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数学与艺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1.内容重磅,主题靠前的跨界巨著2.八旬学者毕生心血,用大众能懂的知识呈现数学之美3.揭秘各时期艺术作品背后的数学奥妙4.一部跨越中西的全球人类文化史,一场美到窒息的艺术盛宴5.两位中科院数学专家+作者弟子、艺术史专家,联合审校这本书会给你带来:1.拓展认知边界,领悟融会贯通之美2.提升审美力,鉴赏眼光更深刻3.发现欣赏艺术的跨界新视角4.数字时代拥有前瞻未来的眼光5.成为书架上独一无二的品味之书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由数学与艺术融合而成的古今文化史。艺术是感性的吗?灵感中却闪耀着科学之光;科学是理性的吗?秩序中却创造出震撼的美;万事万物,浅看背道而驰,深研融会贯通。数学与艺术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密得多。数学不仅是一门准确的科学,也是一种美的表达。数学家们通过公式、定理、证明,创造了许多优美的结构和模式,展现了数学的魅力和美感;艺术家们也受到数学原理的启发,运用几何、比例、透视、对称,创作了无数精彩作品,体现了艺术的规律和创新。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中国八卦的二进制、音乐上的五度相生律、文艺复兴时的透视法、现代派画家运用的拓扑学……无不是数艺交融关系的体现。爱因斯坦曾说 “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数学与艺术之所以密不可分,因为它们追求的是同一个目标:理解眼前能看到的这个世界和只能靠思维来认识的那些抽象事物。只懂得数学或只懂得艺术,对世界的理解都是片面的。所以,我们需要《数学与艺术》这样的著作来丰富我们的认知。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算术与几何 第二章 比例 第三章 无限 第四章 形式主义 第五章 逻辑主义 第六章 直觉主义 第七章 对称 第八章 “一战”后的乌托邦愿景 第九章 数学的不完备性 第十章 计算 第十一章 “二战”后的几何抽象艺术 第十二章 数学与艺术中的计算机 第十三章 后现代柏拉图主义 注释 版权归属 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数学与艺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琳恩·盖姆韦尔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4211506 |
开本 | 8开 |
页数 | 56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000000 |
出版时间 | 2024-0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O1-0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2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