那样争取最长的存活期。没那兴趣。如果这几十万字的书立意不过如此,央视七套肯定也不会邀我过去开十期讲座。我只是想反问读者,你们可知道所有那些古人,无论寿终正寝还是冤沉海底,都跟我们一样曾经有血有肉,跟我们一样曾经是热血青年,跟我们一样曾经心怀美好的理想。

克罗齐说过,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大概是能从书中读出当今办公室政治的原因。说心里话,我有点看不懂这些。国人有许多光荣传统,其中之一便是,我们可以容忍不认识的人当皇帝,却无法容忍身边的人长一级工资。这应当是办公室政治的根源之一。我大学毕业比较早,长期寄身体制,难免遭遇这等窘迫。损人利己虽然缺德,但尚好理解,问题在于很多人是损人不利己。这事很多人都遭遇过,而且大约还得遭遇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为美德。

话虽如此,写这本书还的确就是为了斗争。不过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确切地说,是自己的记忆。年轻时虽不能像张松那样过目成诵,但记忆也足可自夸。而近年来则每况愈下,今天记的明天忘,上月读的下月忘。这让我既惶恐又无奈。那么精彩的典故,那么曲折的故事,不能为我所用,岂不可惜?绝不能坐视它们从记忆的网眼漏下。而要把它们记牢,最笨的办法最管用:书写。以此固定记忆。

这只是为何写。写什么则是另外的问题。我性格平和,处事自认为中庸。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性格。我习惯于隐藏倔强。而书中写到的名将,个个性格鲜明。他们大约都是多血质的吧。我喜欢这样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人。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汉子,都是纯爷们儿。

本书写作期间,自然要参考历朝历代的正史:《史记》、《汉书》、《南史》、《北史》、《隋书》、《新唐书》、《旧唐书》、《宋史》、《明史》。除此之外,岳飞部分主要参考了宋史研究专家邓广铭先生的《岳飞传》,以及邓先生的高足、著名史学家王曾瑜先生的《岳飞新传》。因只有他们师徒两位,不再专门列举参考书目;多年以来,袁崇焕一直广受争议,争论至今尚未平息,关于他的史料也很多。凤凰网的历史板块上有一个反对历史学家阎崇年的专区,虽不苟同于他们的观点,但这里罗列出来的史料甚全,免却了我一一搜集之苦,在此一并致谢。我没有在书中随时注明出处,非为掠美,主要不想写成一本考证之作,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说句到家话,我电脑水平较菜,在文档下面随时附注出处,尚且不会操作,来日定当加强学习。

现在,打开书页,用目光抚摸这些男子汉的命运吧。我敢保证,每个章节都很精彩。这并非因为我的笔能生花,而是传主的才智高妙。好事儿坏事儿都是他们干的,与我无关。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将之死(红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锐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28752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35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