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1921-1949)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学术准备扎实,研究资源丰富;多种方法并用,分析鞭辟入里;结构逻辑严谨,内容涵盖全面。可以推进党史研究,亦有助于各级党员干部学好党史国史,增加历史意识、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本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学说,诠释了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历史自觉,提供了新时代巡视制度拓展创新的历史借鉴。结构谨严,体例得当,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和时代性特色,是一部有品位、有深度的专著。 目录 绪论研究路径与逻辑框架 一、问题提出:中共革命成功的多元解释 二、认识误区:既往研究的缺陷和问题 三、理论工具:三重互动中的逻辑构建 四、史料发掘:时代语境下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内外共生:中共巡视制度的路径起点 一、马列政党建设学说的理论溯源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群众路线思想 (三)实事求是范式 二、共产国际和联共(布)指导影响的苏联元素 (一)联共(布)领导模式的直接影响 (二)共产国际的远方指令 (三)共产国际的借鉴因素 三、中共革命实践的生成动力 (一)中共建党价值导向的有力推动 (二)中共内部组织结构的直接动因 (三)中共革命实践生存的客观需要 四、中国传统文化根植的本土资源 (一)嵌入中国古代监察思想 (二)借鉴国民政府巡视制度 (三)肇始农民运动特派制度 五、路径起点研究的三重标准 第二章集中与分权:中共巡视制度的历史分期 一、巡行特派与党内巡视制度发端(1921-1927) (一)工人运动巡行特派制度的实行 (二)农民运动巡行特派制度的实行 (三)中共党内巡行特派制度的实行 二、条例颁布与党内巡视制度全面实行(1927-1931) (一)秘密状态下开始形成制度 (二)第一个中央巡视条例出台 (三)第二个中央巡视条例出台 三、“活的领导”与巡视制度党外延伸(1931-1937) (一)“活的领导”原则的提出 (二)巡视制度在苏区的运用 (三)巡视制度的党外延伸 四、转向调整与专项巡视兴起(1937年以后) (一)党内巡视制度的及时调适 (二)分类专项巡视的应运而生 (三)群团组织巡视的广泛推行 …… 第三章因时而制:中共巡视制度的运行设计 第四章多重解构:中央巡视员的实践进路 第五章不平衡性:地方巡视制度的基本类型 第六章共时性:地方巡视制度的阶段特征 第七章民主集中制:中共巡视制度与政党建设 第八章群众路线:巡视动员与中共革命 第九章鉴往知来:基本经验与当代借鉴 第十章余论:1949年以来中共巡视制度的建设与成效 附录参考征引文献(不接近统计) 后记感谢生命,我如此幸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1921-1949)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云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38107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0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502000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262.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