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当经济遇上法律 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 |
内容 | 内容推荐 明清中国的一些商业城镇曾经发生经济组织、经济法令乃至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动,进而促成当时的制度变迁。针对苏州商人团体、苏州与松江棉布加工业、云南铜矿业与重庆航运业的种种经济组织,还有重庆债务与合伙诉讼、明清商业书的传播,邱澎生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借以呈现当时中国在“经济组织、法律体系、文化观念”三者间的密切互动,希望能进而论证这些变化如何共同构成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至于如何比较明清中国与西方商业制度史的异同,邱澎生主张:与其斩钉截铁地简化近代西方种种复杂的发展历程,研究者或许可以保持更开放的心态,来探究包括中国在内的西方以外地区如何进行其各自的市场演化道路。 目录 导论比较视野下的明清市场演化史 第一章由苏州商人结社方式变化看明清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组织方式的长期演变 第二节自称与他称:经济功能的转型 第三节公共财产保护机制的加强 小结 第二章清代前期苏州棉布字号的经济与法律分析 第一节商人如何支配生产?“放料制”运作与“工厂制”争议 第二节棉布字号的经济与法律分析(一):交易成本的变动 第三节棉布字号的经济与法律分析(二):法律制度的调整 小结 第三章十八世纪苏州棉布业的工资纠纷与工作规训 第一节苏州兼为全国商业中心与“罢工之都” 第二节质检验收、工资谈判与新工作规训的形塑 小结 第四章十八世纪滇铜市场中的官商关系与利益观念 第一节政府铸币需求与铜材市场规模的扩大 第二节滇铜产销组织中的官商关系 第三节滇铜流通过程中的利益观念 小结 第五章清代中期重庆船运纠纷中的国法与帮规 第一节重庆航运业的发展、经社结构与船帮团体的形成 第二节船运纠纷的类型及其调解、审理过程 第三节制度变迁中的“国法”与“帮规” 小结 第六章十九世纪前期重庆城的债务与合伙诉讼 第一节重庆城的经济与社会 第二节重庆商人债务诉讼的证据问题 小结 第七章明清中国商业书中的伦理与道德论述 第一节综论与举证交错:《客商规鉴论》的商业训练与教育 第二节体系与注释绾合:由《客商规鉴论》到《商贾便览》的演变 小结 结论 征引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经济遇上法律 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邱澎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2066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02000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729.4,D929.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